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园林之漏窗运用
——以苏州沧浪亭漏窗为例
2019-05-23周悠然
周悠然
漏窗作为花窗类型之一,是中国传统园林中得到广泛运用和深刻发展的装饰小品,其中沧浪亭的漏窗种类丰富、涵盖广泛,在展现自然风貌的同时,具有典型的人文特色。漏窗艺术虽是我国传统园林建设上很小的一类构件,但其独特精妙的艺术造诣却体现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质,也正因如此,漏窗艺术被广泛应用于当今的环境艺术设计中。
1 漏窗历史与发展
1. 沧浪亭主亭
2. 方行漏窗组图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特魅力傲立世界民族之林,不仅在于其精妙的空间布局和建筑建造,更在于其浓烈到值得细品的人文情怀及思想内涵,这份独特的浪漫主义色彩源于中华民族多样的艺术影响,不论是诗词歌赋还是陈黄丹青,都为中国园林的设计发展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灵感[1]。其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造园艺术特点更是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不可分割。漏窗作为古典园林中的重要建构元素,以其形式、节奏、层次、秩序的变化影响着园林的艺术美。
漏窗在中国传统园林景观的建造中有着广泛的运用,由明朝计成所著的《园冶》中共记录了4 000余种漏窗图案,足可见其多样性,同时因其发展历史悠久,漏窗在名称上有着地域及时期的差异,花墙头、漏花窗、花墙洞、花窗等都用于描绘这种满格的装饰性空窗,因其外观不同于常规窗型,多为不封闭的空窗,故以“漏窗”名之[2]。窗洞内以各种漏空图案装饰,图案涵盖面广泛,文房四宝、飞禽走兽、寰宇楼阁、雕梁画栋、典故传说等均有涉猎,透过漏窗,园内、园外之景隐约可见,相映生辉[3]。出于实用性的考量,漏窗多与成年人视平线齐高,即下框距地面1.2 m左右,此外也存在不起引景、泄景之能的纯装饰性漏窗或纯用于采光、通风的漏窗,这些漏窗不限制于实景,机动性更大,可根据职能所需设置在恰当的位置。
漏窗艺术为中国园林建筑所独有,在优化园林景致的同时也是园林景观中重要的构成因素,这种处理工艺既可作为建筑上的装饰小品起画龙点睛之能,亦可在走廊上成排出现生起伏错叠之效,小小漏窗敛尽一园之风华,不仅是匠心的凝结,更是意趣的凝练。
2 沧浪亭中漏窗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三元坊沧浪亭街3号,占地1.08 hm2,是苏州现存最古老园林之一。沧浪亭内的各色漏窗共108式,各不相同,不仅在苏州园林,放眼中华园林也无出其右。沧浪亭中的漏窗在满足实际功能的同时展现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这使其成为历经沧桑而不朽的艺术典范[4]。沧浪亭中漏窗造型精美、纹饰多变,除了常规的几何、动植物及生活用具等具象化图案外,还有象征“福禄安康”“春夏秋冬”等意向化图案。这些图案是生活智慧的凝练,更体现着审美历史的转变。漏窗将园林内外的自然山水与人造景致巧妙融合,将无限的审美意趣带入到有限的园林空间中。
3. 菱形漏窗组图
4. 异型门洞组图
5. 异型漏窗组图
进入沧浪亭门厅,贴水长廊首先映入眼帘,蜿蜒如带的贴水长廊上一共布置了21扇漏窗,这些漏窗皆为长方形,由烧制的青砖搭砌而成,青砖纤薄,可以组合成不同的图案,如扇形、菱花、梅花等,长廊上的漏窗引园外葑溪河绿水之景、泄院内植被山石之景,使内外景象互为表里、相得益彰,使人们在园外碧波荡漾的绿水上可窥院内风貌一二,在里侧欣赏院内建筑时,可见园外绿水的浮光掠影。
除了长廊上依次排开的21扇漏窗外,从明道堂到翠玲珑这一路上象征着季节的柳树、荷花、石榴、蜡梅等一组漏窗更是沧浪亭漏窗中的经典,这代表“春”“夏”“秋”“冬”四节气的漏窗组合在令人们游览之旅妙趣横生的同时,又在无形之间升华了时光流转,深化了物换星移的人生主题,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组漏窗与贴水复廊的制造工艺完全不同,是捏塑建造,工艺复杂,进行这样的设计也体现了古时工匠对于漏窗艺术的重视。
因为沧浪亭在历史进程中几经修葺,所以随着建造技艺的提升,沧浪亭中漏窗的造型形式不再拘泥于长方形、菱形等常规形式,六角形及其他更为复杂的形状,比如树叶型、房屋型也相继出现。沧浪亭在落地后几番修缮和整改,这些漏窗的风格和制作技艺都不尽相同,经过多次反复才达到今日的结果。
沧浪亭中的漏窗以位置灵活、形式灵动著称,除了上文着重介绍的漏窗形式,在沧浪亭中楼阁等建筑立面上也有分布,且依建筑走势而建,在不破坏建筑气韵的基础上展现自身独特的魅力。漏窗为园林带来“处处邻虚,方方侧景”的别样景致及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空间变化,其在园林建设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3 漏窗在传统园林中运用
建筑大师贝聿铭曾经说过:“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放进光线和新鲜的空气,但对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画框。”漏窗是中国园林建筑的独特造园形式,通常多设立在廊墙或建筑立面上,一来满足采光通风、借景移景的实用功能,二来起到增加井深、扩大空间的视觉功能,同时也肩负起传递特有人文情怀的心理功能。因此漏窗作为一种重要独特的开窗形式,在传统园林的修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3.1 实用功能
6. 漏窗元素的应用
7.“春夏秋冬”主题漏窗组图
在采光通风方面,漏窗将光线或空气在空间引渡,即使是相对的独立空间,也不可能完全脱离其他环境而独自存在,需要一个进行空间交流的有效勾连,漏窗便承载这样的职能。尤其是在一个不是十分敞阔的园林环境中,漏窗把控着空间的开合,以深化曲径通幽之感,通过开设与人眼视线齐平的最适宜的尺度,达到实用效益的最大化。
在借景移景方面,陈从周曾于《说园》中提到:“漏窗在园林中起‘泄景’‘引景’作用,大园景可泄,小园景则宜引不宜泄”。借景、移景作为一种中国园林的造园理论,最早在明朝计成的著作《园冶》中得到总结归纳。借景的方式多种多样,有远借、邻借、互借、仰借、附借等,因时因地而定,借景手法或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在沧浪亭中,漏窗将环绕园林的葑溪河绿水之景引入园中,与院内苍翠古植形成呼应。
3.2 视觉功能
中国古典园林的漏窗在设计安排上,受到儒家“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影响,因此其图案造型无论是构图原则还是主旨意趣,都以贴合环境为旨,随环境作出相应的变化,从而与空间环境情景交融[5]。
漏窗虽是完全静止的艺术,却通过将自然风貌、生活情感等融入有限的图案空间中,营造出静中有动的独特氛围,进而赋予周遭空间灵动多变的动态情感。例如木渎虹饮山房中“琴”“棋”“书”“画”这一组漏窗,它不仅仅是一个建筑部件,更像是一个融合渠道,将园林风貌与人文情感悄然连接,显得园林情感细腻、空间精美。这种富有韵律、富有变化的空间效果,更加突显出园林清幽雅致的艺术美。
4 漏窗在现代设计中运用
在中国现代建筑、园林、景观等设计中,漏窗作为传统艺术的延续仍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符号,随着现代制造水平的提升,漏窗的材质已摆脱传统工艺的桎梏,其实用性及适配性大大提升,进而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传统技艺和现代科技的结合也积极推动着漏窗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漏窗的运用是一个再设计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形式运用、设计手法,以及概念体现来对漏窗这一设计元素进行再现。
形式的运用主要是将漏窗直接或间接运用于建筑或园林景观之中。直接运用多是以砖石、木材、玻璃、筒瓦、灰浆等作为构筑漏窗的主要材料,并将其设置于建筑立面。间接运用多通过提取漏窗造型中具有典型特色的图案,以适当的技术手法于设计中再现,而此时图案的再现并不一定只通过漏窗这一形式,例如将漏窗图案中的冰裂纹与灯具设计相结合,这样间接引用漏窗形式可以提升灯具的文化地域性,这种方式在苏州古城区的公共景观灯上十分常见。
漏窗的设计手法可以使空间产生虚实相间、有无相生、内外互动的丰富性,该手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后可以为现代环境设计带来新的生命力。苏州博物馆新馆的漏窗设计是极为优秀的典范,博物馆建筑立面延续了苏州传统民居灰瓦白墙的色调及形式,而漏窗却在形式上进行了简化和提炼。贝聿铭先生通过增加漏窗的厚重感强调框景的效果,透过窗户可以观赏到庭院内的山石景色,内外景致相互融合、渗透,在强化空间律动的同时,增添了环境的趣味性及丰富性,营造出景致如画的感觉,使参观者体味出“尺福画,无心画”的意境[6]。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发展,漏窗设计手法的多样性使用虽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可若一味追求科技进步而忽略漏窗设计之初衷或要义,试图以新材料来掩盖对漏窗设计手法的不理解,这对于其精妙运用是极其不利的。
漏窗采用装饰性空窗创造借景、移景效果的设计概念,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供很好的借鉴与启示[7]。现代艺术的造型形式及材质使用是传统漏窗中没有出现过的,但漏窗概念的运用确是其设计重点。此外,比之单一的抽象化或是几何化的造型运用,漏窗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更加注重精神层面而非技术层面的延续,虽然在实际应用中有时难以达到绝对理想化的效果,但是仍可以提供不错的借鉴价值,这也体现了漏窗概念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8. 园中复廊的漏窗
9. 漏窗借景
5 总结
漏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不可忽视的点睛之笔在艺术设计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沧浪亭中的漏窗形式多样、图案丰富且寓意深刻,有着独特的装饰及造景作用,同时也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设计思维的提升,古典漏窗的造型样式结合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早已不再是呆板的平面装饰元素,高科技的处理手段、新型的材料结构、更加多样化的造型相结合所带来的现代漏窗运用,体现的是一种精神文化与科技文化的结合,也推动着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