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参与“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5-22朱淏张超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浙江一带一路

朱淏 张超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浙江参与“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基本情况,然后指出了浙江参与“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存在体系与机制不够完善、企业国际化能力不足、区域对外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最后提出几点建议:逐渐完善各项机制与体系、不断提高企业“走出去”能力、努力平衡浙江各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水平。

关键词:浙江;“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

一、浙江参与“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现状分析

(一)合作规模发展迅速

从“一带一路”启动以来,浙江各企业“走出去”步调不断增加,发展态势良好,企业间的合作规模也逐步扩张。如今浙江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最强省之一,已经在对外投资、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等多领域遥遥领先,已经在国际上建设了一批经贸合作区和主要的旧产业基地项目。浙江在国际上的国际产能合作区也已经作为浙江企业对外投资合作与产业集聚的主要舞台,通过其我们可以建成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法律政策所配套的服务和境外投资环境,从而引导企业抱团出海、集体走出国门。

(二)合作水平不断提高

浙江现阶段从以前的只由企业为媒介进行对外合作转变为以企业为主体,将合作共赢作为发展导向,把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合作这两项定为主题,保证能够联系整体布局、从各个方位不断推动浙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开放合作和优势产能布局。现阶段浙江以跨国并购为主要的对外合作方式,将民营企业作为主体对象,将发达国家作为主要的合作区域,将高新技术产品作为热点产品来实现跨国并购。通过增加合作方式和提高合作水平,不断扩大我国在境外的合作区域。

(三)产能转移范围扩大

浙江充分发挥了浙江的产能优势,进一步扩大了国际产能合作规模,在市场广阔、能源充足、资源条件好的区域不断进行产业投资、资源开发来促进产能的转移,质量效应也得到了强有力的提升。在石化产业方面,浙江恒逸集团在文莱投资建设的炼油炼化项目已成为我国民营企业在海外投资的最大项目。此外,浙江企业还在有色金属、水泥行业和钢铁行业等多领域进行了一定的措施,最终促使我国在境外形成了一批境外资源基地。

二、浙江参与“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主要问题

(一)体系与机制不够完善

浙江对于产能合作的体系与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了一系列对发展不利的影响。尤其是有关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管理制度,浙江政府仍旧一直在“放”与“管”的两个方式内徘徊不定,如今仍不明了、不完善。此外,浙江在对于对外产能合作的信息服务网络、监察系统、预估与统计系统等支撑对外合作的系统建设方面仍处于滞后的环节,这不利于浙江企业对于风险的敏感度,不能及时感知且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企业国际化能力不足

浙江部分企业的国际化能力远远达不到标准,例如这些企业对各国市场的市场环境、特征和游戏规则仍不够明了,在品牌形象的维护、知识产权的保护、反倾销、反补贴诉讼等多项领域自卫能力仍旧欠缺,想要“走出去”的想法停步不前;部分产业过分依靠海外市场,不仅在关键技术和部位上依靠于境外企业,而且在处理售后服务上亦是如此;又有因技术水平达不到对方要求、谈判能力不足,导致浙江在国际市场已经饱和的状况下被迫挤在狭小的市场内,停滞不前。

(三)区域对外发展不均衡

省内对外合作比较集中的区域集中于在沿海地区或省内一些发达地区像杭州这样的省会城市。近年来,宁波市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国家发改委就宁波市国际产能合作、对外开放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情况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对宁波市发展模式表示了赞同,对宁波市现阶段国际产能合作发展情况表示了肯定。现阶段,浙江省除了沿海地区或省内一些发达地区,其他地区的国际产能合作能力不足,对外投资金额较小,就此体现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三、浙江参与“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对策建议

(一)逐渐完善各项机制与体系

浙江在信息经济上、浙商方面等方面上都存在优势。各企业应充分发挥浙江优势,来建设跨境物流新渠道;利用浙江优良得经商品质,来培养外贸开展新能源。目前,已成立了省内第一个专门开展海外业务的投資平台——浙江丝路产业投资基金,为浙江浙商参加“一带一路”供应强有力的服务。浙江信保与杭州、金华等多个地区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以及专项合作协议,一起支撑国际产能合作并归入重点合作内容,产生了强有力的工作合力,以更加完善各项机制与体系为国际产能合作铺路。

(二)不断提高企业“走出去”的能力

浙江企业需要对境外市场的市场环境、特征和游戏规则进行明确了解,在品牌形象的维护、知识产权的保护、反倾销、反补贴诉讼等领域加强自身应对能力。此外,浙江要通过以宁波-舟山为核心,建成海上丝绸之路沿海港口的重要枢纽港;并以金华-义乌为对象,打造一个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支撑点。打造一批能够在国际上具有强大知名度的会展品牌,打响以“浙江制造”为名牌的地区品牌走向国际大门。最终让浙江的企业在国际产能合作上能够站稳步伐。

(三)努力平衡各地区对外发展水平

浙江应当平衡省内各地区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省内各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对外发展水平,让省内各地区携手共进、齐心协力抱团走出去,让浙江的走出去能力不断提高,通过相互促进使得浙江走出去的水平不断提升。省内发达地区帮助欠发达地区的欠发展产业抱团“走出去”,助力推动产业中的对口合作地区、欠发达地区参与到由发达地区主导的产业价值链中来,共同开发合作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堂福.浙江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基本经验[J].中国工程咨询,2017(05):45-47.

作者简介:

朱淏(1998.5- ),女,汉族,浙江瑞安人,本科,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猜你喜欢

浙江一带一路
Mother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Dave Granlund's Cartoons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