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油企业现代化物联网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2019-05-23刘冰琼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年10期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石油企业经济效益

刘冰琼

[摘 要]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开始应用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石油作为我国经济支柱产业,相关企业全面推进物联网网络建设,目前已颇具成效,随之而来的安全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原有的管控手段显然力不从心。本文旨在通过构建完善的现代化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物联网网络性能,以达到提升石油企业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关键词]石油企业;物联网技术;经济效益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10.038

[中图分类号]F270.7;X92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9)10-00-02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开始应用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很多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再次提及网络强国战略,未来我国将大力推进以信息、网络等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突破和产业应用,并加速网络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由此可见,构建完善的物联网安全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十二五至今,石油企业的各类物联网设备以逐步投入运营,网络环境建设日益完善,对于网络中各种“传感器”的安全管理需求越来越多,原有的网络管理方式及技术已很难适应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本文在原有网络管控手段的基础上,以提升石油企业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为导向,寻找大幅提升物联网安全和管理能力的方法。

2 国内外物联网安全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到本文截稿,笔者通过知网、万方数据库、百度文库等搜索引擎查找相关文献发现,现阶段,大部分基于物联网网络安全管理的相关研究还停留在普适性问题研究方面,专门针对石油企业物联网网络设备及技术手段的相关研究比较少见,具体的原因如下:一方面,由于企业及相关技术的网络管理采集针对性较强、复杂性较高,研究难度自然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学术界对此类研究不甚关注,造成研究成果有限。在国外,从网络安全管理的角度来看,当前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IBM、HP、BMC、CA等老牌运维管理企业,大部分以传统IT网络管理为主营领域,同时涉及部分物联网设备。一部分后起之秀,如ServiceNow、Amazon等运营商,也在物联网安全管理上颇有建树,可提供一体化整合的云服务,同时通过免费或收费的方式对所有设备的标准状态进行管理。

20世纪末,我国开始研究网络运维及安全管理研究。自1998年以来,由于各类网络基础运维设施不断完善、规模不断扩大,相关安全和管理需求也不断提升,国内在相关解决方案的规划普及和应用上已经颇有建树。很多企业从最初引入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产品及理念开始,到2000年后逐渐转向自主开发产品,并在大型解決方案规划和应用上也颇有建树。管控领域也逐渐发展壮大,涉及银行、制造、政府、能源和教育等诸多行业。综上所述,无论是安全管理的方法论,还是符合西方定义的管理论和惯性驱使,在国内外相关安全管理领域中,基本还延续管理流程为主、监控为辅的模式。

3 石油企业物联网及网络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网络管控手段存在很多漏洞

在技术手段不断更新的背景下,石油企业生产运营的每个环节都与信息及其所处的网络环境相互依存,保障网络环境的稳定、可靠、安全,直接关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物联网设备监测模块为各个厂商单独提供,且互不通用,无法统一检测,给运维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和不便。石油企业的物联网网络建设业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覆盖范围上已初见成效,但工业物联网应用主要集中在感知,即通过部署硬件、软件和设备收集并传输数据。这只是物联网应用的基础,大规模的成型工业物联网系统极少。由于工业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设计和实施比较复杂,虽然深知物联网战略安全的重要性,但是包括石油企业在内的大多数企业也尚未形成物联网网络安全管理的清晰战略。与此同时,原有安全管控手段也显然已经力不从心,有待改善。

可以预见,面对日益完善的物联网网络环境和不断增加的网络设备,原有的管控手段将会面临诸多性能问题,如物联网设备回传数据故障、无法精确判断具体故障设备、逐个更换设备费时费力、缺少精准管理等。因此,在妥善解决上述各类管理问题的基础上,开发统一监测平台,深入探求如何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对物联网设备及协议优化系统将成为本文的研

究重点。

3.2 网络环境存在安全风险

从管理的角度看,石油企业物联网的网络环境中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如网络数据被恶意篡改、丢失、泄露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同时,海量的物联网设备资源没有实现统一管理、集中监控。换言之,各类设备状态不能实时展示,没有准确的数据分析结果,会导致网络安全隐患,降低网管运维效率,从而加重企业网络运行的维护能耗。

4 基于节点监测的网络安全管理解决方案

4.1 融合传统网络经验,建立物联网安全管控平台

目前,国内外政府和企业都逐渐认识到网络安全是最敏感和易受攻击的领域,也是必须常备不懈的战略。长期的网络IT和运维管理,使领域内积累了大量针对网络环境业务特色的管理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大到流程的本地化,小到具体管理指标的定义,对于运维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就石油企业而言,建立物联网安全管控平台,通过平台提供处置策略,全方位收集各类故障的处置方法,不断积累经验,进而反馈到相同的故障处置过程中。此过程包括但不限于对历史记录进行多点对比、记录网络资源异常、异常进程判断,可通过策略体制调用系统的各项零散功能,将用户问题分析方式实现自动化。

另外,安全管控平台应同时配备智能策略机制,将用户对于某些异常分析的人工方式自动化,比如,在排查网络设备高负载原因的过程中,一般的操作逻辑是确定主机负载超过风险阈值情况是偶发事件还是一直存在,然后分析每一次出现高负载的进程是否一致,通过历史记录找到最适合当前指标的告警阈值,同时为该进程设置动态阈值,为用户提供阈值预警,从而借此简便、精要、准确地提升安全水平。

4.2 借助组织管理,实现精准安全决策

技术人员比较依赖石油企业原有的物联网网络安全管控手段,但网管与技术支持互不相通,任何故障问题都需要依靠相应岗位的技术人员才能解决,已不适用于当下日益广泛、日益复杂的物联网体系架构。在此背景下,石油企业应根据体系特点综合考虑现状、效益和发展等诸多方面因素,确保各种设备互相联通,共同支撑整个物联网的网络环境。同时,由于各类设备在组织和功能上可能出现重叠,进行安全管理时需要明晰各个系统的边界,重点关注各自的核心业务领域,实现功能清晰、协同运作、协调发展的目标。

此外,一个成熟的网络体系,无论从安全还是管理角度都不应该被组织人员束缚,应借助一套具备知识沉淀、网络配置等功能的安全管理工具来规范工作流程和组织行为。为了指导物联网安全管理的范围、程度和方式,石油企业可以通过构建一套架构清晰、技术成熟的组织管理体系进行大面积推广,并加强信息管理部门、各下属企事业单位、外部咨询商或集成商、软硬件供应商之间的技术合作。

4.3 统一部署管理,保障业务连续性,增强企业竞争力

针对存在的相关问题,石油企业应不断优化平台化架构,运用多类采集组件和方式,将多厂家、跨地域的物联网设备资产通过适配各类模型对资产的基本信息、可用性、性能、配置等指标进行统一采集、统一监控、统一管理,最终打破各个数据源间的独立分割状态,打破各个分支机构、各个应用系统各自为政的状态,保障业务的连续性

5 结 语

近年来,随着各个领域对物联网设备安全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家日益重视物联网建设和管理,完善物联网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迫在眉睫。完善物联网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必将对石油企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各行业的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1]杜治高,王玉斌,冒亚明,等.基于物联网的油库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微型机与应用,2012(22).

[2]陈波.石油企业安全管理中的HSE管理体系应用[J].管理观察,2015(2).

[3]唐发庆.石油企业设备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8(14).

[4]韩春光.HSE管理体系在石油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实施[J].科技与企业,2013(11).

[5]王中雪,许建军.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2(5).

[6]钟武军,黄晓东,刘辉.基于物联网的石油企业燃油管理技术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3(10).

[7]孙全.运用物联网技术构建数字化油田的实践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3).

[8]孙为群.建立HSE管理体系提高我国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J].国际石油经济,1998(4).

[9]盛文斌.物联网技术在油田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应用简析[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15(4).

[10]李石,徐庆.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油田安全生产预警和管控系统[J].信息系统工程,2015(8).

[11]邹正伟,李元忠,朱宏,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油气管道安全监测可视化管理系统[J].电讯技术,2017(8).

[12]许代红,蓝永乾.运用物联网技术构建数字化油田生产运行综合管理平台[J].通信管理与技术,2011(3).

猜你喜欢

物联网技术石油企业经济效益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基于物联网技术下的高校固定资产清查
新形势下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解析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
基于Arduino的物联网技术下校园路灯控制的实现与应用
基于物联网的汽车生产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