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

2019-05-22郭守昌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财务预算管理预算编制事业单位

郭守昌

摘要:当前,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在认识层面、监督层面和编制层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事业单位应积极探索完善财务预算管理的方法,提高认识,优化编制过程,强化监督。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预算编制

一、研究背景

事业单位的发展状态与人民生活的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息息相关,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能帮助事业单位更好地为人民服務,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目前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不利于预算管理工作的水平的提升,也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如何更好地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用,是当下事业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事业单位对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就目前事业单位发展的情况来看,还有一些事业单位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预算管理只是停留在“要钱、花钱”的层面上,而没有理解预算管理对于财务工作以及单位其他工作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事业单位在使用资金的过程中比较随意,没有按照预算的要求使用资金,从而导致预算管理的作用逐渐降低。另外,有些事业单位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其他部门没有任何关系,发挥预算管理的功用,只要关注财务人员的日常工作就好,不需要太过严谨地进行要求和监督。还有些事业单位在制订预算规划时没有联系单位发展的长远目标,与战略方向存在一定冲突,使得预算管理的短期效应明显,而不利于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二)预算编制过程欠缺科学方法的支撑

预算管理的前提是预算的编制,预算编制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单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稍有不慎则会给单位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正是因为预算编制的复杂性,有些事业单位在编制时没有结合预算本身的特性,而在工作中仓促完成编制工作,使得预算管理停留在较为粗浅的层面。另外,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比较倾向于零基预算的方式,但是在选择上年基数时只是简单地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没有非常严谨的科学依据,使得零基预算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预算编制过程中,单位其他部门基本上没有参与,对于预算前期的论证和分析更是达不到工作的基本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预算编制很容易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财务预算管理过程监督不够

由于我国事业单位发展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比较大,使得预算管理中有关支出预算方面的设置监督力度不够。虽然也存在一定的监督,但是总的来说还处于较为粗放的阶段,没有将监督落实到位。对预算管理的过程监督,一方面需要单位内部部门和机构进行有机配合,另一方面也需要借助外界的监督。就当前形势来看,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约束机制的作用发挥不够。同时,外部监督的效果也不明显,评价机制和考核机制都存在一些问题,使得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难以落到实处。

三、完善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建议

(一)事业单位应将预算管理提到战略高度

对于事业单位管理层而言,首先,明确财务预算管理对于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加强自我约束机制的监控。其次,事业单位内部员工应该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工作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应该发挥全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财务预算管理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除了财务部门之外的其他部门进行有效配合。最后,事业单位应强化预算管理的法制约束性,预算管理必须借助强有力的制度来进行推进,一旦制订预算计划,就应该遵守和维护,如遇到涉及更复杂的有关法律机制的问题,应该借助《预算法》解决问题。

(二)注意预算编制质量的提升

财务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非常重要的工作类型,有效的预算管理能帮助事业单位鉴别工作效果的好坏。如果事业单位继续采用零基预算的传统方法,就应该在编制预算时,充分利用零基预算的优势,严格选定财务核算周期内的零基点,然后根据事业单位当先发展的状况,利用科学的预测方法对单位未来的财务工作提供指导意见;另外,事业单位应该将所有经济活动都纳入预算管理,仔细确定各项考核指标,将责任意识进行贯彻,让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在预算管理工作中的责任和权限。同时,事业单位要注重考核和激励机制的利用。对于遵守预算编制的单位或个人应进行相应的奖励,对于违反预算编制的做法进行惩罚,让单位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强化财务预算监督机制的作用

财务预算的执行离不开监督机制的保障,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中应做好监督工作,注意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一旦发现应及时进行纠正,缩小偏差。第一,事业单位要制订内部监督机制,并借助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和控制。内部监督的实施,需要单位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密切配合,不能将财务部门孤立起来。第二,要制订严格的资金使用考核机制。如果单位员工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差错,或是有意干扰资金使用办法,那么事业单位应该及时调整预算监督机制,强化考核机制;第三,事业单位还要积极发挥外部力量的监督作用。通常来说,事业单位可以借助的外部力量主要集中在公众群体。事业单位应及时披露有关预算的信息,同时还需要及时反馈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可以依靠外部监督力量帮忙提出改进建议。

结论

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疑难工作,如果要继续保持预算机制的有效性,事业单位应该积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同时寻求外部力量的帮助,对预算的编制、实施和评价等过程实行全方位监控。随着财务预算管理机制的完善,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也将逐渐规范。

参考文献:

[1]胡芸.关于我国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现状与措施的探讨[J].金融经济,2018(12):170-171.

[2]孙兴军.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商论,2019(02):120-121.

猜你喜欢

财务预算管理预算编制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医院财务的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