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风险识别与防范

2019-05-22康晓丽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直接投资海外中国企业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海外投资的环境和政治制度同国内完全不同,存在着很大的投资风险,因此各企业必须做好相应的风险识别与防范措施,保障企业的切身利益。

关键词: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风险识别;风险防范

一、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情况介绍

从2000年开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表现出了飞速发展的状态。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截至2016年12月,我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总量为8763亿美元。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因素有:第一,海外直接投资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内的资源与市场有限,必须通过走出国门进行投资,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第二,国内经济政策的影响导致。受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影响,一些行业必须通过海外投资去获得相应的生存空间。第三,“一带一路”倡议,掀起了国内企业海外投资的热潮。国内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投资环境,在这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投资风险。企业在进行投资过程中,必须加强投资风险的识别,同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保障企业的自身利益。

二、中國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分析

(一)政治风险分析

1.政府干预

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常常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直接干预。他们以国家安全为由,来对中国企业的正常商业行为进行调查和惩罚等,甚至于对中国企业的高管进行刑事犯罪的调查。2018年,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以安全为由,对中国的华为和中兴企业进行政府干预,踢出5G项目。这都使得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直接投资受到极大影响。

2.民族主义风险

海外直接投资的东道国受国内民族主义的影响,会导致罢工等问题的产生,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西班牙、越南等国就发生过针对华人的排华示威、抗议活动。

3.政策变动风险

海外直接投资东道国的政府更换频繁,从而会使得他们发布的政策和法规出现大的变化,影响到中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比如,泰国新政府在2007年重新修订了《外国人经商法》,对“外国法人”定义进行了大的变动,这使得中国企业受到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俄罗斯在2006年出台了关于外来移民就业方面的新法规,使得10多万华人投资都经济受到损失。

4.恐怖主义风险

国家国外恐怖主义盛行,尽管各个国家都加强了反恐作业,但是当前因各方面的因素,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在2018年上半年,全球就发生了639起恐怖袭击案件。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中国企业和公司也成了国外恐怖分子的袭击目标。

(二)管理风险分析

1.效率风险

当前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还是以国有企业为主,民营企业为辅。国有企业在公司结构上与国外企业经营结构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导致企业的工作效率不高,公司在海外缺乏强的竞争力。

2.跨文化风险

全球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俗和文化,特别是对于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更是给企业的海外投资带来了风险。不同的文化背景极易给公司带来很好的经营风险。中国企业比较讲究平稳,在面对文化差异时,往往是采用保守办法,从而失去了市场的竞争机会。

(三)货币风险分析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商品在WTO的150多个成员国中享受多边的、无条件的、稳定的最惠国待遇,这使得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经营中会涉及多个国家的货币,并发生外汇结算业务,这就增加了货币风险,因此对于中国企业来讲,必须要加强货币风险管理。

三、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风险的防范对策

经济全球化是大的发展趋势,中国企业也必将走出国门,同国外企业同台竞技,去获得全球的资源和市场。在面对海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时,必须做好投资风险识别,并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

(一)国家层面的防范对策

1.完善法律体系

我国的海外投资立法建设,应坚持“积极促进、尽力保护、适度监管”的原则。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立法经验和模式的基础上,选择“基本法与单行法并行”的立法模式,确立“先单行法,后基本法”的立法道路。基本法主要是指类似《海外投资法》的全局性法律制度,单行法可以包括《海外投资保险法》《海外投资监管法》以及与海外投资税收、外汇和银行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另外还应制定一些单行法的实施细则。其中,《海外投资保险法》是我国当前海外投资立法领域最迫切需要的。具体的立法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防止经济问题政治化原则。海外投资只是资本流动跨越了国界,就其本质来看仍是经济层面的问题。但是由于国际经济交流的特殊性,其出现问题时,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比如政府支持建立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一旦发生承保范围内的政治风险则很容易将同家或政府牵扯进来,影响闷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因此,我国海外投资的立法要,坚持防止经济问题政治化原则,将其限制在经济问题框架内,尽量避免政府和国家出面解决问题——从具体操作上来看,即尽量采取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方式来应对海外投资风险,尽量避免采取外交保护的手段来应对海外投资风险

其二,积极鼓励民营海外投资发展的原则.我国海外投资的立法还应坚持鼓励民营投资发展的原则,这与我国的现实国情相适应 从海外投资的主体结构看,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很高,民营企业海外投资所占的比重很低,但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经常受到外国政府的“政治诟病” 所以,在政策导向上,我国应积极鼓励民营资本向海外投资

其三,国际化与互利共赢的原则、首先,从世界范刚来看,随着国际双边投资保护条约和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性的多边投资条约的广泛缔结,应该使国内法和国际法相互协调,国内立法庇充分注重国际因素,坚持互利共赢,真正做到二者的协调一致。

2.完善金融促进体系

第一,积极推进银企合作和金融创新。积极推动海外投资企业、国际承包工程企业与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动银行参与对外投资企业、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建立银行与企业问相关信息的共享体系。对一些特大项目,可由某一家银行牵头,组织银团贷款,或由银行和企业组成联合体对外投标,提前介入项目,对项目共同管理,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积极借鉴和推行发达罔家所采用的项目融资和项目担保的经验,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允许海外投资企业以项目本身权益做担保。

第二,建立多层次的海外投资担保体系。加快建立包括财政出资和社会资金投入在内的多层次担保体系,综合运用风险补偿等财政优惠政策,促进金融机构加大支持企业海外发展的力度、建立能源对外投资风险基金,减轻和分担石油企业对外投资、勘探的风险,使企业在项目失败时获得补偿。引导海外投资企业增强风险意识,防范海外投资活动中的各类风险。积极利用保险工具,对海外市场拓展及对外投资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和风险信息管理咨询服务。

第三,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支持海外投资企业的发展。推进海外投资企业通过债券、上市等多元化方式融资手段,为海外投资提供更宽阔的资金来源。完善创业板市场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海外投资企业上市融资。推进场外证券交易市场的建设,满足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海外投资企业的需求。

(二)企业层面的防范对策

1.未雨绸缪,做好政治风险的评估

企业的决策者应当具备风险管理意识,在对一个国家投资前,应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投资目标国的基本情况,深入了解掌握东道国当地的政治体制、政策法规、民族宗教、文化习俗等方面的情况,认真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风险评估。

2. 企业守法经营

企业在东道国投资应认真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宗教民俗和文化,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社会慈善、用工制度、保护当地环境等社会责任领域以较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并根据不同区域国家和地区的政治风险特点,采取积极灵活的投资方式规避风险。

3.有效运用相关政策和避险工具

对企业来说,类似非洲武装冲突、亚洲和拉美国家政策突变、欧洲债务危机这样的政治风险确实是不可控的,即使采取了投资前的预防性策略和投资中的分散风险等策略,也不可能完全杜绝风险。而投保“海外投资险”是分散和化解项目投资风险、减少损失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乔依德,陈竹,范晓,金豪,何知仁.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风险识别与防范[J].科学发展,2018(10):72-80.

[2]张琦.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识别与防范[J].国际经济合作,2010(04):53-56.

[3]张宁.中国企业海外能源投资的条件、模式与促进体系研究[J].中外能源,2014,19(02):1-7.

[4]许慧,胡曲应,许家林.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与监管[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06):97-103.

[5]王平.中國企业海外投资的政治风险识别与管理[J].唯实,2012(10):53-57.

作者简介:

康晓丽(1989.12- ),女,山西古交人,201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国际商务专业,助教。

猜你喜欢

直接投资海外中国企业
海外少儿对外汉语教学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
“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产业的升级战略
暴风科技进军影视、游戏、“海外”三大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