70年竞技体育:冠军星光耀申城
2019-05-24王煜
王煜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上海竞技体育长期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
庄泳、杨文意、乐靖宜、陶璐娜、王励勤、刘翔、吴敏霞、刘子歌、火亮、邹市明、徐莉佳、许昕、钟天使,13位奥运冠军从这里走向世界。据不完全统计,从1978年起,在奥运会全运会的24个大项426个小项中,上海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达405人次。
同时,上海的棋牌、空海模等非奥项目先后涌现出了胡荣华、芮乃伟、倪华、居文君、周建明等一大批世界级的优秀运动员,常昊更是带领中国围棋站上世界巅峰。
从上海到世界、从世界到上海,国际视野成为很多上海运动员与教练员的共同气质,申城也成为连接中国體育与世界体育的桥梁。上海的高度姚明、上海的速度刘翔、上海的力度王励勤……他们以及他们身后的教练、保障团队,已成为上海体育在世界的耀眼名片。
竞技体育,是挑战不可能,是突破,更是传承。上海的冠军之路,源自这座城市的文化对体育力量的激荡,为之增添的独特内涵;而体育精神同时又点亮了这座城市,体育基因植入城市肌理,塑造出充满生机的气质。
首代乒乓国手的传奇
从在上海弄堂里的地上玩乒乓、到处打“野球”开始,一路进到国家队,成为中国第一代乒乓球国手,为国家拿下世锦赛男团冠军,后来更是成为国际乒联主席,卸任后被授予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称号……徐寅生的传奇,在新中国建国初期就把上海体育的风采带到了国际舞台。
徐寅生1938年出生在上海。今天的他回忆说,上海是中国与国际交流较早的城市,在他小时候,乒乓球在沪上民众中已经比较流行。儿时的他喜爱打乒乓球,没有球台,他就和小伙伴在水泥地上画一个长方形在地上打球,或者用门板压在砖头上自制“球台”。
新中国建立后,徐寅生家里的生活条件有了改善。1950年国庆节的晚上,在上海永安百货公司的俱乐部大厅里,他终于第一次见到真正的乒乓球台。从那之后,他开始千方百计找有乒乓球桌的地方打球,工厂的活动室、文体俱乐部、私人开的乒乓球房,他都跑过去,和各种职业各种年龄层次的球友切磋,从他们身上不断学习技巧,加以思考改良后,变成他自己的绝技。
这样,他很快成为同龄人中的“球王”。1953年,中国乒乓球队第一次参加世乒赛,这让徐寅生大开眼界:原来乒乓球打好了,还可以走上国际舞台。当时的上海体委很重视乒乓球运动,在全市的学生、工人、机关人员等各类人群中都建立了乒乓球队。1955年,读中学的徐寅生加入上海学生乒乓球队。
徐寅生的“十二大板”成为一代中国人的记忆。
徐寅生获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证书。
1956年,东京世乒赛结束后,夺得亚军的罗马尼亚队来上海访问,要与上海队开展友谊赛。“当时上海体委想要培养新人,破格让只是业余选手的我也参赛。”就这样,18岁的徐寅生有了和国际高手过招的机会。
面对罗马尼亚队一号主力选手,他在单打中败下阵来。但接下来的双打就不一样了。徐寅生至今印象深刻的是,他有一个发球用的是自己钻研出来的“正手奔球”,球发到对手球台后有一个急速的旋转,罗马尼亚选手没有料到球路会如此诡异,挥拍而去竟然连球都没有碰到,徐寅生直接得分。观众一看对方老队员被上海的一个少年骗了,都哈哈大笑;罗马尼亚选手身边的队友也笑了;连裁判也忍不住笑了。徐寅生和队友配合,赢下了两场双打,轰动上海滩。
这次比赛让徐寅生感到:世界一流选手并非想象中那么不可战胜。“我们中国选手聪明,只要再努力练,一定有夺得世界冠军的一天。”
从那之后,徐寅生萌发了进专业队的念头,但那时上海还没有专业的乒乓球队,而广州体院有专业队,他联系上后者,通过考试,就准备南下。上海市体委得知这个消息,为了不让人才外流,领导当机立断,在上海体育学院增设乒乓球队。于是,徐寅生留在上海,成了上海体育学院的一名学生,开始了他的职业乒乓球生涯。
1959年,徐寅生入选国家乒乓球集训队,进入当年世乒赛中国男团的主力阵容,开始成为挑大梁的人物,连续参加了4届世乒赛。1961年在第26届世乒赛上,他获得男单季军,这届比赛中他连扣日本名将星野十二大板,至今传为佳话;他还和其他多位上海选手一起,成为中国男团夺冠的主力。他和庄则栋在第28届世乒赛上获得男双冠军。
徐寅生善于思考,在乒坛有“智多星”的美称。1964年,他发表《关于如何打乒乓球》的讲话,受到国家领导人及全国各界的高度评价,并鼓舞中国女子乒乓球队在次年打了一场“翻身仗”。1977年担任国家体委副主任后,他还经常穿上运动服和运动员一起打球,并时刻关注年轻运动员的技术和心理。
1995年至1999年,他走上国际乒联主席的岗位,开始不遗余力地在全球推广乒乓球运动,为乒乓球进入奥运会立下汗马功劳。为了让乒乓球比赛更有观赏性,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他推动了40毫米大球取代38毫米的小球。国际乒联为表彰他的贡献,在他卸任后授予他终身名誉主席称号。
退休后,徐寅生回到家乡。看到上海乒乓人才辈出,中国乒乓球学院、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先后落户申城,他非常高兴。他说:“上海一向重视乒乓,它在人才、赛事举办方面的实力也得到了国际的认可。这样的地位,实至名归。”
上海的冠军之路,源自这座城市的文化对体育力量的激荡,为之增添的独特内涵;而体育精神同时又点亮了这座城市,体育基因植入城市肌理,塑造出充满生机的气质。
一年三破世界纪录
1973年春天,跳高教练胡鸿飞正给当年的上海市小学生运动会集训选手,这时他遇到了一个10岁的孩子朱建华。多年后,朱建华回忆说:跳高苗子挺难选的,要个子高、腿长,而且还要小腿比大腿长;满足了这些条件后,跳高训练又是比较枯燥的,尤其对于那个年龄的孩子而言。
那时,教练没有让他马上开始常规训练,而是先让他到大场地里去玩。“小孩子到了一个新鲜的大地方,四处跑着特别开心。”朱建华说,这样他就建立起了对训练的感情。朱建华后来身高达到1.93米,但体重只有70公斤,胡鸿飞针对他身材比较瘦的特点,注重了对他进行速度训练,这樣的训练方式,保证了他之后的优异成绩。
在1982年12月印度新德里第9届亚运会上,朱建华初露锋芒,以2.33米创下当年世界最好成绩。当年冬训,朱建华训练质量与身体状况极佳,几乎所有指标都预兆来年会有突破。好事多磨,1983年5月南京国际田径邀请赛上,他只跳过2.26米,因此在半个月后的6月11日下午,第5届全运会田径预赛上,几乎没有人预料到他会创造历史。
亲历现场的《中国体育报》记者黄伟如此记录:“横杆升到2.34米,是冲击世界纪录前最后一级台阶,可惜,第一跳不慎将横杆擦落,却见朱建华一挥胳膊,声如洪钟:‘2.34米不要了,加(到)2.37米!这一跳极为经典,仿佛一道白色闪电从横杆上亮起,高速飞行的朱建华(他的技术特点)过杆后,感觉是高速砸向海绵包。”2.37米,朱建华创下男子跳高的新世界纪录。三个月后的全运会决赛,他更将这个纪录又提高了1厘米。
朱建华曾经三次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是新中国杰出的运动员之一。
1984年6月初,朱建华去德国参加“世界跳高精英赛”,这是世界闻名的跳高专项比赛,参赛的都是国际上名列前茅的高手。朱建华一开始状态并不好,到2.36米的高度,有两名对手都是第二次过,他是非常惊险地第三次试跳才过杆。随后朱建华如同他首破世界纪录时一般,霸气地直接要了2.39米。关注朱建华的人守在收音机边,在6月11日早上等到了特大喜讯:朱建华飞身过杆,再破世界纪录!
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三破世界纪录,这样的成绩让朱建华成为上世纪80年代中国体坛最耀眼的明星。
可惜的是,在当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朱建华发挥不佳,仅以2.31米获取铜牌。这届奥运会后朱建华的疲劳性损伤一直没有恢复,影响了他以后的运动成绩,他于1988年退役。而他2.39米的亚洲男子跳高纪录保持了29年之久,直至2013年才被卡塔尔选手巴西姆以2.40米打破。
“中国有我,亚洲有我”
从上海走向世界的下一个田径明星,人们等到了20年后。
1983年,刘翔出生。13岁时他开始练习跨栏,16岁时与教练孙海平结缘,同年他进入国家队。
在孙海平眼里,为了持续保持在最佳竞技状态,刘翔在生活上非常自律,完全不用其他人提醒督促,每天按点入睡、按点起床,甚至连一日三餐都非常准时。在做运动员时,他为了不让自己分心,坚决不谈恋爱。
科学的训练方式也是刘翔获得佳绩的秘诀。孙海平说,在他当年做运动员时,流行的训练模式是大运动量,从早上6点到晚上9点,“一天四练”,结果是练到许多运动员害怕进训练场,效果也不好。在他看来,跨栏应该更加注重协调性的训练,而不单纯是加大运动量。于是,他打破了过去的训练传统,自创了一套“高效率全面训练”模式。
在他指导下,刘翔训练更加突出“高质高效”,每次训练,刘翔面临的挑战甚至不亚于正式比赛,一次训练中将力量、速度、技术三方面的要求融合在一起,孙海平也会不时地要求他将某次训练当作实战对待。孙海平说,在这样的体系下,刘翔的肌肉没有出过大的问题,训练的效率比之前的运动员有了很大提升。
北京时间2004 年8 月28 日,2004 雅典奥运会男子110 米栏决赛,刘翔获得冠军。
2001年8月,刘翔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以13秒33的成绩获得冠军,这是中国在大运会上的首枚田径金牌,也是刘翔拿到的第一个世界冠军。2002年7月,在瑞士国际田联大奖赛,刘翔跑出13秒12的成绩,打破男子110米栏亚洲纪录和世界青年纪录,成绩仅次于当时的美国跨栏王阿兰·约翰逊,他与曾经让他觉得遥不可及的国际高手之间,只差一点点距离。
“刘翔在那几年的成绩就像‘坐了电梯,在和高手频频过招后,他对自己的实力越来越有信心。他当时的心气也很高,就是要不断挑战新速度。”孙海平回忆说。
2004年8月,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上,刘翔以12秒91打破奥运会纪录,平了世界纪录,成为中国田径短距离项目的第一个男子奥运冠军。他披着国旗跳上领奖台的一瞬,他那句豪情万丈的“中国有我,亚洲有我”,长久铭刻在许多国人的记忆里。
“我以后的运动生涯中会有更多的奇迹,请相信我。”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的承诺很快兑现:两年后在瑞士洛桑,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沉睡13年之久的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把亚洲运动员在这个项目上的成绩带到了一个崭新的巅峰。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因伤退赛,让人扼腕叹息。而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他在跨越第一个栏时摔倒在地,跟腱断裂,仍坚持着单腿跳过终点,令人动容。
虽然不舍,但伤病让他不得不离开赛场。2015年5月17日晚,刘翔在上海体育场举办退役仪式。他满怀深情,数次哽咽:“跨栏是我所热爱的事业,陪伴我度过了最好的青春年华。每当我走上跑道,我心中的热火仍在,不服输的斗志依然。”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碰到困难、挫折和对手时,我从来没有退缩过、逃避过、害怕过。我始终尽我所能,去努力、去挑战、去拼搏。”刘翔语气格外坚定。
北京时间2016 年8 月8 日凌晨,中国组合吴敏霞/ 施廷懋夺得2016年里约奥运会跳水比赛女子双人3 米板金牌。
“跳水王后”成于坚守
北京时间2016年8月8日凌晨3点,上海游泳馆边上的东亚大厦,五楼的第一会议室里热闹非凡。人们聚在一起收看里约奥运会女子双人三米板决赛现场直播,为吴敏霞助威加油。
1985年出生的吴敏霞已经是第四次走上奥运赛场。上海跳水队的领队、教练、队员、科研保障人员都关注着她。吴敏霞上海跳水队的师弟师妹们是现场亮丽的风景,最小的小队员还没上小学。他们或许还不明白奥运金牌的意义是什么,但他们真心地觉得吴敏霞这个大姐姐是个大英雄。
对这些小朋友们而言,熬夜并不容易,但《新民周刊》记者看到,每当吴敏霞完成动作时,他们都和其他人一起,兴奋地举起手中的牌子、卖力地鼓掌欢呼。牌子上的话语很俏皮也很温馨:“上海囡囡好样的!我们爱你!”“上海跳水队,有你么么哒!”“吴敏霞大姐姐加油!”
决赛总共五轮。前三轮,吴敏霞和施廷懋都发挥得非常稳定,从第一轮开始,她俩就确立了绝对的领先优势。人们本来还担心,本届奥运会跳水比赛是在室外举行的,而里约这两天恰巧遇上降温刮起了大风,甚至把赛艇比赛都吹停了,气温和大风会不会影响这对搭档的发挥?看来,大家多虑了。
关键的第四轮,她俩更是完美地完成了高难度动作!东亚大厦的现场再度沸腾了!吴敏霞出水后也和施廷懋拥抱庆祝,人们都知道:冠军已在囊中!
最后,吴敏霞漂亮地收获了她在奥运会上的第5枚金牌,以奥运会的5金1银1铜,完成了前无古人的成就。这次胜利让她成为世界跳水史上获得奥运会金牌和奖牌数量最多的运动员,同时成为中國获得奥运金牌数最多的女运动员、中国获得奥运奖牌数最多的运动员。
电视里,吴敏霞登上最高领奖台,国歌响起,在上海的小队员也开心地敬起了礼。
吴敏霞的奥运之旅完美谢幕,身边的人都说:“吴敏霞太辛苦了。”
是的,她太辛苦了。从一代女王全盛期的最佳拍档,到后郭晶晶时代的独挡一面、言传身教,从十三岁进入国家队到年过三十,十多年来吴敏霞坚持在跳板上翻腾跳跃,她是中国跳水的“活化石”,无可复制的瑰宝。
吴敏霞在上海市队时的带训教练史惠国说:吴敏霞发挥得非常稳定,坚韧、坚强、坚持一直是她最大的特点。
实际上,就在2016年3月,吴敏霞在训练时不慎撞到跳板,腿上划开了一道10厘米多长的伤口,微博上晒出的照片可谓触目惊心,令人非常心疼和担忧。这次受伤让她一周不能下水,但她还是坚持在陆上进行腰腹和上肢力量的训练。就这样,坚持到了里约。
在国家跳水队里,队友们除了叫她老大姐,也都知道她是个“玻璃人”。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已经没有地方去增加新的伤病了。”“现在每天都是和伤病做斗争。如果有一天没有伤病,我自己都会觉得很奇怪。有时候觉得,伤病就像朋友一样。”
里约奥运会前,吴敏霞一度迷茫时,上海跳水队的前辈史美琴一直陪伴着她,帮她分担压力。史美琴于1981年在第二届世界杯跳水赛的跳板项目中夺冠,成为新中国第一位跳水世界冠军。之后三年,中国跳水堪称“史美琴时代”,她是世界杯、亚运会和大学生运动会“三冠王”。1984年退役后,她回到上海跳水队当教练,之后又成为领队。作为过来人,史美琴很懂优秀运动员一路走来的心情,吴敏霞因此格外信任她。在吴敏霞看来,她不只是一名教练、领导,更是亲如家人。吴敏霞调整好心态,向着新的巅峰拼搏。
史美琴是新中国第一位跳水世界冠军。
在临近里约奥运会的一次队内演讲中,吴敏霞坦言:“自己还是想挑战一下,到这个年龄中国跳水运动员还没有站上奥运舞台的,我觉得有机会自己还是想突破一下。2008年以后就觉得自己不行了,因为那会儿伤病特别多,必须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遇到特别疲劳的时候,我有想到放弃,但是想想几年都顶过来了,现在还剩几个月,如果退役的话,便浪费自己这几年拼下来的成果。”
跳水界公认的一点是:从体能和天赋而言,吴敏霞并不占优势,她完全是凭着自己一路的默默努力,一拼就是将近20年,从一个小角色、配角蜕变成了“一姐”。
“我觉得我真的是很幸运。那么多人觉得我不适合当运动员,我当上了。那么多人觉得我当上了运动员,可能出不了多好的成绩,我通过努力有了成绩。还有很多人觉得,我可能有了一点成绩但坚持不了多长久,但我却成了坚持最久的一名运动员。”吴敏霞这样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