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评述
2019-05-24苏晓俐刘姗姗马武林
苏晓俐 刘姗姗 马武林
(四川外国语大学 大学外语教学部,重庆 400031)
0 引言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不仅带来了冲击与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变革与创新的机遇。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的融合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转变,由接受性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殷和素,2011:119)。随着互联网在线教育技术的发展,旨在改变传统学习方法和师生角色的翻转课堂应运而生,近年来成为我国教育领域改革的热点和焦点。翻转课堂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其核心特点是“翻转”传统的课程结构:教师将教学内容(例如事先录制的视频)布置为课前作业,课堂时间则集中用来解答疑问,深入理解概念以及进行合作型学习活动(Tucker,2010: 82)。通过文献检索,笔者发现近年来国内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文章由无到有,发展极为迅猛。有鉴于此,本文对国内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进行综述,分析研究现状和趋势,发现问题,从而为后续的教学研究提供借鉴。
1 研究设计
1.1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研究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风笑天,2009: 235)。本文选用内容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2013—2018年以来国内公开发表的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相关文献,从年发文量总体趋势、来源期刊分布、关键词分析、研究内容和研究存在不足等五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整理,梳理研究现状,揭示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其发展趋势加以预测和把握。
1.2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分为定量研究样本和定性研究样本。用于定量研究的文献主要是来源于中国知网文献库,运用高级搜索功能,检索式为:主题=翻转课堂 or 主题=反转课堂 and 主题 = 大学英语 or 主题 = 高校英语 (精确匹配) ,文献查询时间节点为2018年4月29日。搜索到与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相关的文献是从2013年开始,共检索出2178篇文献,通过浏览阅读题目及摘要,剔除不相关文献,得到定量研究有效样本2159篇。定性研究样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在定量研究样本的基础上缩小范围,限定文献来源为核心期刊及CSSCI期刊,得到期刊文献95篇;另外一部分来源于博硕学位论文库,得到相关博硕士论文43篇。定性研究有效样本共138篇。
1.3研究工具
研究过程使用CNKI E-learning进行文献管理,使用CNKI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功能以及Microsoft Excel 2010进行相关图表的生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年发文量总体趋势分析
本研究对定量研究样本的2159篇文献按照年份用CNKI计量可视化功能进行统计,并在Microsoft Excel 2010中绘制图表,如图 1 所示,其中2018年为CNKI的预测值。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课堂的研究最早见刊于2013年,即范秀丽发表的《试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该文认为从2012年开始应用于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翻转课堂模式同样适用于高校;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技术的发展,无论从学生、教师层面还是从软硬件设施方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践翻转课堂都是必要且可行的:在高校实施翻转课堂不仅可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讲座式大学英语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巩固和内化语言知识的环境;高校自主学习中心的建立,各种网络教学平台的完善以及团队合作使得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用成为可能。
从2014年开始,基于翻转课堂大学英语教学相关研究开始增多,随后几年呈陡坡式增长态势,说明该新型教学模式引起了广大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研究也逐渐走向成熟,开始从概念界定、理论研究、模式探讨走向实际教学、技术运用等方面,并结合二语教学理论研究趋于深入。
图1 相关文献年度发表分布情况
2.2文献来源分布
文献来源分布主要是针对定性样本中的核心期刊论文及CSSCI期刊论文以及博硕论文。利用CNKI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功能将这95篇期刊论文和43篇博硕士论文分别进行来源统计。其中载文量超过两篇的期刊如表1所示。期刊涉及高等教育类、外语类、教育技术类、社会科学综合类等,说明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的应用研究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属性。比如,载文量排名第一的《外语电化教学》是外语类核心期刊,第二名的《现代教育技术》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会刊。
学位论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研究的深度。和期刊论文上千的数量相比,学位论文相对来说数量较少,说明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用研究范围虽然日益增大,但是研究深度还有待提高。来源统计显示,43篇博硕士论文中只有一篇是博士论文,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翟雪松2016年撰写的《翻转课堂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采取定量实证研究方法了解学生对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满意度。学位论文写作来源的机构分布(两篇及以上)如表2所示,四川外国语大学位居第一位,共四篇。此外,师范类高校占比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高校对新型教学模式和新型教学技术比较敏感。
表1 期刊来源分布情况
表2 硕士学位论文来源分布情况
2.3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献核心内容和主体信息的提炼与概括。对高频关键词的共词分析,是用文本内容分析技术分析在同一个文本主题中的款目对(单词或名词短语对)共同出现的形式,确认文本所代表的学科领域中相关主题的关系,进而探索学科的发展,发现学科的研究热点(潘黎 等,2012: 48)。
研究主要运用CNKI的关键词共词分析来对定性研究样本95篇核心期刊文献的文本知识进行挖掘,节点过滤设定值为1,生成关键词共现网络(见图2)。图中各个圆圈的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圆圈越大,表明相应关键词出现次数越多。同时,圆圈和其他圆圈联系越多,表明其对应关键词共现网络中的中心性越强。出现次数多和中心性强的关键词一般为一段时间内多数研究者关注的共性问题,可以被看作是研究热点和前沿。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2013—2018年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中的应用主要集中于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尤其是与慕课(MOOC)、微课和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以及混合学习结合的模式构建的探索;翻转课堂应用到大学英语具体课型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也是学者比较关注的方面,例如以茶文化为例的大学英语文化翻转课堂探索;另外一个研究热点是翻转课堂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内化及认知策略等的影响。
图2 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2.4研究内容分析
通过将这些文献阅读、归纳总结得出关于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两个方面:
2.4.1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文献中不少研究者结合大学英语不同课型如视听说课、读写课、文化类课程的特点进行教学模式构建的探索。例如,严姣兰、张巍然、于媛(2016:94-100)通过对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外语系学生实施了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翻转课堂校本教学改革的尝试,优化与重构了视听说课程的内容结构、教学流程结构和师生互动结构。文中特别提出了翻转前期需要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精心设计好《自主学习计划单》,并且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反思和交流,不断完善材料和相应习题,逐渐形成一个“翻转课堂”资源库。公佳颖(2016)详细描述了翻转课堂视角下的语音教学模式的构建。该模式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四部分:课程建设(curriculum development)、课前学习(pre-class learning)、课上内化(in-class internalization)以及课后反馈(after-class feedback),教学平台为QQ群,上传语音教学视频让学生自学以及群内讨论,每个视频开头都会有主导问题(leading question)。课上包括三个环节:主导问题回答、小组讨论以及语音纠错。孙彦彬(2016:80-86)采用 Schoology 学习管理平台与ClassDojo课堂管理软件,基于大学英语读写译课程建立了游戏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用这种模式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束后,实验班的英语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班,表明游戏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持续促进作用,并有利于实现差生的转化。
此外,还有不少学者结合MOOC、SPOC、微课等新兴教育技术催生的教学新形态进行大学英语的翻转课堂模式构建。胡杰辉和伍忠杰(2014:40-45)基于大学英语校本教材自主开发设计外语课程,供学生网络自学,同时配套设计了八个主题单元的翻转课堂教学活动。每个单元在线MOOC平台为学校自建,包括视频讲座、在线作业、在线讨论和进度查询三个部分,学生可以通过手机进行移动学习。课堂教学和评价活动设计按照基于自主学习的项目活动式展开,每个单元都以小组口语报告和个人书面写作两种形式完成一个项目;课堂教学活动包括基于视频和在线作业的单元主题问答和讨论、单元词汇互动听写、单元优秀作文反馈分享等。吕婷婷和王娜(2016:85-90)利用爱课程网和网易云课堂联合推出的中国大学MOOC平台中的SPOC功能,以自建的方式开设大学体验英语学校专有课程,充分利用校园课程资源,将线上与线下教与学相互融合,并建立微信公众账号,配合课程进度定期展出学生优秀作品,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张伟(2016)探讨了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他以泛在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ARCS 动机理论为理论基础,将大学综英课程中的一篇课文为教学内容,使用电脑+麦克风+录屏软件制作微课,将微课作为学生翻转课前学习的重要内容。
由于翻转课堂需要依托日益发展的教育技术作支撑,因此专门探讨适合翻转课堂使用的教育技术平台的文章也时有涌现。例如,张靖(2015)通过研究微信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发现微信有助于节省课堂教学时间。郭倩(2017)采用准实验方式研究了云班课APP在大学英语听力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云班课APP支持的翻转课堂英语听力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听力水平,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于中根和陈文涛(2016:32-37) 发现Clicker(课堂实时反馈)系统辅助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能够提升元认知水平,降低认知负荷并提高大学英语学习成绩。何冰艳和李群(2017)提出未来教学中有机融合Moodle、MOOC以及翻转课堂的可能;以Moodle作为课程管理平台,MOOC作为优质资源,翻转课堂作为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质量。李晓东和曹宏辉(2017)依托虚拟现实技术(VR)建立无缝式翻转课堂且分析了该模式的特点,并应用于“新闻英语视听说”课堂进行实证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2.4.2翻转课堂大学英语教学对学生和教师的影响
不少研究者发现翻转课堂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能够产生正面的影响。例如,张文静(2016)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翻转课堂可以帮助实现学生有效的口语学习,特别是流利度、发音和交互性。赖晓笛(2016)通过准实验研究发现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可以明显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学习效率,并增强学习者的兴趣。
刘正喜和吴千惠(2015: 67-72)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自主学习心理的增强。部分研究者还关注翻转课堂对学习者情感态度的影响。例如,翟雪松(2016)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分析了翻转课堂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创新性地构建了翻转课堂学习者满意度模型,用体验式学习理论探索了翻转课堂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并探索了学习者主动性对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
近两年文献中同样也有少数学者开始关注翻转课堂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师研究。例如,朱琦(2016)分析了传统大学英语课堂与翻转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师角色异同,认为新型翻转课堂给教师提出了从“表演型”向“导演型”转化的挑战。成汹涌(2016:48-53)通过问卷研究调查了翻转课堂大学英语教师的中介作用,其研究结论指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传统课堂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要求教师从教学活动的主宰和知识的唯一来源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中介者。蒙岚(2017:119-123)认为翻转课堂大学英语教师评价素养由四部分构成:监控素养、诊断素养、反思素养和信息素养。评价素养的提高对翻转课堂实施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5 研究存在的不足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国内基于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这一话题毫无疑问已成为众多高校英语教学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对其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进行的思辨及实证研究大量涌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亟待提高。
首先,目前国内已有的关于翻转课堂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仍然停留在浅层次的探索设计层面,探讨与验证翻转模式的有效性,各个高校学者进行的翻转模式构建更像是重复性劳动,模式趋于雷同。例如,不少研究都大体将翻转课堂的实施流程简化为课程前期建设、课前学习、课堂学习以及课后反馈,即使有研究提到了本校本班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和改革针对的具体的课型,却很少真正结合其进行模式的创新和改进,停留在浅尝辄止的探索阶段。翻转课堂模式的开拓者之一Bergmann(2017:v)认为,翻转课堂发展十年来对全球各个层次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已经到了停止讨论翻转模式是否有效的时候了,我们应该聚焦其实施的最优策略是什么。翻转课堂没有唯一的模式,每一位教育者都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境进行“量体裁衣”。就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而言,东部高校和西部高校、双一流高校和普通高校、外语类院校和非外语类院校、高职高专和普通高校、理工科高校、文科类高校和艺术类高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不同,英语能力参差不齐,各校英语课程设置不同,那么需要构建的教学模式也应当是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和系统化,而且应当与时俱进。
其次,国内已有的不少研究都对翻转课堂实施的技术手段和信息平台的关注流于形式,有追捧技术之嫌,对技术与翻转课堂的理念与设计的关系剖析不深刻。技术和操作应该是优秀教学最后需要关注的点,最重要的应当是理念,其次是设计和思路,再次是方式和方法(王龚 等,2017)。世界范围内,翻转课堂的理念价值决定了它成为本世纪最重要的教育变革之一。“翻转”颠覆了传统的“先讲后学”,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到主动学习,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在翻转课堂理念探讨方面,虽然有些文献涉及了翻转课堂研究和传统的二语习得理论之间的联系,但多数都流于表面,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国外一些研究者结合了二语习得理论中的动机理论、认知负荷理论(Abeysekera et al., 2015)、学习者自主性(Han, 2015)等理论进行了翻转课堂模式构建,对我国研究者或许有所启发。日新月异的技术手段是翻转课堂成功的重要保证,帮助实现课堂内外学习的无缝连接,促进线上线下的合作学习,提供简洁快速的测试评价手段。然而,技术的使用应当被看作是整个翻转课堂设计的一个小环节,当教师勾勒出理念、设计、思路以及方式方法的大致轮廓后,有目的地去选择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优化学生学习体验的技术平台。例如,针对英语读写课程和听说课程的翻转课堂实施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会有很大差异,那么选用的技术手段可能有所不同,前者可能使用批改网一类的写作自动纠错网站平台更为适合,后者使用微信或者QQ类的即时通信APP也许更为有效。
此外,针对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范式有待进一步丰富,思辨研究和浅层次的量性研究较多,质性研究和混合研究匮乏;研究工具的信度和效度有待提高。由于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兴起仅仅数年,因此较为丰富的思辨类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翻转课堂是否真正有效这一方面,而没有系统分析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和有效实施策略;量性研究虽然数目不少,但大多研究比较简单,倾向于采用以下的模式:构建初步的翻转课堂模式,然后将该模式应用于某一门大学英语课程中,选取较少的样本班级人数进行简单实践,最后再用一个问卷测试结果说明此模式对学生学习和学习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鲜有量性的实证研究提出实验假设,设计信度与效度较高的测量工具,研究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对教学质量本身以及教学主体的影响。另外,文献中几乎没有针对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中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深度挖掘的定性研究。翻转课堂模式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因素实际上应当是多重的,比如学校的支持、教师团队的合作、技术手段的使用等等。例如,DeLozier 等(2016:142)指出,翻转课堂有效性研究的一个阻碍因素是教师们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方面实施存在巨大差异。有些教师可能采取的是部分翻转(partial flip)。另外,教师的课堂活动与课外活动设计千差万别,因此在评价翻转课堂的效果时,我们需要考虑教师的个人素质以及采取的个性化教学策略。除了教师因素,我们还要考虑高校所处的不同省份与地区、学生原有的英语基础,以及高校整个的行政与科研的大环境。定性研究的研究工具和手段也应当更加全面和科学。除了少数文献中采用的混合研究范式中提到的访谈提纲,研究者也可以设计适用于翻转课堂的面授环节的课堂观察表。最后,由于翻转课堂线上学习的部分很多平台可以进行量性的数据统计,研究者可以更多使用定量定性结合的混合研究范式,以获得更全面的研究数据,进一步改进翻转课堂模式,更好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变革。
3 结语
国内近几年翻转课堂研究的井喷式发展无疑与高等教育的信息技术化变革的大趋势相契合。未来的高等教育将有大部分发展成为纯在线教育,大学英语教育也面临着这一发展趋势。作为新兴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将成为传统与在线教学的衔接和纽带。
翻转课堂将引起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质变。纵观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历史,从1999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第一次提出推广使用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到2016年《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指出“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成为外语教学不可或缺的现代教学手段”,并鼓励教师实施“基于课堂和在线网上课程的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的手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现代教学理念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翻转课堂“翻转”了注重信息传递的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语言知识点讲授模式,让课堂变为了学生可以使用英语进行真实交际的活动阵地。课堂成为学生和教师进行知识共建的场所,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能力有了更好的实现方式。从社会文化理论角度来看,学生首先通过在线学习获得英语知识和技能,在面授课堂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通过完成任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过程同时颠覆了传统的师生角色,教师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发挥其脚手架作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交流,提高了合作能力。
翻转课堂对大学英语教师和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将注意力仅仅放在信息技术手段革新或者翻转的形式探索上对英语教学改革徒劳无益。近年来我国在翻转课堂应用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已经充分体现了翻转课堂的巨大益处,然而我们需要清醒地看到现实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校方以及系部的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以及教师自身匮乏的信息素养和陈旧观念带来的阻碍。怎样让翻转课堂发挥其最大的潜力是研究者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因此,未来的翻转课堂的研究亟待深化、细化以及拓展,针对小范围的英语课堂研究已经不能满足这一需要,我们需要考虑更多影响因素,采用多种研究范式的大规模合作研究。其次,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大学英语的评测方式值得深入研究与实践。翻转课堂的新技术应用使得形成性测试(formative assessment)和促进学习的评估(assessment for learning)更加便捷,教师及学者可以尝试将语言测试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应用到翻转课堂的评估体系设计中,以评促学,追踪学生的学习轨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提供有效反馈,提高学生在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的课程参与度。最后,我们需要放眼全球,了解国际翻转课堂的发展前沿,并且可以借鉴非语言教学学科的翻转课堂实践和理论,同时结合已有的教育学理论和二语习得理论,从学习者自身的需要和能力出发,不断尝试和创新,及时总结和反思,探索出更适合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翻转模式,比如基于项目和任务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开发推广更适合翻转学习的信息技术平台,甚至可以尝试出版适合翻转课堂英语学习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