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网球公开赛女子资格赛制胜因素分析

2019-05-24施兰平刘云梦

浙江体育科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资格赛美网技战术

施兰平,刘云梦

(浙江工商大学 体育工作部,浙江 杭州 310018)

网球资格赛是低排位球员除获得外卡之外有机会参加正赛的唯一途径。近几年中国女子网球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尤其是李娜在澳网和法网的夺冠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推动了中国女子网球运动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女子球员走出国门活跃在国际网球赛场上。而对于那些初次参加大满贯赛的低排位选手,资格赛是一条必经之路,因此研究资格赛制胜因素对广大球员和教练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赛前训练、制定参赛策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美国网球公开赛赛事受关注度和奖金都比较高,比赛场地又是我国球员最为熟悉的硬地,所以想通过参加资格赛而获得正赛出线资格的中国女子球员数量出现了逐年增加的趋势,2018年美网资格赛共有9位中国女子球员参加,因此研究美网资格赛制胜因素无疑会给中国球员和教练员备战美网资格赛提供更好支持。

查阅文献后发现,国内外学者对女子网球比赛正赛制胜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未见有关于大满贯资格赛制胜因素的文章发表,因此有必要借鉴前人关于大满贯正赛制胜因素研究结果对女子资格赛进行研究。前人在研究女子网球正赛时主要把比赛分为发球、相持两个阶段。所选用的发球指标主要为ACES数、一发赢球率、一发成功率、双误、二发赢球率、二发平均速度、一发平均速度和发球落点;相持阶段正反手指标主要为正反手落点、正反手制胜分;网前和破发点指标为网前得分、破发点赢球率、非受迫性失误三项指标。本研究试图在文献研究法基础上,通过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方法对美网资格赛网球技战术指标进行分析,去构建美网资格赛比赛制胜因素指标体系,分析找出美网女子资格赛中球员制胜的关键因素,为我国女子球员参赛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广大的网球科研工作者对于网球技战术研究提供一个新方向。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美国有线电视联播网(ESPN)和柠檬台(www.sportlemon.tv/c-4.html)收集到的42场93盘2018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女子资格赛比赛为研究对象。按照文章中所采用的数理统计分析要求,样本统计量必须为自变量的10倍以上,本研究后面统计分析涉及的自变量为9项,所以统计的93盘比赛数据达到了统计分析要求。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法。查阅中国期刊网和外文期刊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网球”或“资格赛”或“制胜因素”或“网球技战术”为关键词,检索2000至2018年内国内外刊载的相关文献。以“网球资格赛”为研究对象的文章为0篇,以“网球技战术”进行研究的文章75篇,以“网球制胜因素”进行研究的文章有62篇。根据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对检索到的论文再次进行筛选,最终获取相关的研究论文13篇。在认真阅读和分析所获取论文的基础上,对前人所研究的“网球比赛技战术指标”和“网球比赛制胜因素”进行整理汇总,以保证本文研究的前瞻性和新颖性。

1.2.2 专家访谈法。结合本文研究的网球比赛制胜因素和网球比赛技战术指标内容,对1位国际网联教练、1位国家队退役球员、4位网球专业研究生导师和2位运动训练专业教授进行了访谈,进一步确定女子网球比赛技战术指标和制胜因素。

1.2.3 观察法。依据网球比赛技战术指标和专家访谈的结果,对获取的42场2018年美网资格赛录像,运用慢放、定格和回放等各种技术进行观察,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女子网球比赛的技战术发展和变化特点。网球场地划分以国际网联通用的Schonborn 网球场地划分体系为标准,将半场底线和边线三等份,场地共分为18大区域。网球场地空间位置以国际网联高级教练ShahabMonzavi所提出的标准分为5位区域[6,7]。

图1 网球比赛场地划分 图2 网球场空间位置划分

2 结果与分析

2.1 美网女子资格赛发球指标结果比较

从表1美国网球公开赛女子资格赛球员的发球数据上来看,比赛胜负双方在双误、一发成功率和二发赢球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ACES、一发赢球率、一发平均速度和二发平均速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发球速度上比赛获胜方一发平均速度(158.1±1.2)Km/h,二发平均速度(141.1±3.3)Km/h。在双误次数上输掉比赛球员的平均值为每盘(4.7±0.2)个,获胜的球员双误数为(2.3±0.8)个。

在发球落点统计上,按照场地划分标准,发球落点一共分为三个大区域(L2、5、R2)。本文研究中把区域L2作为二区外角发球,区域R2为一区外角发球,区域5统一为中路内角发,从表2统计分析结果上来看,比赛胜负双方发球落点在这三个区域位置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获胜球员发球落点在三个区域位置上比较平均,没有特别的集中在某一两个区域,具体的落点比例分别为L2区域26.3%,R2区域33.3%,5区域为40.3%。而输球的球员在发球落点区域上多数集中上L2和R2,两个区域总和达到了88%,由此可以认为在女子资格赛比赛中发球落点位置对比赛获胜有重要作用。

表1 美网女子资格赛发球指标统计

表2 美网女子资格赛第一发球和第二发落点 (%)

2.1.1 美网女子资格赛发球技战术特征分析。网球比赛中的每一分都是从发球开始的,发球被认为是网球所有技术中最重要的一项技术。特别是在女子网球比赛过程中,能够发出势大力沉的发球对比赛的胜负起到了关键作用。从世界职业女子网球协会(WTA)比赛历史发球速度榜上来看,美国的大威廉姆斯以207.6Km/h的速度排名第一,小威廉姆斯以206Km/h的速度排名第二,我国女子球员李娜凭借在2010年法网上曾经发到过199Km/h排在世界第八位,因此拥有好的发球技术对于取得美网女子资格赛比赛的胜利存在至关重要的作用[8]。

发球稳定性的指标主要通过双误数量来反映,通过观察发现,美网资格赛级别球员在总的发球双误数量上和正赛选手相比有较大差距,因此对于资格赛级别的球员发球技术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在发球技术上,通过调研广大教练员后发现,现在女子网坛发球技术从以前的复杂趋向于简洁。通过观察正赛球员发球技术后发现,女子网坛最新的发球技术动作发展趋势是,剔除引拍时在身后画圆圈动作,省略了很多和施加爆发力和旋转无关的动作,发球挥拍的动作是引拍小了很多,基本上和排球的扣球一样。在资格赛球员发球局战术上,能够最终出线的球员多重视发球完成后第一拍正手进攻,超过73.2%的女子资格赛球员在自己发球局中,当完成一发或者二发发球之后的第一拍击球上都是采用正手积极主动进攻的技战术,通过正手击球去逐渐建立优势。此外,有24.5%的球员在发球之后采用反手击球技术,还有2.3%的球员因为对手回球质量不高采取了网前击球技术。

2.2 美网女子资格赛正反手指标结果比较

表3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美网女子资格赛比赛中,胜负双方在正手制胜分、正手受迫失误、正手非受迫失误三项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反手所统计的四项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胜负双方在正手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反手无差异。

对击球落点和空间位置的统计主要得益于先进的软件统计技术,目前在比赛结束的时候可以清晰的看出球员击球的落点和空间击球的位置分布,借助参考的场地图和空间图可以进一步确定击球的具体位置。通过表4统计发现,在美网资格赛比赛中,比赛双方在比赛胜负时落点的分布位置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表3 美网资格赛正反手统计指标

表4 正反手击球落点(L3、R3和4累计)统计指标 (%)

2.2.1 美网女子资格赛正反手技战术特征。正反手技术是网球比赛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两项技术,而在网球比赛相持过程中要想得分通常是依据下面三种方式实现的:①正反手积极进攻主动得分;②通过进攻优势对手受压迫产生的受迫性失误得分;③由于对方球员自己的主动非受迫失误的得分。因此正反手技术发挥的好与坏直接影响资格赛比赛的胜负[9]。

通过上面的结果分析认为正手技术在女子资格赛比赛中的重要性大于反手。这从另外一个方面验证了前人的研究结果,之前多数网球学者研究认为在网球比赛所使用的技术中,正手使用的频率最高,网球选手在比赛中进攻得分的主要技术手段就是正手击球,而在女子网球比赛中正手击球趋势同样是积极的进攻,通过正手大力击球建立优势后获胜。此外通过走访和调研网球教练员、球员,他们都认为在网球比赛过程中应该积极主动地进攻,而不是在消极防守中依靠对手的主动失误去获胜,在相持球过程中依靠正手积极进攻去创造得分机会是女子网球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发展趋势。在资格赛比赛过程正手主动进攻击球得分同样分为5个层次:①正手制胜球;②正手进攻击球迫使对手失误;③正手击球迫使对手防守,迫使他采用不擅长的击球方式,自己取得位置上的领先,或者为制胜球创造机会;④击球能够让你保持在非常适合的状态或者能慢慢减少对手的优势;⑤打对手重复落点[10]。

美网资格赛获胜球员击球落点位置更加靠近底线以L3、4、R3位置为主。在击球空间上,球员击球位置多数集中在底线的区域2上,依据国际网联高级教练ShahabMonzavi通过数学计算评价网球进攻价值的研究认为,在网球场9个空间部分中,每个空间部分都需要积极进攻击球,但是不同区域的进攻价值存在不同。这9个空间区域中有2/3的空间拥有非常高的进攻价值(分别是区域3、4、5),其中2/9的场地拥有较高的进攻价值(区域2),只有1个区域进攻价值不是很高(区域1),其研究认为比赛过程中当球在较高进攻价值以上区域的时候,选手应该毫不犹豫的选择进攻击球[11,12]。

2.3 美网女子资格赛网前、接发球和破发点指标结果比较

从美网资格赛胜负双方网前的技战术统计指标上来看,胜负双方上网次数上(P>0.05)无显著性差异,在上网得分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胜负双方在接发球赢球率和得分率上(P>0.05)无显著性差异。破发点次数上胜负双方(P>0.05)无显著性差异,而破发点赢球率上胜方平均为50.4±3.2,而负方为20.6±3.3,(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也反映出资格赛比赛中获胜方球员把握机会的能力要好于输的一方。

2.3.1 美网女子资格赛网前、接发球和破发点技战术特征。在女子网坛因为移动速度和发球力量的原因很少见发球上网的打法,通过观察发现资格赛胜方在网前击球随上时机的把控和技术稳定性上要比输球一方好。资格赛级别球员在比赛相持阶段主动上网趋势就是底线的大力进攻性击球,通过持续的压迫让对手受迫失误或者回击出质量不高的击球而出现机会上网制胜。

在美网资格赛接发球局,女子资格赛球员多数采用正手去接对手的发球,女子资格赛获胜方平均发球速度一发158.1Km/h,二发141 Km/h,因此面对这种势大力沉的发球,用正手击球有更大的稳定性,因此对于资格赛级别的选手应该在接发球练习过程中提高正手的使用率。

2.4 美网女子资格赛获胜关健因子的筛选

2.4.1 美网女子资格赛技战术显著性差异指标选取。依据专家访谈和赛事统计结果,2017年美网女子资格赛发球、正反手、网前等指标上一共统计出了23项,通过统计分析后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的指标有9项(表5)。教练和球员通过表5可以知道这9项指标在胜负比赛时存在显著性差异的,这种差异对于比赛的意义到底有多大,这是教练员和球员最关心的问题,因此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去得出对美网资格赛获胜起到作用的因子。

表5 美网资格赛比赛胜负显著性差异指标统计

2.4.2 美网女子资格赛技战术显著性差异指标相关性与Box's M检验。对于表5所得出的9项显著性差异指标,为了找出对比赛获胜起到关键作用的因子,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判别函数分析去得出,而在进行判别函数分析的前提条件是所选择的9项技战术因子须为独立的因子关系而且无共性,因此需要对选出的因子进行相关性检验分析。从表6的输出数据上来看,所统计出存在显著性差异的9项因子(双误、一发成功率、二发赢球率、上网得分率、破发点赢球率、非受迫性失误,一正手制胜分、正手受迫性失误和正手非受迫性失误)之间的独立性还是比较理想的,之间无共性,各因子的独立性较好完全符合下一步分析的要求,依据这前提条件可以进行判别函数分析去找出贡献率最大的因子[13,14]。

Box's M检验是做判别函数分析前最重要一步[15],做检验的目的主要去看所选择的样本量是否达到了统计学要求,看的依据就是组共变异数数值的大小,数值的大小决定了下一步分析有没有较大意义。看的依据是相伴概率的显著性(Sig.),如果样本量的显著性P<0.05达到了显著性差异水平,那么就可以认为所选择的数据不符合判别分析的假定,这样就不需要做下一步的研究。从表7 Box's M检验的值上来看,F值为0.701,P>0.05,适合进行判别函数分析。

表6 显著性差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统计

表7 判别函数Box's M检验

2.4.3 美网女子资格赛获胜关键因子分析。利用spss19.0中的判别函数分析方法,在资格赛比赛胜负方具有显著性差异的9项指标中,通过判别函数分析,得出了一发成功率、正手制胜分、破发点赢球率、非受迫性失误数四个指标对于资格赛获胜起到主要作用,其中正手制胜分系数最大为1.869,这一数值在另外一方面也证实了现在女子网坛所倡导的正手积极进攻的技战术打法。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美国网球公开赛女子资格赛过程中对比赛胜负影响贡献率最高四个因子分别是:一发成功率、正手制胜分、破发点赢球率、非受迫性失误次数。

3.1.2 美国网球公开赛女子资格赛胜负双方在发球速度上无显著性差异,在发球落点存在显著性差异。

3.1.3 获胜球员在比赛中正手的使用率要高于其它技术,相持球过程中,主要依据正手积极进攻去调动对手创造得分机会。

3.1.4 在本方发球局中,获胜球员移动速度更快,发球完成后第一拍多使用正手击球技术。

3.2 建议

3.2.1 资格赛级别的球员在努力提高发球速度的同时要保证发球成功率,减少双误数,加强发球落点的训练。

3.2.2 在相持球阶段训练中要额外增加正手技战术的练习,需要提高正手击球技术的稳定性和攻击性,尤其是在自己的发球局完成发球后注意加强正手进攻,依据正手击球建立优势得分。

3.2.3 加强移动步伐练习,在接发球局中增加跑动速度,通过积极的跑动去创造击球机会。

猜你喜欢

资格赛美网技战术
破解电动车火灾扑救关键技战术的几点思考
“四朝元老”晋级今日决赛
裁判减少250人 为办赛事美网拼了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基于大数据的足球技战术特征分析——以上海上港队为例
德约科维奇与费雷尔技战术对比分析
不一样的美网
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