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验理念为笔 谱写无锡纸马新篇章
2019-05-23江南大学设计学院214000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214000)
说起无锡传统手工艺,人们不免想起无锡惠山泥人,无锡精微绣和宜兴紫砂陶,而并没有人能够回想起旧时偌大无锡城中过年最热闹的地方是一方纸马铺。无锡纸马作为独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手工艺,是用于祭祀的雕版印刷品门类的一种,同时也属于我国民间木版年画的大类。纸马涉及的主题多样,无锡纸马题材主要以天神地祇与人物神为主,纸马色彩浓郁,神祇神态传神,具有别样的艺术魅力,清朝时最为盛行(图1)。随着传统农耕文明的衰落,中国纸马传统手工艺逐渐丧失了赖以生存的土壤,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要和物质生活,无锡纸马的发展也陷入了困境。
图1 无锡纸马
一、无锡纸马面临问题之“新”
无锡纸马作为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美程度和文化内涵都为人称道,它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然而无锡纸马却逐渐消失在了公众视野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无锡纸马的发展历程
纸马的产生可追溯到唐朝,南宋时纸马分化为南北两派,各地纸马的特色渐渐彰显,彼此之间有所区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无锡纸马开始彰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由于明代战乱促进了雕版印刷业的发展,无锡纸马发展到明代时已经繁盛,并在清代达到巅峰。据清代著作《帝都岁时纪胜-皇都品汇》记载:“门神纸马来自无锡,”由此可见无锡纸马当时的辉煌。民国初年,无锡印制纸马的作坊主要有“严长兴”,“陈德大”等铺号。在抗战胜利后,无锡的纸马铺只剩下42家,其中著名的有“陶元茂”、“章震丰”、“刘元盛”、“钱裕成”等。1949年后,无锡尚存仅十家纸马铺,1958年后纸马铺子更是相继歇业,逐渐被人遗忘,时至今日只有无锡“陶元茂”纸马铺的陶氏后人仍在为无锡纸马的传承与发展奔波。无锡纸马收到最大的冲击莫过于纸马经历了十年文革浩劫,被视作“破四旧”的对象之一,遭到了严重打击,无锡纸马的大量雕版也在文革运动中被销毁。而之后部分纸马虽然得到了抢救,但人们简单地给无锡纸马安上了封建迷信的烙印,不再愿意去了解无锡纸马所特有的民俗和艺术价值。这是无锡纸马面临的第一大“新”困难,这是旧时逢年过节风头最是鼎盛的无锡纸马业所无法预料到的。
2.无锡纸马的使用方式
由于在南宋时中国纸马分化出了各具特色的南北纸马分支,所以作为南方纸马重要组成部分的无锡纸马与北方纸马有着许多共通之处,也有着特有的魅力。在使用方式上,纸马作为人们岁终年末祈财纳福的心灵寄托,一般是以通过焚烧祭祀的方式来祈求神灵保护,严格遵循“祭毕则焚化”原则。而北方纸马大多以单色为主,线条粗狂简洁,题材淳朴生动,使用单版印刷,充满原始的魅力。无锡纸马则色彩浓郁,线条细腻流畅,题材丰富,除了印有主要天神地祇外还有许多小神与吉祥图案来映衬,构图饱满。无锡纸马在制作流程上也独具特色,需要经过版印、彩绘、印五官、染酒色、加花、点睛白及敲花七个步骤。尤其是彩绘、染酒色与点睛白三个步骤是无锡纸马所特有的,所以,无锡纸马相较于其他纸马焚烧祭祀的使用方式外,还具有张贴装饰的功用。然而因为装饰用纸马在文革时期被大量撕毁,而焚烧祭祀用的纸马又在祈福过程中被烧毁,所以无锡纸马与其雕版的留存非常困难,这是无锡纸马面临的第二大“新”困难。
3.无锡纸马的传播渠道
无锡纸马目前仅留有陶氏家族一族进行无锡纸马的保护与宣传,无论是陶氏纸马的传人陶揆均先生或是其孙女陶晓梦,都为无锡纸马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出了力量,然而仍停留在办展与纸马集的归纳的传播渠道,这些方式都较为传统与内敛,让纸马“走出去”的力量仍然不足。从办展的层面看,观展者的年龄层次普遍偏高,年轻族群对无锡纸马呈现出不了解、不感兴趣的“二不”态度。从纸马集的归纳看,民俗学家王树村、李寸松等老一辈也为纸马艺术研究做出卓著的贡献,相继出版了《江苏纸马》、《民间纸马》等书,进行了大量归纳整理工作,但这仍然未能起到良好的传播作用。目前国内对于无锡纸马的研究非常少,在国外,许多海外学者对纸马进行了收集并编纂了画册,然而其中关于无锡纸马的记载却是凤毛麟角。无锡纸马的传播渠道过于传统守旧,便是无锡纸马面临的第三大“新”困难。
4.无锡纸马的传承现况
无锡纸马仅留有陶氏一族进行无锡纸马的保护与宣传,陶揆均先生曾说,无锡纸马的传承问题非常大,自己与族人倾尽全力仍是能力有限,孙女陶晓梦致力于用年轻人的方式思考无锡纸马的活路,然而因为其本职工作的忙碌,只能在空余时间举办无锡纸马展览,陶氏一族的力量非常的微弱,需要更多的人加入到传承无锡纸马的行列中来。无锡纸马因为制作工具的讲究与印制纸张的精美,所以成本相较于其他纸马要高,所以无锡纸马卖的少,花的多,陶揆均先生表示,这样入不敷出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好些年,而现在的年轻人都谋求高收益,高品质的生活,并不会选择以无锡纸马手工艺人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所以鲜少有人登门学艺,吃苦做学徒。无锡纸马的传承人越来越少,这是无锡纸马面临的第四大“新”困难。
二、无锡纸马受众需求之“新”
无锡纸马逐渐消失除了有其自身的原因外,受众的变化也成为了思考重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1.受众需要了解“新”的纸马
被逐渐遗忘是许多传统手工艺所共同面临的的问题。对无锡纸马留有回忆的群体如今都已是中老年人,而他们对无锡纸马的记忆也仅停留在儿时长辈们进行焚烧祈福,如何购买、制作、不同题材的纸马代表哪些不同的含义均不了解,更别提青年群体了。纸马采用焚烧的这种祈福避灾的方式与现在人们生活的方式存在冲突,这也使曾风光无限的无锡纸马受到了致命打击。显然无锡纸马的传统功用并不能被现在的人们接受,这就需要在无锡纸马保留本身独特的工艺意趣的前提下,提取出无锡纸马的艺术特点,进行多方面的设计尝试。
2.传播方式需符合受众“新”的审美
无锡纸马的宣传显然仅靠保守的传播渠道是不够的。现在的人们更加青睐于新潮而易接受的传播方式,例如相关文创产品或是广告传播的方式。如图2,《大闹天宫》中玉帝一角的形象便是参考了无锡纸马,以动画电影的角色来呈现无锡纸马的神祇,更易于被年轻群体接受,同时电影比起书籍更易于信息的汲取,以玉帝诙谐可爱的形象来宣传无锡纸马,很好地减弱了人们对于纸马迷信成分的畏惧与猜忌。
图2 《大闹天宫》玉帝
3.传播渠道需考虑受众“新”的体验
阿尔温·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出体验经济的概念,他预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未来经济发展将以体验业为主。处于体验经济时代的人们更加注重产品的交流互动与情感沟通,这就需要在无锡纸马与体验设计之间架起桥梁。体验设计分为三个方面:多感官体验、空间体验与时间体验,分别对应的是体验设计中的产品、产品的置入环境与产品的使用过程。将体验理念应用在无锡纸马中,有助于解决目前无锡纸马市场产品单一的局面,增强纸马文创产品与受众的互动体验,使受众产生愉悦的情感反馈,最终实现无锡纸马的可持续发展。
三、体验理念视野下传统手工艺价值探析
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曾针对云林县北港镇的传统工艺传承不足的情况进行了“街角博物馆”大行动。云林科技大学的师生针对北港地区尪仔手工艺师、手绘工艺师及歌仔戏表演艺术家等多位工艺师进行了调查走访,并通过了解他们所从事行业的情况进行了矛盾分析,并针对各传统手工艺的情况制定了设计方案,通过体验理念的介入,将设计的创意融入工艺师们的工作室,并命名为“街角博物馆”,企图以中小型空间的体验来展示工艺师个人魅力及传统手工艺瑰宝。针对手绘工艺师许碧光先生的工作室分别设计了“光光的旅行地图”、“光光的手绘教室”两个板块。图3中,许碧光先生正在展示“光光的旅行地图”并带领参观者根据地图路线进行实地的体验,这是一种空间体验。另外,许碧光先生还邀请参观者触摸自己设计的雕塑《童趣彩绘墙》,彩绘墙不仅色彩鲜艳,更添加了互动装置,例如图中随风转动的风车,增加了参观者除视觉体验外的听觉、触觉等感官系统的体验,这种多感官体验的介入让参观者印象深刻。图4中,“光光的手绘教室”又让参观者从户外回到室内,亲自进行手绘,这是一种时间体验,意在延续之前参观的热情与好奇,将好奇转换为亲自参与的动力,是一种体验流程的补充,让人对手绘工艺有了更好的了解,也使参观者体悟到许碧光先生作为彩绘工艺师的不容易。
图3 许碧光展示旅行地图
图4 参观者参与手绘
由此可见,体验理念的介入让传统手工艺焕发了全新的光彩,也更容易被以青年群体接纳,同时跳脱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开辟了传统手工艺传承的新道路。
四、以体验理念之笔谱写无锡纸马新篇章
根据对无锡纸马的发展历程、使用方式、传承渠道及传承现状四个方向的剖析,总结出无锡纸马具备以下工艺特点:装饰与焚烧祈福的功用、题材丰富、神祇形象生动活泼、色彩浓郁、纸料精细。从体验设计的角度来谈,无锡纸马无论是在无锡纸马文创产品的设计上,无锡纸马相关活动的体验流程上以及无锡纸马空间展示上都有非常好的开拓前景。体验经济背景下,打通人们对于无锡纸马所期待的接受信息的体验通道,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接受无锡纸马所传达的文化内涵,体验理念这支笔不仅能够谱写无锡纸马新篇章,更是为其他传统手工艺传承服务的一盏先行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