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美军雷达有源干扰技术发展历程回顾
2019-05-23石荣,刘江
石 荣,刘 江
(电子信息控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36)
0 引 言
雷达干扰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如果按照干扰能量的来源可将其划分为无源干扰和有源干扰两大类型。无源干扰是指利用物体对雷达信号的散射、反射、折射或吸收等现象产生的干扰,例如使用箔条、角反射器等器材散射或反射雷达信号而产生干扰。有源干扰是指有意发射或转发电磁波信号对雷达接收机所产生的干扰,例如采用各式干扰机向雷达辐射特定电磁信号而产生的干扰[1-2]。在此将雷达有源诱饵看成是一种特殊的有源干扰,它使雷达将诱饵当成真实目标而加以检测与跟踪,从而起到保护特定目标的作用。在当前雷达对抗的实际应用中有源干扰比无源干扰使用更加广泛与灵活,所以也得到了相对更多的关注与研究。
在整个电子对抗发展历史上,雷达有源干扰的应用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在雷达干扰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美军一直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鉴于此,本文以公开发表的电子战历史文献为基础[3-5],对美军在20世纪中的雷达有源干扰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分别从雷达压制干扰、雷达欺骗干扰和一些特殊的雷达干扰这3个方面,对相关技术的需求背景、研究结果与装备应用等进行了归纳分析,对其意义与启示进行了总结,详细阐述如下。
1 雷达压制干扰技术的发展
雷达压制干扰又称为遮蔽式干扰,是指发射强干扰信号使雷达接收端的信噪比严重降低,使得真实目标回波信号模糊不清或完全淹没于干扰信号之中而难以发现与判别的电子干扰措施。
(1) 电子战历史上首次成功的雷达压制干扰与雷达噪声压制干扰理论方法的首次提出
虽然这2个首次与美军无直接关联,但由于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在此也简要概述一下。1942年2月12日二战中的德军使用地面雷达干扰机对英吉利海峡对岸的英军“本土链”监视雷达实施了有效的压制干扰,成功掩护其战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诺”号逃过英军严密的海峡监视,从法国西北部的布雷斯特港快速穿越英吉利海峡到达了德国,成为雷达压制干扰成功实施的首次战例。1942年英国的科伯恩博士首次提出在雷达压制干扰中采用随机噪声调制信号,从而奠定了后续雷达噪声压制干扰理论的重要基础。
(2) 采用多部干扰机频段拼接的阻塞式压制干扰
二战中单部干扰机的瞬时工作带宽很窄,一般只有2~3 MHz,虽然雷达的瞬时工作带宽也很窄,但雷达可使用的工作频率范围却有几十MHz,以德军的“维尔茨堡”高炮引导雷达为例,其初期的工作频段范围是553~566 MHz。为了对此雷达进行阻塞式压制干扰,美军将一次任务中所派遣的轰炸机编队的各架飞机上携带的“地毯”干扰机的干扰频率进行统筹设置,根据前期侦察获得的德军雷达用频统计直方图,将干扰机的工作频点设置得与之匹配。这样一来,1个编队中大约有几十架轰炸机,按照每架轰炸机携带1部干扰机计算,综合在一起,也足够覆盖整个工作频段了。以阻塞干扰553~566 MHz频段为例,其干扰机频率设置如图1所示,在雷达用频频度高的频点分配的干扰机数量也更多,通过11部干扰机就可覆盖整个频段。这就是电子对抗历史上美军最早使用的阻塞式压制干扰技术。
图1 阻塞式压制干扰频率设置示意图
(3) 采用人工手动频率引导的瞄频压制干扰
二战后期德军对“维尔茨堡”雷达进行了频率扩展,其可工作在3个频段上,分别是430~470 MHz,517~529 MHz,553~566 MHz。此时如果再使用阻塞式压制干扰所需要的干扰机数量实在太大。于是为轰炸机配备了人工调谐的APR-1侦察接收机,机上操作员手动调谐操作,侦察照射本架飞机的雷达信号频率,然后手动设置“地毯”干扰机的工作频率,使其能够调谐瞄准到“维尔茨堡”雷达当前的工作频点上,使得二者频率保持一致,实施瞄频压制干扰。在干扰一段时间之后,操作员会短暂关掉干扰机,再次对雷达信号实施侦察,如果发现雷达改变了工作频率,则立即调谐干扰机工作在新的频点上实施瞄频干扰。这也可算是雷达干扰中最原始的开窗侦察引导技术的雏形。
(4) 自动频率引导的压制干扰
20世纪50年代,美国海军开始研发自动搜索与频率跟踪的压制干扰技术,其中使用了1部APR-9侦察接收机在目标工作频段范围内自动搜索扫描,当它截获到雷达信号时立即停止扫描,进行脉冲信号的分析,判定雷达类型特征,如果分析结果不满足事先设定的脉冲宽度和脉冲重复频率,则重新恢复到搜索扫描状态;如果结果满足要求,则在该频点上接通噪声调制器对雷达实施瞄频压制干扰。显然该方式相对于二战中的人工频率调谐来讲,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也能及时跟上雷达快速更换工作频率的要求。随着后来晶体管、集成电路和行波管等新部件的出现,自动频率引导的速度与精度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使得这一技术至今仍在应用。
(5) 多部干扰机实施的协同压制干扰
20世纪60至70年代的越南战争期间,为了对SA-2的“扇歌”雷达进行干扰,美军设计并验证了采用4架飞机编队实施的协同压制干扰技术。该技术中每架飞机在空间上占据1个相邻的雷达角度分辨单元,以“扇歌”雷达为例,在空间上相邻2架飞机在水平与垂直方向的间距都为548.64 m,如果4架飞机都发射噪声压制干扰信号,则雷达操作员在方位显示器与高度显示器上会观察到4个距离很近又相互交叠的干扰脉冲,从而在攻击编队周围形成一个大约4.17 km3的不确定空域,此时发射导弹击中1架飞机的概率将变得很低。上述技术的干扰效果在美军电子战靶场中经过了定量的分析评估后开始应用,并在越南针对“扇歌”雷达的干扰实战中得到了成功检验,极大地降低了SA-2导弹对美军战斗机的命中率。
越战结束之后,噪声压制干扰技术基本定型,从此时一直到20世纪末,噪声压制干扰已成为美军各型雷达干扰装备中最基本的标配干扰样式。
2 雷达欺骗干扰技术的发展
雷达欺骗干扰主要针对雷达接收机的信号处理过程,通过调制假信号等手段,使雷达不能正确检测出真实目标,或不能正确测量真实目标的参数,从而迷惑和扰乱雷达对真实目标的检测与跟踪。
(1) 电子战历史上首次成功的雷达欺骗干扰
虽然这个首次仍然与美军无直接关联,但由于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在此也简要概述一下。二战中期英国针对德军125 MHz工作频率的“弗雷亚”警戒雷达研发了应答式欺骗干扰技术,并研制了“月光”干扰机,该干扰机在接收到德军雷达发射的脉冲信号触发之后,回答一个50多微秒带有幅度调制的宽脉冲信号,波形有节拍地跳动,内部还有交织状的花纹,雷达接收显示之后,该信号类似于一个长达8.045 km的密集编队飞行的多架飞机的回波。英军利用“月光”干扰机在1942年夏天成功欺骗德军预警雷达,掩护轰炸机编队轰炸了鲁昂的铁路调车场,而无一损伤。在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的“霸王”行动中也使用了“月光”应答式欺骗干扰机,成功欺骗了德军侦察飞机上的机载侦察雷达,让德军雷达操作员误认为有一只“庞大的舰队”正向敦刻尔克附近海域前进,为掩护真正的诺曼底登陆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对跟踪雷达的距离欺骗干扰与对锥扫跟踪雷达的角度欺骗干扰
在20世纪中期几乎所有的高炮炮瞄雷达都采用圆锥扫描角度跟踪体制,例如二战中的“维尔茨堡”雷达等。虽然在二战中采用噪声压制干扰技术能够对“维尔茨堡”等火控雷达实施有效干扰,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锥扫火控雷达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噪声压制干扰效能急剧下降,急需研究新的干扰技术。
在二战结束后的40年代后期,美国航空仪表实验室就开始设计并制造了第一个重复循环回路转发器系统,该系统可用于中断锥扫火控雷达的距离门锁定跟踪,这实际上就是最早的距离门拖引欺骗干扰技术。
到了50年代初,斯坦福大学在此基础上,针对火控雷达天线的圆锥扫描体制的缺陷,提出了“反比例增益”干扰方法(逆增益干扰方法),即干扰机发射干扰信号的幅度增益是侦察接收信号幅度的一个特定函数,它的幅度正比于截获到的雷达信号功率的倒数,这样可使锥扫雷达的天线波束指向目标所在角度的相反方向,如图2所示。这就是历史上最早的专门针对圆锥扫描火控雷达的角度欺骗干扰技术。
图2 圆锥扫描雷达及逆增益干扰控制示意图
(3) 对跟踪雷达的速度欺骗干扰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桑德斯公司承担了海军预研项目对导弹的雷达导引头实施干扰,他们将电子调谐的速调管振荡信号的相位锁定在雷达信号的相位上,使它和输入信号相参,有规律地改变速调管的发射频率,对多普勒频率进行牵引,然后突然停止,使雷达失去目标锁定。这就是最早的针对跟踪雷达的速度门拖引欺骗干扰技术。桑德斯公司在完成该技术研发之后,研制了原理样机,并在1953~1954年针对“麻雀”空空导弹的导引头雷达开展了技术验证并获得成功。后来桑德斯公司的原理样机同时针对2部车载高炮控制的SCR-584火控跟踪雷达进行了干扰试验,同样使这2部雷达失去了目标锁定跟踪能力。
从1957年开始,美国海军就以上述突破的技术为基础提出型号研制需求,针对圆锥扫描跟踪雷达集成研制了具有距离门拖引、速度门拖引和逆增益角度欺骗的应答式欺骗干扰机ALQ-19,ALQ-32,ALQ-35,ULQ-6等,并开始逐步列装部队。
(4) 对监视雷达的假目标欺骗干扰
同样在20世纪50年代,美军针对监视雷达研发了假目标干扰技术,通过信号转发方式,将接收到的监视雷达信号进行复制放大后再发射,从而在雷达显示器上产生许多假目标的干扰效果。该技术后续应用在了ALQ-15假目标产生器中,并大量使用至今。
(5) 对边扫描边跟踪雷达的角度欺骗干扰
1965年越南战争中,美军针对越南SA-2的边扫描边跟踪的“扇歌”雷达研发了角度门拖引欺骗干扰技术。干扰机在截获雷达信号之后,对雷达天线的副瓣而不是主瓣发射应答脉冲,这样就使要保护的目标与其真实位置之间出现一段距离,从而将误差信号引入到“扇歌”雷达的角度跟踪系统中,如图3所示。在完成技术研究与原理样机研制后,在海军的梅里马克试验场针对1部名叫“打火石”的“扇歌”雷达仿制品进行了飞行演示验证试验,达到了较好的干扰效果。之后该技术迅速应用在了ALQ-51 A干扰机中,装备A-4“天鹰”舰载机参加了越南战争,作为对付SA-2“扇歌”雷达的自卫干扰手段,经过长期的实战检验证明:该干扰技术大大降低了飞机的战损率。
图3 雷达波束扫描及角度门拖引示意图
(6) 采用重频跟踪技术对机载火控雷达实施干扰
20世纪70年代,最新的苏联机载火控雷达采用了脉冲前沿跟踪技术,对其实施距离门拖引干扰时,雷达操作员通过A显可观察到飞机目标自身的回波与干扰回波的叠加,由于转发干扰存在时间延迟,所以干扰回波在时间轴上总是落后于真实目标的回波。通过脉冲前沿跟踪技术,雷达操作员可迅速判断出哪一个是真实目标,哪一个是虚假目标。为了解决该问题,美国工程师艾尔·埃文斯提出了雷达脉冲重频跟踪技术,通过软件编程对脉冲串参数测量分析与预测,跟踪雷达的脉冲重频,然后发射欺骗脉冲信号,其中一部分脉冲刚好在每个真实回波之前到达雷达,这样就能够破坏雷达的脉冲前沿跟踪环路,将距离门再次拖出目标所在的距离单元,达到距离欺骗的目的。该技术迅速应用在了ALQ-126干扰机中,并从1976底开始正式服役。该技术至今仍在广泛使用。
(7) 采用有源诱饵对单脉冲跟踪雷达进行欺骗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苏联的地空导弹和空空导弹雷达制导系统逐步采用单脉冲跟踪技术,这一 跟踪体制不受当时大量应用的反锥扫逆增益控制、破坏锁定的转发式干扰的影响。虽然当时美军有一些对抗单脉冲跟踪雷达的理论方法,并研制过一次使用式干扰机,但经过试验之后表明:当时没有一种设备能达到必要的技术有效性和战术灵活性的程度,即都不满足实际作战的使用要求。
针对此问题,1980年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开始研究机载有源拖曳式诱饵技术,并于1984年在目标机上进行技术验证。当飞机上的电子支援系统发现自己被单脉冲雷达锁定跟踪时便立即施放诱饵,同时飞机将截获到的雷达脉冲信号通过电缆传输给诱饵,再由其转发出去,从而使得单脉冲雷达去跟踪诱饵或诱饵与飞机之间的中心合成点。由于诱饵与飞机之间的距离大于91.44 m,可以确保飞机处于导弹战斗部的杀伤半径之外,从而起到保护飞机的作用。1986年美军用多架F-15战斗机发射了多枚AIM-7空空导弹对携带拖曳式诱饵的F-100无人靶机进行攻击,导弹均没有击中无人机,从而实际验证了拖曳式诱饵的欺骗干扰效果。随后该诱饵被定型为ALE-50,从1988年开始大量生产并装备部队,并在后续的海湾战争与科索沃战争中广泛应用。
20世纪90年代有源诱饵技术由机载向舰载发展,美国海军研制了直径15.24 cm、长2.1 m、重约45.36 kg的“纳尔卡”诱饵弹,并装备各型舰艇。该诱饵弹采用固体火箭推动,并由弹体上的3块金属片进行运动方向的控制,同时采用陀螺稳定,自动校正定向天线对准反舰导弹方向。当舰载SLQ-32电子战系统接收到威胁信号之后,在适当时机发射诱饵弹,在诱饵飞行到预定高度与位置时,一边辐射欺骗干扰信号,一边离开战舰,根据其飞行路径选择各种速度与角度,使反舰导弹的雷达导引头锁定到诱饵上,从而诱偏导弹,起到保护战舰的作用。
3 特殊雷达干扰技术的发展
在雷达有源干扰实施过程中,除了噪声压制与假目标欺骗之外,美军还研发了一些特殊的干扰技术,例如针对无线电近炸引信的干扰、干扰资源管理、对雷达自动增益控制环路的干扰、地面反射干扰等,其在电子战历史上的出现过程简要概述如下:
(1) 针对无线电近炸引信的干扰
无线电近炸引信可看成是一种特殊的近距离工作的雷达,通常在炮弹、导弹离目标几百米的距离上才会开机工作,实时测量弹目距离至几米范围而触发引信,使弹药爆炸从而增大杀伤效果。二战后期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在高射炮和地炮的炮弹中就已经开始采用无线电近炸引信了。二战结束之后,美军担心未来的敌人也可能采用类似的技术来攻击美国,于是提前开展技术预研,授予航空仪表实验室一份合同,研究使无线电近炸引信炮弹提前引爆的技术。当时试验了2种方法:一种是噪声压制干扰,但所需的功率巨大;另一种是信号转发技术,该技术的干扰效果较好。于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航空仪表实验室设计并制造了第一个重复循环回路转发系统来干扰无线电近炸引信,并将其扩展应用于中断锥扫火控雷达锁定的欺骗式转发器中,后来该技术转化为ALQ-11干扰机的型号装备。
(2) 对雷达接收机自动增益控制环路的干扰
在20世纪60年代末,针对雷达接收机接收动态范围调整上的弱点,美军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干扰样式,干扰发射机发射的能量从极高到极低剧烈变化,迫使雷达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在这2个极端之间不断反复调整。由于干扰变化迅速,而雷达控制环路受响应时间的限制恢复起来没有那么快,从而使得接收到的目标信号强度也发生剧烈波动,造成部分小目标的丢失。美军针对某些雷达开展了实际的技术验证,试验结果证实了该干扰方法的有效性。
(3) 干扰功率管理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美军针对一部干扰机干扰多部雷达的问题启动了干扰功率管理技术的研究。一方面要求干扰机能够识别目标雷达,并选择最合适的干扰样式去实施干扰;另一方面在多部威胁雷达存在时,对截获到的信号进行分类识别,然后通过程序控制去干扰最具威胁的雷达,同时还需要跟踪威胁雷达的脉冲重频和扫描模式,为干扰机提供脉冲到达时间的预测。从而做到将可利用的干扰功率在时间、频率和空间维度进行优化分配,以达到最佳干扰效能。该项技术后续应用于美国空军的ALQ-131干扰吊舱型号装备中。1976年夏美国空军开始列装F-15“鹰”式战斗机,该空中优势战斗机的综合电子战系统中就全面采用了干扰功率管理技术,极大地提升了F-15的自卫干扰能力。
(4) “地面反射”干扰
该干扰技术主要用于保护低空飞行的飞机不会受到其上方逼近的雷达寻的导弹的攻击。其工作原理为:当机载ESM系统检测到本机遭到导弹的导引头雷达锁定之后,干扰机将截获到的雷达脉冲信号放大,并高功率向飞机前方地面某位置上进行发射,在此处地面产生的反射回波信号能量比飞机回波能量强得多,于是导弹上的雷达导引头将锁定到地面照射点上,从而使得飞机免遭导弹的攻击。该技术不仅可以干扰导弹的雷达导引头,同样可以干扰从上方照射的战斗机机载截击雷达。它可以使战斗机雷达瞄准到飞机前面的地面上。
在20世纪70年代,美军在白沙导弹靶场开展了试验,验证目标机在低空飞行时对付下视攻击的雷达寻的导弹,即导弹从目标机上方以俯冲方式发起攻击,试验结果表明:导弹的脱靶距离比其战斗部的杀伤半径要大得多。从而说明了该干扰技术的有效性。随后该技术在多种现役飞机上推广应用。
(5) 其它没有得到成功验证的干扰技术
前面对美军20世纪中后期大量已经实际应用的雷达有源干扰技术做了概要性的归纳总结,实际上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在20世纪末期美军就曾经提出过,但一直没有得到成功验证的技术,例如:雷达回波抵消技术、等离子屏蔽保护技术等。
雷达回波抵消技术即是利用一种专用的干扰发射机辐射与雷达回波相位恰好相反的信号,从而抵消雷达接收机中的目标回波信号,或至少可显著降低目标回波信号的强度。该技术原理实际上与飞机和汽车内的噪声抵消系统非常类似,虽然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但在工程上一直没有得到成功的验证。
等离子屏蔽保护技术主要是模仿空间飞行器再入地球大气层时产生的等离子效应造成的无线电通信中断现象。设想利用受控等离子场将飞机等飞行器屏蔽起来,从而使雷达不能发现该飞机目标。虽然在物理学上能够进行理论解释,但同样在工程上一直没有得到成功的验证。上述两项技术主要是因为所要求的工程实现条件非常苛刻,虽然技术设想在20世纪末就已提出,并广昭天下,但至今20多年过去了,也没有得到实际应用。不过在这两个方向上至今仍然吸引着一批科研工作者在继续研究。
4 回顾的意义和给予的启示
前面从雷达压制干扰、雷达欺骗干扰和一些特殊的雷达干扰等3个方面,对20世纪中美军的雷达有源干扰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上述过程充分展现了美军在雷达有源干扰技术研发上的开创性,以及注重技术在作战中的实用性。上述回顾的意义和给予我们的启示总结如下:
(1) 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各种雷达有源干扰技术的需求背景、应用场景与演化过程。
实际上前面讲述的所有的压制干扰、欺骗干扰以及各种特殊干扰的数学模型与技术原理在现今有关“雷达对抗原理”的教科书中都有详细的阐释[6-8],并且应用了大量数学公式来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推导,所以本文没有重复这些内容。虽然教科书中的公式表述便于数据分析,但书中并没有对干扰技术的产生由来、历史背景与应用场景进行过分析讲解,而本文从历史的视角对上述内容进行了补充阐释,即与现有教科书上的内容形成互补,这样可以使大家了解到这些技术的演进历程与相互关系,从而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雷达有源干扰技术的内涵与工程应用条件,为后续技术发展趋势的预测与研判提供了历史素材。
(2) 经典的雷达有源干扰技术是后续新技术研发的基础与前提。
前面对美军20世纪中主要的雷达有源干扰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包括:噪声压制干扰、阻塞压制干扰、瞄频压制干扰、协同压制干扰、假目标欺骗干扰、拖距拖速欺骗干扰、逆增益控制角度欺骗干扰、副瓣应答角度欺骗干扰、脉冲重频跟踪、干扰功率管理、转发式欺骗干扰、对自动增益控制的干扰、地面反弹干扰等。这些技术几乎全部囊括了现今有关“雷达对抗原理”教科书上所讲述的雷达有源干扰技术,而且这些技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及以前就已经提出并广泛应用了。虽然这些技术诞生距今至少已有30~40年的时长,但技术发展就如搭建楼房一样是一层一层垒起来的,这些历史上经典的雷达有源干扰技术是后续新技术研发的基础,所以我们不仅要继承学习教科书上的经典内容,深刻领会其中的技术要点,而且还要从历史的视角来认识该项技术曾经在电子战历史上所发挥的作用,这样才能认识到该经典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不足与缺陷,针对这些新的需求来开展新技术的预研。这样才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3) 雷达有源干扰技术的发展历程也间接地反映了雷达抗干扰技术的演化过程。
使用雷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探测到目标,但雷达干扰的最终目的却是让雷达探测不到目标,二者之间相互矛盾、相互对立,干扰与抗干扰的博弈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停息过。“没有干扰不掉的雷达,也没有抗不了的干扰”,这句经典名言充分反映了二者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雷达干扰技术的演进牵引着新的雷达探测技术的发展,同样新的雷达探测技术的应用也牵引着新的雷达干扰技术的进步。虽然本文重点回顾了20世纪美军雷达有源干扰技术的发展历程,但从中间接反映了这一时期雷达技术的演进与发展过程,也看到了各种雷达抗干扰技术措施的有效应用,所以雷达干扰技术与雷达技术的发展是相互牵引、相互促进的。
(4) 雷达压制干扰与雷达欺骗干扰将相互融合。
在20世纪美军有源雷达干扰技术发展历程回顾中,雷达压制干扰技术与雷达欺骗干扰技术在早期是2条独立的发展主线,相互之间少有交叉,各自具有独立的型号装备;但是在后期,压制干扰与欺骗干扰都集成在了同一型号的干扰机中,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灵活调度。实际上,压制干扰与欺骗干扰不仅在应用上在逐渐融合,而且在技术本身上也在融合,这发展过程一直持续演进至今,现在各类公开文献中广泛报道的“密集假目标压制干扰技术”就是典型代表[9-10],该技术既具有欺骗干扰的特点,又具有压制干扰的效果。在未来的雷达干扰技术中,压制干扰与欺骗干扰之间的界限也会模糊,二者之间相互融合,实际上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加高效地让雷达检测不到真正的目标。
(5) 新的雷达有源干扰技术探索仍具有吸引力
在前面的回顾中特别提到了部分“没有得到成功验证的干扰技术”,这些技术时至今日仍然还会被时常提及。实际上各个学科的发展历程中都存在类似的情况,以数学学科为例,在19~20世纪中提出过大量的数学猜想,如大家所熟知的哥德巴赫猜想等,对这些数学猜想的证明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数学家为之奉献终生,无论这一数学猜想证明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从客观上推动了数学这一学科的进步。同样在雷达有源干扰技术方向上,仍然有大量的“猜想性”前沿技术需要去验证,无论最终验证的结果是可行还是不可行,但都会从客观上促进雷达有源干扰技术方向上的探索创新与持续进步。
5 结束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正确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正是基于此,本文对20世纪美军的雷达有源干扰技术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全面总结了其在压制干扰技术、欺骗干扰技术、以及其它的几种特殊干扰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对各项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军事应用与演进过程进行了概要讲解,并从多个层次对意义与启示进行了总结。这一方面为电子战的历史发展研究展现了新的视角;另一方面,也为更加深刻地理解雷达有源干扰技术的需求背景与应用条件提供了新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