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社区护理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竞争力的提升

2019-05-22王素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社区护理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全球化的步伐加快,社区护理这一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在一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社区护理在国际上虽然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总体来看大而不强,缺乏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如何提高我国社区护理竞争力和打造为一流品牌。本文通过分析国际社区护理发展趋势发现,国际社区护理业态升级非常之快,功能不断完善,社区护理建设向普惠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社区服务向专业化、层格化发展,社区护理运营更加社会化、多元化。我国应借鉴国际社区护理发展经验,从管理体制、运营模式等方面入手,以期推动我国社区护理向现代化发展。

一、国际社区护理发展趋势分析

(一)社区护理建设向联盟化、网格化发展

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国际社区护理业必然导致激烈竞争,社区间通过明确分工,发挥各自优势、相互支撑、取长补短、统一协调,自发或有组织地组成社区群这一竞争主体。社区护理联盟化以多种形式实现社区间整合与功能提升,实现社区运营范围规模效益性。目前世界上较为发达的社区护理有新加坡、德国、日本等。社区护理联盟化运作将成为应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选择。并且各国对社区护理系统均有较高要求,客观上推动社区护理建设向联盟化发展。

(二)社区护理服务向层格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随着社区护理向第二、三代演变提升,社区护理传统被动式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社区护理高端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衡量社区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和留住客源的关键因素。如新加坡政府要求严格控制医疗社会总成本,因而除了急诊入院外,大量非急诊病病人集中都能在社区内治疗和康复。因此政府加大了对社区护理服务模式的投入,如在社区综合诊所建立护理中心和护理之家(老年人长托),形成了医院——社区护理中心——护理之家——白日护理双向转诊的层格化服务,亟待解决的老龄化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社区护理层格化、专业化服务,是实现社区护理跨越式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三)社区护理竞争向智慧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在先进信息技术支撑下,以互联网技术促进社区护理智能化发展,使用自动化系统和设备,结合“互联网+”,打造新型“智慧社区护理”,减少人工重复劳动,通过处理大量规律性重复性护理环节成为未来社区护理竞争方向。目前国际社区护理上大量应用电子看板交换系统,实现电子看板在被护理者的监护人、护理人、社區管理中心、医院间快速传播,社区护理流程与互联网成功对接,极大地提高了社区护理工作效率和社区护理的可视化、透明度。目前,新加坡政府在社区单一自动化信息系统建设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社区护理向智慧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是未来国际社区护理竞争日趋激烈形势下占据有利地位的前提保障。

(四)社区护理经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为应对国际社区护理联盟化竞争局面,世界各地社区护理普遍采用整合、联盟理念,实现经营规模化,将规模效应转化为竞争能力。一是社区护理经营规模化。二是社区护理联盟化。如在德国社区护理发展非常之快,全国已有近2万家护士站,8000多个家政服务中心,全国就有一半的护士和家政员、护理员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社区护理工作全部由护理技术监测协会定期考核和验收。社区护理向规模化发展,将协同效应转化为协同效益。实现规模化发展,是提升经营效率和发展质量,成为社区护理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

二、国际社区护理发展经验分析

(一)完善层格化网络为社区护理发展提供保障

网络的层格化是社区护理发展的重要保障。国际先进社区护理都有非常先进的层格化网络系统。例如,新加坡拥有极发达的层格化网络系统。在每一个以医院为中心点的周边都有社区环绕,社区护理服务收费项目规范而透明,管理制度严格,管理措施得当,建立了“疾病护理-康养预防-生活照顾”为一体的网络系统,并逐步形成了“医院-社区护理机构-家庭护理机构”的层格化服务体系。

(二)完善标准化经营策略增强社区护理的国际影响力

要提高社区护理国际竞争力必须具备完善的经营策略。国际先进的社区护理都非常注重提高自身社区护理经营管理水平,运用国际化经营策略,建立多元化的社区护理服务模式,进而能够增强国际影响力。如美国,社区护理体现在多方面多层次,家庭健康护理、临终关怀护理以及老年人护理等,基本服务项目疾病的护理、用药指导、语言治疗、健康访问、健康诊查、缓解疼痛以及生活照顾等,高端增值服务项目内容有精神支持、精神调理、饮食指导、临终顾问等,使全体民众在家中或社区即可得到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从而节省和降低了现有的医疗成本费用,提高了整体人群的生活与健康水平。

(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能提升社区护理软环境

国际先进社区护理通常都具备较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如在日本,政府把提供政策支持作为重要手段来提高社区护理软环境,通过政府引导,各级政府机构在决策和财力上给予倾斜和资助,极大地吸引了社会团体的经济支持和全民参与。

三、提升我国社区护理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一)优化我国社区护理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社区护理效率

提升我国社区护理国际竞争力,应该加强对社区护理的建设力度。社区护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是关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社区服务的能力。因此,要对社区护理的改造升级(包括设施设备的升级)、扩容,是决定社区护理“质”的关键因素,要合理利用当前资源,优化社区护理基础设施,引进国际社区护理中比较常用的先进设施设备,进而提高社区护理效率,满足我国不断增长的社区护理需求,特别是日益增长的老龄化护理需求。

(二)完善激励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政府应高度关注社区护理建设与发展领域,并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社区护理行政管理部门应该积极争取到更多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支持,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扶持作用,制定能促进社区护理发展的财政补贴政策。社区应该充分发挥社区护理建设和发展的投资主体作用,维持好日常工作,积极引导社会对社区护理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形成政府有效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的社区服务投资长效保障机制。

(三)加大社区护理信息技术应用,提升社区护理软实力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普及,社区护理应在软硬件基础上打造柔性、绿色的智慧型社区护理。我国应大力推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建设社区护理网络,盘活社区护理大数据,为社区护理互联网应用提供计算支撑平台,整合社区护理的网络资源,实现网络资源再分配。推进社区护理信息化、网络化功能,提升社区护理软实力。

(四)推动社区护理高品质增值信息服务业态

在信息化背景下,要使社区护理充分发挥要素集聚方面的优势,必须扩展社区护理服务链,构建以社区护理为核心的现代化社区护理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完善其社区护理基本服务和高端增值服务,推动发展社区护理高品质增值服务业态,并逐步深入到整个社区护理服务产业链中,嵌入品牌影响力,推进社区护理功能、增值服务功能,实现智慧型高品质社区护理服务体系。

(五)开展职业化的人才培养之路

开展职业化人才培养,充分利用国家和社会力量,实现以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和再就业培训等培养社区护理专业人才。政府加强引导,国家财政投入、社区联盟融资、职业院校和医院组织培训,确保大量适任社区护理人才加盟社区护当中,是提高我国社区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王丽平.国外社区卫生护理的模式与特点[J].中国卫生产业,2007(03):54-55.

[2]晏富宗,王昭宁,李继民.城市社区老年护理机制现状及措施[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9,27(5):185-187.

[3]余玲,甘俊林.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5):130-131.

作者简介:

王素(1994.10- ),女,汉族,海南,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卫生、康养及社区护理。

猜你喜欢

社区护理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