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被服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
2019-05-24高莲莲刘清华
陶 静 高莲莲 刘清华 徐 蓉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技术是通过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将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的一种网络技术[1]。医院被服管理是医院后勤管理保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医院被服管理均没有统一的收发管理模式,朱矩艳等[2]采用《被服收发统一表》进行全院临床科室被服收发,并采用人工数据登录等方式进行管理;刘慧兰[3]采用高年资护士跟班督导被服中心,进行各个环节的控制,加强医院感染以及被服质控;邹佩琳等[4]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对医用织物进行精细化管理。随着医院业务量的不断增长,传统的被服管理已经不能满足医院管理的需求。护理人员每日花大量时间完成与被服管理有关的工作(被服清点、交接、质控),不仅耗损医院人力物力,还容易增加医院感染控制的难度[5]。由于清点交接造成的被服流失,频繁引发医院后勤与临床科室之间的纠纷。为满足患者临床被服的需求,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医院后勤临床支持系统的作用,我院于2016年10月在医院科室试行,2017年1月在全院推广采用物联网技术RFID智能系统实施无人员清点交接的被服管理流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科室自愿报名和护理部推荐的原则,选取全院20个病区采用RFID智能系统进行被服管理。试点科室分别为:内科5个病区、外科5个病区、五官科3个病区、妇产科2个病区、儿科2个病区、重症医学科1个病区、肿瘤科2个病区。被服种类涉及:床单、被套、枕套、病员服上衣、病员服下衣。每个病区的基数分别为所在科室床位数的3倍。例如内分泌床位40张,领取被服基数为120套,后勤库房备存40套,科室流通80套。
1.2 方法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要求,患者使用过的衣物均应置于污衣车密闭转运到洗涤部门处理,但实际上为减少被服丢失造成的纠纷,我院传统临床的被服清点交接方法是:被服轮换库人员(被服管理单位)每日进行下收下送,收发人员与病区内护理人员现场清点交接所有需要更换的被服。根据临床存在的问题,我院引入物联网RFID(射频识别)技术,采用被服芯片管理系统,即在每件被服中缝入1枚RFID芯片,并注册该被服的基本信息,之后医院轮换库员工便可采用RFID手持机进行批量扫描清点被服类型和数量,与科室护士完成被服交接工作。具体如下。
1.2.1成立被服管理领导小组
2016年8-10月,我院成立被服管理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分别由医院后勤处、院内感染科和护理部的管理人员担任,试点科室护士长或护理骨干担任小组成员。
1.2.2配置病区被服种类、基数
医用织物RFID智能系统主要由电子标签、RFID阅读器和应用软件三部分组成。系统工作原理是在每1件医用织物上缝制1枚具有唯一身份识别码的电子标签,之后进行周转交接时只需用RFID阅读器进行批量扫描即可自动记录交接织物的身份信息。医院被服管理领导小组统计各病区需要的被服种类、基数及缺口数量,按照床位数1∶3配比计算被服总量,所有被服均缝入RFID电子标签,该电子标签具有唯一的ID编号,可查询被服的品名、型号、所属科室等基本信息。
1.2.3完善被服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被服芯片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被服轮换库与科室交接被服数量的准确性,规范被服的管理流程,特制定院区被服管理注意事项。被服管理小组牵头制定《病区被服管理流程及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该细则经过后勤处、护理部等讨论确定后在全院护士长会上以及医院内网上进行公示,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试点科室试行3个月后再次进行修改和补充。各科室护士长组织病区护士深入学习《病区被服管理流程及实施细则》。
1.2.4被服收送流程
被服芯片管理系统的原理是在每件被服中缝入1枚RFID芯片,后勤轮换库员工下达病房后采用RFID手持机进行批量扫描清点病区被服类型和数量,并现场打印所收发被服的2联清单,由使用科室、轮换库员工各执一联。具体如下。轮换库员工负责手持RFID手持机设备进入收货清点模块,点击功能主界面选择医院、病区等信息后,按压手持设备的黄色扳机键,开始扫描。扫描仪沿被服的表面进行扫描,速度尽量缓慢、平稳。当全部被服扫描完成后,现场收货界面显示当前被服的品种以及数量,点击查看按钮,可查看各类型数据。为避免出现遗漏情况,现场扫描必须经过两轮清点,保证两次清点数量一致,再次确认医院、病区、被服名称、数量,正确无误后,才能点击打印按钮,生成“污物收货清单”。临床护士接到“污物收货清单”,与轮换库员工一起确认签字后,污染被服才能打包送往洗涤部门。“污物收货清单”通过电子远程信息系统传送到洗衣工厂,洗衣厂按照科室污物清单进行打包配送至轮换库。轮换库员工用推车将相应病区打包好的配送被服送至科室,并手持RFID手持机设备进入发货模块,选择确认医院、病区、被服名称、数量等信息后,打印被服“发货清单”。临床护士接到“发货清单”,与轮换库员工一起确认签字后,清洁被服送往病区储藏间供患者使用。
1.2.5库存盘点
由于病区被服始终处于流动周转状况,难以有效盘点库存数量和清点丢失损耗情况,容易造成账目不清、管理混乱的现象[4],以前每次盘存中极易导致后勤部门与临床科室发生纠纷,也导致科室必须储备更多的周转库存,造成效率低下,增加库存管理成本。被服管理小组针对这种情况,采用医用织物RFID洗涤管理系统可以自动统计投入到各科室处于各种周转状态的织物数量,利用便携式RFID阅读器到病区进行非接触式扫描盘点,快速方便地读取医用织物的数据信息,实现不开柜即可准确清点医用织物的种类和数量。核对盘点结果与投放记录相核对,可以发现资产短缺、溢余等变化情况,寻找并分析差异原因。被服管理小组牵头召开被服库存盘点耗损情况摸底调查,由轮换库员工每季度到医院各科室进行仪器扫描清点,汇总盘存各科室被服实际库存数量,并计算与领用数量之间的耗损情况,全院汇总后写入整体报告,反馈医院被服管理小组。
1.2.6考核评价
被服管理小组指定病区护士长作为病区被服直接管理人员[6],每月在护士长会上定期接收病区实施情况反馈,及时督导改进。院感科将《实施细则》的相关院感知识列入考核指标,每月督查各个病区的改进情况。后勤处每月到临床征集各病区护士的意见,对轮换库员工服务态度以及物联网RFID系统进行考核评价。
1.3 效果评价
全院随机抽样统计20个病区在实施前(2016年9月)和实施后(2017年3月)清点污染被服的平均时间,每季度病区需盘存病房库存被服的时间以及被服损耗的数量。比较实施前后临床护士对被服管理系统的满意情况。实施前抽查53人,实施后抽查64人。自制《院内被服系统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轮换库人员的服务态度,脏被服在病区清点的便捷度、清洁被服送达病区清点的便捷度,被服盘存的便捷度,RFID系统使用的便捷度,医院感染控制的难度等6个条目,每个项目采用很满意(5分)、满意(4分)、一般(3分)、不满意(2分)、很不满意(1分)评价,总分30分,每项≥4分为该项目满意,满分≥24分为总体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被服清点、盘存时间及被服损耗情况比较
实施RFID系统后,各病区清点污染被服的时间、盘存库存被服的时间明显短于实施前,被服损耗的数量明显少于实施前。见表1。
表1 实施前后清点污染被服、盘存库存被服时间及被服损耗情况比较
2.2 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被服管理的满意情况比较
实施RFID系统后,护理人员对被服管理的满意人数多于实施前。见表2。
表2 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被服管理的满意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3.1 物联网RFID系统的实施优化了病区被服交接流程,节约护理人员人力成本
随着医院业务量不断增长,医用织物洗涤供应工作日渐繁重。2016年以来,我院成立了病区被服管理领导小组,应用信息化手段,减少了护士清点被服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医院人力成本。RFID系统的实施全面优化了病区被服交接转运流程,由护士和轮换库人员现场清点变为仪器扫描清点,省去了人工分类的繁琐工作量,并减少手工录入的人为错误,减少了被服在病区内清点的时间,提高了分拣和配货过程的效率与准确率。由表1得知,清点污染被服的时间明显降低,以1个普通病区为例,平均节约了11min,1年下来即可节约4015min,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降低了护理人员的额外护理时间比率[5],可以降低清点的错误率,提高分拣的质量,使护理人员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来落实临床工作。
3.2 物联网RFID系统的实施加强医院被服管理的环节质控,减少被服损耗
实施RFID系统后,加大了每个季度病区盘存的力度。被服管理处每季度到临床帮助护士长盘存库存被服,使各级管理者和一线被服管理人员均受到了现场教育和质量监督,提高了病区护士长的责任心。由表1得知,虽然病区损耗仍然存在,但是通过明确各个环节的跟踪数据,可以具体问责到责任部门和操作人员,对丢失或损耗进行责任认定,可以极大减少被服的耗损。同时医院后勤部门改变服务模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积极寻找并解决被服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减少损耗,形成后勤围绕临床一线服务的良好局面[6]。
3.3 物联网RFID系统的实施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医院交叉感染的风险
医院后勤处采用数据平台,满意度线上线下分析,注重对环节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也为临床护理管理者提供新的管理思路。在满意度调查中(表2),最被认可的是污染被服清点的便捷度。医院污染被服具有较强的医院感染危害[7],污染被服在分拣过程中不仅会污染病区,还会对清点人员的身体产生危害。有研究[8]表明,布单分拣过程会产生传染性病原菌的飞尘或气溶胶,因此禁止在病区清点、分拣布类。传统模式中,为了保证下收下送数目的准确性,将污衣桶被单进行再次分拣清点确认,不仅会污染病区,还会对清点人员的身体产生危害。RFID系统的实施,有效地规避了污染被服分拣的操作,减少被服在清点过程中引发的二次感染和医院交叉感染的风险。使用RFID系统后,下收下送人员直接通过扫描得出污染被服的数量,直接送入洗衣房,简化被服暴露和分拣流程,有利于院感的控制。
现代医院管理应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被服的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全面解决医院被服管理中收发清点繁琐、无法跟踪等问题[9],RFID系统的实施,既完善了医院病区被服管理体系,节约人力资源,减少耗损,有利于医院感染的控制,又通过质量监督机制的构建,线上线下的满意度分析,强化了后勤管理在临床管理中的管理意识和参与意识,最终提高了被服管理的规范率。但是RFID技术被服芯片厂家质保耐洗为200次,使用寿命3年,芯片读取的可靠性为99.98%[4],随着时间的推移,芯片的损坏度如何还有待进一步临床考证。今后研究应进一步补充长期管理中被服的损耗和芯片读取的准确性,同时加强对被服质量检查工作,以期为医院后勤中被服管理提供更科学的借鉴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