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服务“三农”的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途径

2019-05-22钱毓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三农

钱毓

摘要:近年来,我国金融机制改革力度进一步加深,利率市场的变化速度进一步加快,导致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管理风险进一步增加,在金融创新跟体制改革等多个方面也均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为了满足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农村商业银行还需要对自身的金融服务模式进行创新,促进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跟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本文主要就基于服务“三农”的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模式进行了探究分析。

关键词:三农;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

随着市场利率化以及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农村商业银行在运行过程中受到非常多的新事物冲击。目前,金融改革程度不断深入,要求各金融机构能够在服务和产品等多方面出发,对自身的金融服务模式进行优化改革,满足市场的各项发展需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跟农村金融充分结合,让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得以优化和创新,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针对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业存在的金融主体过于单一以及资金供应失衡等问题,需要在基于服务“三农”基础上,各农村商业银行对自身的金融服务途径进行不断创新,以满足农村发展的各项需求。

一、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借贷失衡,金融服务不足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跟变化,使得政府进行信贷投放的力度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各金融机构为了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往往选择将资金投入到一些大额贷款中,导致了倾向小农户的小额贷款数量不足,也就导致了资金朝着非农村区域或者城镇区域进行转移,部分需要资金的农户还存在有借贷难等问题。因为非农化资金倾向的问题,导致了农村区域存在有资金额度过小以及金融服务提供不足的情况,也不能满足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于资金投入的具体需求,在农村区域依旧存在有融资难跟贷款难的问题。

目前农村区域的金融业中还存在有资金供给不足以及金融供给失衡的问题,使得农业金融的发展跟供给存在有非常大的矛盾。因为金融主体过于单一性等问题的影响,也就难以满足农户们的具体资金需求,对于农村区域的金融发展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此外很多区域的金融系统体系融资规模比较小,融资方式也过于落后,部分农户们在资金筹集过程中多只能通过农村信用社以及商业银行这两种融资模式,融资手段存在非常大的局限性。此外农村区域的金融产品并不具备有特色兴,业务品种也没有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进行发展,并有着极强的同质化问题,市场竞争力欠缺,对于农村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会造成非常大的阻碍。

(二)借贷风险高,覆盖率低

在农村金融创新过程中还存在有非常高的风险性,除了农村区域信用制度缺失这一问题之外,农业的产业链过长、生产分散型、自然灾害、收入的不确定性以及低收益性,均是制约了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农业金融模式中还存在有非常大的风险性,并且有着非常高的资金运用成本以及交易成本。因为借贷风险过高,使得很多金融机构不愿意将资金投放在农村区域,在金融业务选择过程中多倾向于大城市的一些大额、低风险的业务,农村区域的资金量也就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需求。目前我国农村区域还存在有信用制度欠缺的问题,对于借款人的各项行为也难以起到良好的约束效果,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农村信用贷款风险的增加。

近年来,我国的金融行业虽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区域方向主要集中在城镇区域,在农村区域的基础服务覆盖率比较低,并且存在有密度不均以及配置不足等诸多问题,对于区域存款以及农户们的储存行为造成了非常大的限制。因此说在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还存在有金融服务覆盖率低的问题,未能很好地满足农户们的各项借贷需求。此外金融借贷风险性过大,也会导致金融机构参与到农村金融服务中的积极性大幅度降低,对于农村的金融发展就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二、在服务“三农”基础上农村商业金融创新的具体途径

(一)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优势

在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各金融机构能够充分发挥出“三农”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机遇,让自身的地区经营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对于互联网渠道跟传统网点上的优势进行有效地结合。通过在线融资、流动服务、电商业务以及网上银行等多种方式,让农村区域的金融服务渠道得到进一步的扩展。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合理应用,让农村金融服务平面的全面性跟多元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农户们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各金融机构需要对“三农”数据进行整合,构建在基于大数据开放式基础上的金融服务平台。数据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资源,农村的商业银行在应用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只有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跟分析,才能够为商业银行各项战略决策的制定提供足够多的数据支撑。但是很多农业商业银行还存在有非常多的客户数据,并且存在有治理难、共享男以及质量过差等问题,导致了数据有效性难以得到保障。只有在基于应用为核心的大数据体系构建,对于符合贷款条件的产业化组织进行贷款服务的提供,还能够给予新农村建设发展提供足够多的资金支持。采用农户贷款证、评优授信以及联保贷款等多种措施,可以促进农业贷款朝着多层次的方向进行发展,让金融机构在农业经济建设过程中能够发挥出自身的带头效果。

金融机构还需要对现有的金融品种跟金融业务进行不断的创新,比如,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订单贷款、科研贷款以及项目融资等多种融资方式,能够让农户们的融资途径进一步提升。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来进行“三农”金融服务工作,并进一步加大资金的投入量,满足农村发展中对于资金的具体需求。为了保障资金利用率得到充分的发挥,首先需要活用资金,不断增大对“三农”贷款的投入量,充分满足“三农”的各项资金需求。其次需要控大抓小,保障整体的支农效益。只有做好了农户们的小额信用贷款工作,在结合了审查定级、调查建档以及按时年检等多种流程基础上,对现有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进行规范,这样还可以让农村区域的金融貸款风险性得到有效控制,提高金融机构参与到农村金融行业中的积极性。

(二)对现有的征信体系进行完善优化

目前的“三农”客户中还有融资困难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三农”客户征信体系的欠缺,导致了各商业银行难以对客户们的真实信息进行准确地获取。此外在农村金融机构中所面临的客户群体主要是农民,多数客户并不具备有第二还款担保,商业银行在借贷业务中也就需要面临更大的风险性。通过互联网金融体系的构建,可以让商业银行对于客户们的在线交易记录以及现金流情况等诸多数据进行充分的考虑,在此基础上进行配套金融服务方案跟融资方案的合理制定。通过将农业产业化企业跟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借贷担保的方式,对涉及的农业及上游农户们提供融资服务,从而实现全产业链服务,促进我国融资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商业银行还要对现有金融风险管理技术跟信息技术进行创新与完善,保障风险防控水平得以提升。该过程中还要做好渠道的风险防范工作,对于终端、网络以及系统的安全防护模式进行不斷完善。在发现了可疑交易信息以及异常行为之后需要立即进行检测跟处理,保障客户的信息安全性以及资金的安全性。

(三)开展多样化的涉龙金融服务

农村商业银行是以营利为经营目标,要求各商业银行能够进行正确经营目标的确定,在经营业务的确定过程中需要跟农村的经济发展进行积极结合,来对政策以及市场的最佳结合点进行寻求。通过开设各项支农业务可以促进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保障各项支农业务的顺利开展,形成商业银行跟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循环体制。农业商业银行需要朝着集约式管理方向发展,做好量化考核工作,将信贷质量的高低和信贷人员的经济效益充分挂钩。农业商业银行加强对员工素质的培养力度,对自身的传统业务进行不断强化和完善,并不断创新出符合农村发展的金融体系和金融业务,为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使传统的农村信用社难以满足农村发展的具体需求,要求农村区域的金融机构能够在结合地域特点基础上,对自身的金融服务模式进行改革与优化。本文主要就现阶段农业金融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然后在基于服务“三农”理念下,针对现有的农村金融改善措施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为相关金融机构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彦奇.基于服务"三农"的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路径[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12):20-21.

[2]徐璐.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8(15):43-45.

[3]于游.基于农户需求的泰安市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三农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金融创新的互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