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混合料仓通入蒸汽预热料温的应用研究
2019-05-22金炳彤
金炳彤
(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广东 阳春 259600)
钢铁行业不断发展,钢铁企业原料不断变化,低成本控制形成长久方针,我企业使用的烧结原料性价比高的原料为主,对于改善烧结过程透气性能及提高垂直烧结速度[1]显得尤为关键。
烧结过程中阻力最大的是燃烧带,其次是过湿带[2]。减少过湿层,降低过程烟道负压,满足烧结过程对透气性的需求,是低成本配矿结构下重点研究方向,因此使用蒸汽预热提高混合料料温也在烧结行业被广泛应用。使用蒸汽预热可以显著提高料温,追求将料温控制在露点以上,以削弱过湿层影响。但使用蒸汽的同时,混合料的水分波动,料温均匀性等在各厂使用效果中体现差异较大。因此,本文通过我厂对使用蒸汽预热的改造与实验,以求达到更佳的使用效果为目的,使过湿层减少,削弱蒸汽水分带入对混合料水分波动的影响,改善烧结状况并达到持续稳定的生产效果。
1 实践改造试验过程
1.1 原状介绍
我厂为提高烧结混合料温度,借鉴其它钢铁企业使用蒸汽预热混合料仓的方法,在机头混合料仓固定斗底部加蒸汽来提高进入烧结机的混合料温度。在180平米烧结机混合料仓的宽度方向各加一排蒸汽管道,每排9根蒸汽小支管通到矿槽中,在料仓侧面各加一排各4根蒸汽小支管通到混合料仓中,如图1。通过引余热低压蒸汽到机头,经过一次分汽缸脱水,一次汽水分离器脱水,低压蒸汽压力为0.3Mpa,蒸汽温度在120℃-140℃区间。
图1 改造前蒸汽管分布原状
1.2 应用高压蒸汽
通过原有低压蒸汽管网,切换使用锅炉高压蒸汽,压力为0.5Mpa,蒸汽温度在160℃-180℃区间。使用高压蒸汽预热混合料对生产参数起到正向作用,料温提高明显,预热后料温为66℃-72℃,提高至露点60℃以上,对减少过湿层,降低烟道负压以及烧结过程有明显改善作用,但使用高蒸汽后的水分稳定率及料温稳定率下降,生产波动次数增加,高低压蒸汽切换使用对比,高压蒸汽影响蒸汽在仓内各点均匀性,且带入水分不稳定,布料设备两侧料温高于中间料温等情况。
1.3 管路改进
通过布料设备混合料各点料温水分检测数据分析,料仓两侧半米位置处料温最高,且水分高于其他位置,分析高压蒸汽喷入仓内有效穿透预热面积为半米区域,由于侧面与延台车宽度方向两侧半米位置形成直角对冲叠加,因此导致该位置料温、水分较其他位置高。针对这一问题在料仓宽度上抛开两侧半米位置,原蒸汽支管上方各加设一排蒸汽使用点,每排各为6根,增加中部蒸汽用量,如图2。
同时对蒸汽带入的水汽使混合料水分波动问题也做相应改进,考虑管道蒸汽温度保持性差,损失多,对未覆盖保温层的蒸汽管道进行保温处理;排水设计方面继续优化,在水平管开始上升的拐点位置增加疏水阀门,如图3,将混合料仓周圈主管下移,在主管路顶开口安装支管插入混合料仓,如图2,环混合料仓小主管端部也加设排水作用的疏水阀排水。
图2 环混合料仓蒸汽主管上方开口,并新增宽度方向各一排蒸汽管
图3 水平管路升高转角拐点加排水疏水阀
表1 改造实验数据效果参数对比
1.4 压力调节实验
我厂高压蒸汽控制范围可以达到0.5-0.8Mpa,同时满足蒸汽设备压力容器允许值,对不同蒸汽压力进行在线实验生产研究,控制蒸汽压力分别为0.6MPa、0.7 MPa、0.8 MPa,编号为1、2、3。
1.5 改造实验数据效果对比分析
从使用余热低压蒸汽置换高压蒸汽,再到系列改进,料温高于露点,均值达到70℃,料温均匀稳定率高,水分稳定,料层控制增厚,垂直烧结速度改善,固体燃耗下降,整体促进了厚料层烧结。
压力调节实验中,蒸汽压力提高至0.6MPa后,生产状况再次有所改善,负压下降,垂直烧结速度提高,返矿下降,固体燃耗减少,料温稳定率、水分稳定率变化不大。继续提高蒸汽压力至0.7MPa后,生产状况各项指标没有明显变化,同时存在混合料仓垮料现象,导致生产波动。实验3过程失败,由于蒸汽压力过高至混合料仓内混合料频繁垮料,影响生产,未形成有效数据。
通过改造与实验数据分析,我厂高压蒸汽控制在0.6MPa左右时,可以发挥蒸汽预热料温的最佳状态,满足低成本配矿烧结要求,并促使了厚料层烧结,达到了稳产提产低耗的目的。
2 结论
(1)随着蒸汽的原始温度的提高,消耗量的增加,混合料料温形成上升趋势,过程参数负压下降,垂直燃烧速度加快,过湿层削弱趋势发展,并促进厚料层烧结,使固体燃耗下降,成品率的提高,节约了工序能耗。
(2)高压蒸汽压力对生产的影响,呈先促进,再平稳,后恶化的趋势;混合料仓通入蒸汽压力存在允许上限值。
(3)蒸汽压力控制应保持在继续提压对生产影响平稳的区间段为宜,即可满足外部适当波动条件,也可消除能源介质不必要浪费,节约成本。
(4)不同蒸汽压力使用时,其在混合料内穿透距离随压力提高而扩大,为保持料温均匀性,蒸汽压力变化需合理调整蒸汽管路分布;同时合理使用疏水阀,能有效降低蒸汽通入混合料仓内的含水量,提高蒸汽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