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ERP环境下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应用

2019-05-22李玉婷于善波

商场现代化 2019年6期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应用

李玉婷 于善波

摘 要: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会计常用的一种管理工具,现已被更多的企业所广泛利用。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全面预算管理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了,在这种情况下,ERP被更多的企业管理者所重视,它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完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实现了预算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对预算工作的实时监控,已达到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的目的。本文针对ERP环境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构建途径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ERP环境;全面预算管理;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ERP系统的管理渐渐取代了传统的预算管理工具,被更多的企业广泛利用。基于ERP环境下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在整个经营管理活动中实施全面的控制,包括对销售及采购等环节进行编制的预算,并对这些环节的预算进行追踪、分析及评价,加强对于企业各部门具备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以建立集投资、成本及利润于一体的绩效考核机制,以充分协调企业各个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

一、ERP与全面与预算管理的内涵及功能

1.ERP的内涵

所谓ERP,即公司资源计划,英文全称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一种融合了先进管理理念的管理系统。除了企业已有的生产资源计划、制造、财务、销售以及采购等功能之外,还具备了质量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产品数据管理以及存货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

2.全面预算的内涵及功能

在ERP系統的管理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具有以下的重要意义:首先,ERP帮助企业实现了既定的战略目标,因为预算管理不仅仅只是企业的一种管理方式,更是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加强与企业资源的整合,使得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成为其生产经营的主要起点,以帮助企业快速实现其战略目标。其次,ERP系统中的数据仓库技术的使用,致使企业的部门分工与部门的界限不受限制,充分实现了企业各部门资源及数据的共享,有助于企业各部门对于数据信息的组织和管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赋予了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可操作性。最后,在ERP的环境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加强了企业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分析,使得他们自身所具备的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最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

二、传统全面预算管理的不足之处

1.预算的目标缺乏前瞻性

一个企业要想得到快速的发展,必须拥有合理、有效的战略计划作为重要的基础条件。通常情况下,企业战略是企业的管理层在经过层层筛选后,充分利用相应的分析工具,充分结合企业的内部及外部条件制定出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重要策略。然而在实际中,诸多的中小企业中的部分管理层人员片面的认为,企业的全面预算实质上就是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没有对全面预算管理予以高度的重视,没有清楚地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性。正因如此,众多中小企业的预算目标丧失了原本应该具备的前瞻性、全局性,这也致使这种预算目标流于表面。

2.传统预算工作量大

传统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都是由工作人员采取手工的形式完成的,尤其是在预算编制工作中,因为耗费了太长的时间,导致企业无法按时完成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对于市场上现有的预算编制手段来看,因为预算编制方式的不同,预算主体的预算计划也各不相同,一些预算主体因为预算手段的限制,预算编制手段的落后成为了一项突出的问题,这无疑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如果预算编制环节出现了问题,需重新进行调整,而调整时牵连到的部门众多,还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在预算编制工作上。

3.内控风险高

预算编制可以说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财务目标,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在传统的预算模式下,预算的审批流程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传统的审批流程控制不够严谨,一些中小企业因为没有对预算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从而滋生了对于审批流程把控不严的问题。此外,除了上述提及到的技术因素,一些人为因素也是不可避免的,比如一些工作人员对于预算的把控不严,而在计算预算时因为自己的疏忽无法对全面预算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致使企业在预算管理工作中滋生更多的内部控制风险。

4.编制手段落后

虽然我国的企业对于经营和管理工作都实现了信息自动化,在预算编制工作中也都使用了专业的财务软件,充分实现了对于企业的销售额、流动比率等财务指标的准确计算,较大程度上增强了企业自身是预算分析能力及财务管理水平。但是预算编制手段的落后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现有的财务软件无法对预算的过程及各个部门进行实时监控,无法按照各个部门制定的标准进行工作,难以得到动态的实时数据。

三、ERP环境下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构建

1.建立充分适应ERP环境的全面预算组织

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立现代预算管理委员会,由企业的管理层人员作为委员会的管理人员及职员,之后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对于委员会各个部门的工作计划及目标进行合理的规划。如果需要对预算内容进行调整,需在委员会成员全票通过的情况下得以进行。同时,企业需在ERP系统中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委员会自身所具备的职能优势,并赋予其调整预算的权力,对于委员会中的人事调整需实行公开化,加强大众对于委员会工作的监督,以有效的避免预算的随意调整。

2.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与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机结合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深入,也为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加强自身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以企业自身的战略目标作为重要的基础条件,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需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比如企业的规模、财务能力以及自身的管理能力,从而有效地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预算目标。对于现代企业的发展来说,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在人才需求不断上升的情况下,由于行业的不同以及战略目标的不同,每个企业的运营模式及管理模式也有所不同。所以,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专属的预算管理体系。

3.建立系统化的预算审批程序

在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预算的调整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而事实上,大多数的企业不会主动对其进行调整,即使是按照要求进行了预算的调整,也会因为流程的复杂性不会有太大的调整。所以,企业要想加强预算的管理,必须建立一套专属的系统化的预算调整方式。在ERP的环境下,企业需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立相应的审核及审批的调整过程,然后设置节点,选择相应的调整方式予以调整。一旦企业的编制人员对于预算表进行调整时,系统就会自动切换到下个流程。

4.利用ERP系统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

要想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仅仅凭借全面预算工作本身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加强预算的执行力度,加强预算项目与业务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要充分利用ERP自身所具备的控制功能,将企业既定的预算控制值有效的分解到各个部门。通过对于自身实际情况的分析,对于预算控制的过程进行实时控制,为了充分实现预算工作的事中控制,将执行的数据自动归结到成本中心与利润中心中来,为企业的预算分析工作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四、结论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的管理系统,有效促进了企业的发展。随着ERP在我国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企业在利用ERP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这也为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改善ERP环境下的全面预算管理。在对传统全面预算管理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行阐述之后,提出了基于ERP环境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构建途径,在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工作规范化发展的同时,也为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秋梅,李露.ERP环境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应用探究[J].知识经济,2017(2):112-113.

[2]朱虹.ERP环境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17):158-159.

[3]赵晓莉.ERP环境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6(36):226.

猜你喜欢

全面预算管理应用
新经济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应用案例探索与启示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财务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及其实施对策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