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失眠症60例临床观察

2019-05-2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7期
关键词:组组失眠症针刺

1.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山东 滕州 277599;2.山东省滕州市中医医院,山东 滕州 277599

失眠是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表现在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显著下降,严重干扰了日常的工作和学习质量,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的失眠人群占总人口数的10%~20%[1],女性患者是男性的患者的两倍,与离异、独身、长期分居、工作压力、抑郁、药物、嗜酒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工作压力的不断加大,手机电脑的普及,失眠的患病人群基数越来越大。

现代医学应对失眠的治疗方案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如艾司唑仑片等,可使机体快速进入睡眠状态,增加睡眠质量,减少夜间觉醒次数,进而显著改善病人的失眠状况。然而此类西药存在较大的弊端,虽然有一定的镇静效果,然而有很强的依赖性,口服后易有焦躁、抑郁倾向,且患者晨起提前,以及部分患者服药不规律、停服后出现再度失眠与焦躁、抑郁加重的概率增高[2]。除此之外,对失眠患者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光疗等相关治疗,在临床诊治成效中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3]。针灸和中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且效果显著,获得了医生和广大患者的肯定。本研究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120例患者均为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理疗科及中医科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0例,其中男24例,女36例;年龄26~78岁,平均(39.5±16.8)岁;病程2~18个月,平均病程(6.9±3.6)月;治疗组60例,其中男20例,女40例;年龄26~76岁,平均(38.5±15.8)岁;病程1~18个月,平均病程(5.7±3.8)月;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中关于“不寐”的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5]:参照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2001年编写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关于“失眠症”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中心脾两虚型失眠标准。

1.3 纳入标准 符合以上标准的患者年龄在20~80岁之间,意识清晰,能够理解实验量表内容及配合采集临床资料者;PSQI评分大于或等于7分者;患病期间未接受改善睡眠、焦虑、抑郁治疗者;近半年来未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受试者愿意接受2周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有贫血及自发性出血倾向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69分者;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72分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艾司唑仑片(上海信谊药厂,规格:1 mg/片),每日1次,睡前口服2 mg,连续应用4周。

1.5.2 治疗组 先选用中药归脾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白术18 g,茯神18 g,黄芪(炙)18 g,龙眼肉18 g,酸枣仁(炒)18 g,人参9 g,木香9 g,甘草(炙)6 g,当归3 g,远志3 g。以上中药均来自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药房,煎药机煎药300 mL,日1剂,早晚温服。在服用归脾汤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取穴:四神聪。针具:采用贵州生产的“安迪牌”毫针,规格0.30 mm × 40 mm。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取穴处用75%酒精常规皮肤消毒,前后神聪沿督脉向后水平刺入0.5~0.8寸,左右神聪分别向百会穴方向水平刺入0.5~0.8寸。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小幅度捻转,捻转速度达200次/min,每根针捻转2 min,留针6 h,留针期间,每2小时行针1次,每日1次。治疗6 d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日,共4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①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②焦虑自评量表(SAS);③抑郁自评量表(SDS);④临床疗效:参考《中药新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痊愈:夜间睡眠时间在6小时以上或睡眠时间恢复正常,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显效:睡眠明显改善,睡眠时间増加3小时以上,睡眠深度増加;有效:失眠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少于3小时;无效:治疗后失眠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反而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PSQI各项得分与总分比较

2.2.1 睡眠质量评分情况 治疗前对照组评分0分、1分、2分、3分的分别为0例、0例、20例、40例,治疗后分别为0例、30例、20例、10例;治疗前治疗组评分0分、1分、2分、3分的分别为0例、0例、24例、36例,治疗后分别为8例、36例、14例、2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睡眠质量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2.2.2 入睡时间评分情况 (治疗前对照组评分0分、1分、2分、3分的分别为0例、0例、6例、54例,治疗后分别为0例、0例、20例、40例1);治疗前治疗组评分0分、1分、2分、3分的分别为0例、0例、10例、50例,治疗后分别为2例、14例、16例、28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入睡时间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2.2.3 睡眠时间评分情况 治疗前对照组评分0分、1分、2分、3分的分别为0例、8例、20例、32例,治疗后分别为8例、20例、26例、6例;治疗前治疗组评分0分、1分、2分、3分的分别为0例、10例、14例、36例,治疗后分别为16例、26例、18例、0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睡眠时间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2.2.4 睡眠效率评分情况 治疗前对照组评分0分、1分、2分、3分的分别为8例、18例、28例、6例,治疗后分别为28例、22例、10例、4例;治疗前治疗组评分0分、1分、2分、3分的分别为12例、20例、24例、4例,治疗后分别为40例、12例、8例、0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改善睡眠效率程度相同(P>0.05)。

2.2.5 睡眠障碍评分情况 治疗前对照组评分0分、1分、2分、3分的分别8例、14例、24例、14例,治疗后分别为14例、38例、8例、0例;治疗前治疗组评分0分、1分、2分、3分的分别为6例、16例、20例、18例,治疗后分别为14例、30例、8例、8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改善睡眠障碍程度相同(P>0.05)。

2.2.6 日间功能评分情况 治疗前对照组评分0分、1分、2分、3分的分别2例、14例、16例、28例,治疗后分别为14例、28例、12例、6例;治疗前治疗组评分0分、1分、2分、3分的分别为0例、12例、20例、28例,治疗后分别为16例、40例、4例、0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改善日间功能程度相同(P>0.05)。

2.3 两组PSQI总分比较 两组PSQI总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PSQI总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PSQI总分比较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4 两组SAS评分比较 两组SAS评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S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SAS评分比较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5 两组SDS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SDS量表评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SDS量表评分比较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失眠症是现代常见疾病,不仅影响人体健康,而且影响人体的日间活动,导致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容易发生危险[7]。正如《灵枢》所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阳气盛,则寤矣”,阐明了失眠病机。《灵枢·邪客》云:“…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故目不瞑”。《类证治裁·不寐》云:“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大量现代研究[8-9]显示中医在治疗失眠症方面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对失眠症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四神聪”穴长留针配合归脾汤能够有效的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

基于心脾两虚的病机,本研究采用针刺“四神聪”穴的方法治疗失眠症。首先,“四神聪”穴位于巅顶三阳五会之所,紧靠膀胱经,膀胱经络肾,肾经络心,心主神明故针刺能够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即如神安则寐。其次,前后神聪在督脉的循行路线上,督脉入属于脑,脑为元神之府,针刺能够起到益精髓、补脑养神的作用。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正气,具有扶正驱邪,调整阴阳的作用,在针刺的作用下能够引阳入阴,使卫气昼夜运行正常,使人规律的休息睡眠。现代大量动物实验研究[10-13]证实针刺“四神聪”穴能使PCPA化失眠大鼠NRD中受体表达减弱的5-HTia表达增强,使受体表达增强的5-HT2A表达减弱;能使血浆中NE和DA含量明显降低;能使下丘脑内的5-HT和5-HIAA含量增加,通过改善大鼠血浆中的单胺类递质含量,从而实现增加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的作用。现代临床研究[14]也有采用针刺“四神聪”穴的方法治疗失眠症,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且通过脑电图对比,两组具有显著差异,得出电针“四神聪”穴能够改善脑电图的结论。张春华[15]采用针刺“四神聪”穴的方法治疗失眠症,利用多导睡眠图检测发现患者治疗前后相比较,失眠症状得到了改善。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从中医角度讲,针刺“四神聪”穴能起到安神养心,扶正驱邪的作用,即神安则寐,邪去则寐。从现代医学角度讲,针刺"四神聪"穴能够通过改变与睡眠相关物质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含量,从而改善睡眠质量,改善抑郁、焦虑症状[16],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归脾汤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之经典方,该方疗效稳定,临床应用广泛。原方出自于《济生方》。方中本无远志与当归二药,直至明朝薛己才将这两味药收录其中,并沿用到现在。《内科摘要》对其功用有详细的描述:“治失眠、怔忡、心悸……”。其中龙眼肉、黄芪(炙)为君药,二药相配,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人参、白术皆为健脾补气之良药,与黄芪(炙)相配,使脾气旺盛,则生血有源。当归滋阴养血,均为臣药。远志、获神、酸枣仁(炒)宁心益智安神;木香辛散,健脾理气,为佐药。既可助中焦运化,又防其他补益药滋腻碍胃,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甘草(炙)为使药,既补心、脾之气,又可调和诸药。本方的配伍特点有三,一为心脾同治,重在治脾;二为气血双补,重在补气,能够从根本上治疗患者的症状。杨艳红[17]、邓敏贞[18]使用治疗心脾两虚失眠效果显著。本研究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SQI评分中,两组组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SAS评分、SDS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

古代医家认为虚证留针能起到补虚的效果,若正气不足,针刺静以徐往。气血亏虚者不易得气,且仅以“得气”作为一次有效的治疗量是不够的,应延长得气的持续时间,临床上长留针间断捻转的方法适用于经气不至的患者,其次长留针可适当的增加针刺的刺激量,从而达到激发经气的作用,有益于疾病恢复[19-20]。长留针可适当的增加针刺的刺激量,从而达到激发经气的作用,有益于疾病恢复;该方法取穴精炼,只采用针刺“四神聪”穴的方法,能够减轻由于针刺给患者造成的疼痛;该方法由于取穴均在头部,不会影响人的正常活动,患者在留针过程中,可自由活动,不会因针的原因使活动受限。在未来的研究中,可加大样本的数量和范围,观察该方法治疗中重度失眠症或顽固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若治疗有效但临床疗效不及其他方法,可考虑能否将其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协助其他方法改善患者失眠症状。对本研究纳入的失眠症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评估该方法的远期疗效,应用更精准的仪器如多导睡眠检测仪来评定疗效,使研究的结果更加准确、客观。

猜你喜欢

组组失眠症针刺
神门、三阴交配伍对失眠症睡眠质量和血清GABA、5-HT的影响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品学兼“忧”的好孩子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针刺对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分析
调督安神针刺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效果及对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
组组通 通幸福
合力破解“养护”难题
建好脱贫致富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