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内节育器取出后生育力恢复情况分析

2019-05-23杨秋红喻员员张晓辉黄小玲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受孕率生育力年限

杨秋红 喻员员 张晓辉* 黄小玲

1.浙江省永康市妇幼保健院(321300);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3.福建省龙岩市第二人民医院

据报道,随着“全面两孩”生育政策的实施,具有明确生育二孩意愿的女性占24.4%[1]。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因生育需求取出宫内宫内节育器(IUD)女性的比例。IUD放置存在一定并发症,包括感染、继发不孕不育等[2-4]。本研究分析IUD取出后女性生育力恢复情况,为指导女性生育与避孕提供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本院计划生育门诊,2016年-2017年因生育需求取出IUD妇女。纳入标准:①年龄20~40岁;②计划生育二孩;③置器年限≥1年。排除标准:①取器术后并发症、合并症;②哺乳;③月经不规则。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取出IUD即纳入追踪,随访至IUD取出后2年,生育力恢复(即早孕期血液hCG检测阳性)为结局事件。由经过培训的专业医务人员,采用统一设计的问卷收集相关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生育史、IUD类型和放置年限等。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珚x±s表示,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平均受孕时间即取出宫内节育器至早孕期血液hCG检测阳性时间。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述。采用Kaplan-Meier和Cox回归模型分析,生育力恢复影响因素。

Cox回归模型:h(t)=h0(t)exp(b1x1+b2x2+b3x3+b4x4+b5x5)。其中,h(t)代表取出IUD后妊娠风险函数,b1=年龄、b2=孕次、b3=流产史、b4=置器时间(年)、b5=置器类型。取出IUD至妊娠月数为时间变量。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相对危险度RR=exp(b)。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收集研究对象592例,年龄(33.5±3.9)岁(22~40岁)。放置IUD年限(9.1±3.9)年(1~20年)。取出IUD后20个月累积妊娠493例,累积妊娠率83.3%。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2.2 不同背景对象受孕情况

取出IUD后中位受孕时间6.0个月(95%CI:5.3~6.7个月)。见表2。

表2 不同背景下受孕时间比较

2.3 生育力影响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RR 1.59,95%CI:1.33~1.91)和置器年限(RR 0.96,95%CI:0.94~0.98)与生育力恢复关系密切,低年龄(<35岁)、置器年限短是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仅年龄对生育力恢复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RR 1.48,95%CI:1.19~1.85),见表3。采用 Kaplan-Meier生存分析,低年龄(<35岁)和高年龄(≥35岁)生育力恢复曲线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检验χ2=35.342,P<0.001),见图1。

图1 不同年龄组累计受孕率曲线

2.4 妊娠结局

取出IUD后发生不良妊娠结局81例(16.4%),包括自然流产6例,胎儿畸形引产1例,异位妊娠8例,稽留流产66例。活产386例。

表3 生育力恢复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IUD是目前育龄妇女主要的避孕工具,随着生育政策开放,关注妇女IUD取出后生育力恢复意义重大。本研究调查对象IUD取出后2年累积受孕率83.3%,中位受孕时间6.0个月。与丁翠元等[6]报道近似,总受孕率86.2%,1~6个月内妊娠占53.5%,低于王张燕等[7]研究,1年内受孕率83.7%;略高于雷贞武[5]研究,11个月累计受孕率79.3%。上述结果的差异可能与人群特征和观察时限有关。研究样本量普遍较小。

本研究发现高龄女性IUD取出后受孕时间明显延长,与年龄<35岁组妇女比较,受孕时间延迟3个月,相同观察时限累计受孕率偏低。这与妇女随年龄增大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卵泡储备不足,生育能力受限有关[8]。因此,尽管取出IUD妊娠率较高,但女性年龄对于生育恢复依然是重要因素。尽管单因素分析显示放置IUD年限越短,生育力恢复越快,但RR接近1,仅为较弱关联。有报道显示短期放置IUD不会影响妊娠结局,放置10年以上会明显增加不良妊娠结局比例[6]。因此,关于IUD放置时间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中IUD类型对IUD取出后受孕率无影响,与前期丁翠元等[6]的研究一致。分析与IUD主要避孕机理近似有关。多项研究显示人工流产次数过多会加重子宫内膜损伤,影响受孕[9-10]。本研究未发现人工流产史对生育力恢复的影响。因受数据限制,未进行流产次数分层分析,制约了深入探索。

综上所述,妇女年龄<35岁,放置IUD时间越短,取出IUD后生育力恢复越快。IUD对育龄期妇女避孕是最合适的,但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对有生育需求妇女短期避孕应给予科学建议和合理选择。

猜你喜欢

受孕率生育力年限
连续超促排卵致肾精不足伴生育力低下雌性小鼠模型制备和比较研究
影响种公牛使用年限的几个因素与解决办法
不同连作年限对设施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辽宁朝阳市刘禹佳问:退役士兵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出现欠缴、断缴的,允许补缴吗
男性熬夜是一场与生育力的诀别
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不孕症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表现遗传学解释女性生育力研究方面重大发现
母亲肥胖及营养不良可能影响后代女儿的生育力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及其对术后患者受孕率的影响
40例宫角妊娠关注性刮宫和宫腔镜治疗后受孕率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