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视野下的肇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策略研究※

2019-05-22吴爱萍吕丽红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肇庆粤港澳大湾

吴爱萍 吕丽红

(广东理工学院,广东 肇庆 526110)

一、肇庆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在粤港澳大湾区视野下,肇庆市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城市综合实力,与各产业的协调发展,快速融入湾区中心城市,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节点城市。大湾区经济发展中,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提高,特别是旅游业将得到蓬勃发展。肇庆是国家级历史名城,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最具有开发潜力的、我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至今还保留了大量历史遗址和古迹,是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文化重镇[1]。肇庆在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发展乡村经济并带动肇庆周边特色乡镇发展,旅游可以说是最具有优势的产业。

(一)肇庆市乡村旅游概况

肇庆地跨珠三角地区和粤西北山区,一座经历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当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城市,它聚集了多彩的风土人情和广府文化精髓,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2]。年平均气温21.2℃,森林覆盖率高达70.5%,是大湾区的避暑避寒胜地,乡村旅游资源有待开发的潜力非常大。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的背景下,以及国家近几年持续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近几年来,肇庆在响应国家的号召,在努力建设全国绿色文明城市;2018年以绿色为主,参加了央视大型节目《魅力中国城》,举行了第十五届“绿色省运会”,以及享有中国最美绿道之称的“肇庆星湖绿道”,一年一度的以绿色为主题的“肇庆国际马拉松”比赛等,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促进肇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加快肇庆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建设之中,让乡村旅游成为肇庆在湾区建设中的优势项目。目前肇庆乡村旅游有二大类型,一种是景区开发型(原始景点和后期开发建立),是依托肇庆已建或自然旅游景点的开发,借助天然地理优势和当地的人文资源,使游客能够体验到具有乡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的旅游服务;另一种是市郊型,市郊型乡村旅游是一种农村生活实践体验活动,突出岭南古村、农村习俗、传统文化、田园风光、农家美食、农庄体验等地方特色。总体而言,“乡村旅游”项目发展呈现多样化特点[3]。

(二)制约肇庆市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近年肇庆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及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亟需改善。

1.肇庆市乡村旅游的客源以肇庆市市民、周边地区的一些游客、来肇求学的学生、外来务工人员为主,外省游客相对较少。究其主要的原因就是交通运输不便、景点项目单一、服务创新不够、基础设施不完善,再加上乡村旅游景点一般比较偏远,导致旅客乡村旅游在时间精力成本上比较高,影响肇庆乡村旅游发展。

2.肇庆市乡村旅游项目在宣传上不到位,由于经济发展一直落后于广州、佛山,制造业和科技产业也无法与之媲美;但肇庆在旅游方面资源丰富,历史底蕴丰厚,有很大的开发空间,找到自己的定位,进行更多的宣传挖掘乡村文化古镇有价值的东西再结合肇庆山水自然景观,重点发展肇庆乡村旅游项目,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天时、地利、人和,在知名度上加大宣传力度,打开国内外旅游市场,把肇庆建设成为一个宜游-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3.肇庆的科研创新能力较弱也导致肇庆旅游业发展受阻,肇庆仅有两家本科院校,科研基础较薄弱,在广佛肇经济圈的基础上,肇庆引进了部分高技术人才和一些新型的高科技产品和服务,仍无法满足在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概念下人们对旅游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期望。

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肇庆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分析

乡村旅游主要是指围绕着农村开展的旅游活动,乡村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天然的生态环境、当地农村的风土人情以及一些历史古迹、遗址和传统的乡村文化为吸引物来展开的旅游活动[4]。旅游服务比较单一,景点特色产品、农产品销售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和重视,旅游的附加价值没有挖掘利用。近年开发了休闲度假游、休闲娱乐游、康养旅游等兴起的项目。把肇庆乡村旅游的传统文化、娱乐和相关附加价值相结合,对旅客来说乡村旅游不再是简单的吃、住、行,而是一个生活感受、一种情境、一种不同的人生和升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给肇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近年来肇庆交通发展越来越便捷,通过收集和查阅近几年来与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经济相关的资料,根据这些资料用Ucinet软件来制作出近2010年、2018年湾区内城市群的旅游经济交通结构网络图1、图2。

其中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为城市之间最短路径的连线,中间中心度的大小代表了城市节点的大小,连接线的稀疏表示为城市之间旅游经济强度的强弱。图中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的密度不断增大,肇庆逐渐融入其中,形成了以广州为旅游经济中心增加到以广佛为中心的广佛肇城市群。由于肇庆的城市化速度跟不上广佛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地理优势都不能充分地开发,旅游经济落后;近几年在大湾区建设的推动下,在广州、佛山旅游经济的推动影响下,肇庆逐渐成为游客短途旅游的可选之地[5]。

交通运输是保障乡村旅游的前提条件,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支撑载体,推动智慧交通的发展实现资源配置,是肇庆进一步与湾区城市建立深化合作和融合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建立交通枢纽,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区域间的紧密合作,实现城市融合发展,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走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阔的发展领域,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2]。

图1 2010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大城市群的旅游经济交通网络结构图

图2 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大城市群的旅游经济交通网络结构图

三、粤港澳大湾区视野下“互联网+”肇庆乡村旅游相结合发展

(一)“互联网+”肇庆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

肇庆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被国家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但当前缺乏合理规划。乡村旅游业发展较为单一,呈现出自发性较强,滞后性、市场投机性凸显的局面,对乡村旅游总体环境、具体细节等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对乡村旅游的理解仍保持在简单的吃喝玩乐时期,对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分辨不清,使之旅游经营管理水平与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要相矛盾。“互联网+乡村旅游”顾名思义是互联网与乡村旅游的结合,而乡村旅游的发源地农村,自古以来都是以农业来支撑乡村经济,互联网的引入,可更有效地促进农村相关产业发展,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型农业转变,实现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精细农业。另外,“互联网+”助力农业科技发展,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农业科技推广平台,将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科研人才带到农村去,实现农产品增收。“互联网+”乡村旅游响应了国家的“三农”政策,不仅能够使农村大量闲置的资源,如荒废的田地、留守的劳动力等得到了充分利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带动了餐饮业、种植业、养殖业、物流业、制造业等行业的发展,是加快传统的农业模式向服务业模式过渡的基础,以及推动了农村相关产业的优化和升级[6]。

(二)缩小肇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乡村旅游增加农村经济发展

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使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的土特产和纪念品对游客具有很大的购买欲望,也是肇庆在发展乡村旅游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景点物品展示了肇庆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并同时提高本地收入。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村的就业机会,使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增加农民农产品的销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农民工弃农进城的现象,既解决了农田荒废、农业边缘化的问题,又可以缓解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无人照看的社会问题。乡村旅游项目的发展更深层的作用:是在为促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的同时,也加快了城乡二次元经济的融合。

(三)“互联网+”肇庆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概念成为当下各行业与互联网结合的必然趋势,“互联网+乡村旅游”成为肇庆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步。肇庆将乡村旅游中的农家美食、乡村生活、田园风光和旅游中年轻化、网络化、深度化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应用“互联网+”乡村旅游的思维模式,使乡村旅游的科技、创新、绿色、协调发展成为“互联网+”肇庆乡村旅游的发展新趋势。

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肇庆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发展

(一)肇庆乡村旅游科技创新发展

目前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缺乏新意,难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缺乏产品竞争力。乡村旅游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肇庆乡村旅游中的文化产品、特色产品等服务及其附属产品开发的力度有待提高。这既影响了综合经济效益的提升,又无法对游客产生持久吸引力,亟需提质升级。[7]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乡村旅游的互联互通,让科技改变生活。当前,中国网民数量已达8亿,每个人的生活似乎都离不开手机或网络,这些数字爆发式的背后,反映中国网民对互联网科技使用程度逐渐升高的客观事实,体现人们对数字化信息的不可或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科技的应用,形成了“互联网+乡村旅游”的发展新格局,成为推动乡村旅游最有力的技术工具。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微信公众号、旅游APP发布旅游信息,令消费者及时留意到景点的动态,作出适当的出行安排,实现旅客在旅游过程中与景点实时交流,旅游经营者实时掌握市场需求,对旅游服务不断的进行修正和改善,把乡村旅游建立成肇庆的一张品牌明片,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肇庆观光旅游。

(二)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肇庆乡村旅游业

肇庆是一个历史名城又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为肇庆乡村旅游业创造了新的机遇,“绿色”是肇庆经济发展的理念、发展方向,利用湾区经济、重点打造粤西地区肇庆特色旅游景点,使山清水秀的肇庆乡村旅游项目成为带动肇庆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把乡村旅游作为肇庆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中战略发展项目。肇庆农村经济和乡村旅游协同发展,打响肇庆乡村旅游品牌,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推动肇庆乡村旅游健康绿色发展,加快肇庆经济发展速度。为游客提供更加优雅、宁静和舒适清新的住宿游玩环境,积极响应大湾区绿色的发展理念:绿色产业、绿色旅游,推进肇庆乡村旅游经济和绿色肇庆协同发展,充分发挥了肇庆市在粤

港澳大湾区建设城市群中的优势。

(三)肇庆乡村旅游中的创新项目

乡村旅游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单一的农家乐发展模式向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国家主导建设的新型模式转换,充分利用现有旅游资源,将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建设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创新驱动力推动乡村旅游经营者和在线旅游平台合作,推出度假租赁服务、在线租车服务等项目。创新服务质量,发展部门定期给乡村旅游从业者培训,讲解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适当改变服务形式,让游客玩得舒心,住得安心,买得放心。肇庆岩前村是展现肇庆岭南名郡地域文化特色的窗口。岩前村把传统和现代以及未来相结合发展,在创新的过程中保存它独有的特色和文化。在当地政府规划下进行有目标性的改造和保留,利用岩前村独特的区位优势,发挥岩前村青山绿水的特色,在保护古文化的同时加入现代化元素,美化和改善庭院空间。通过经营发展特色乡村景观,结合本地特色农产品同步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岩前村的发展成果是现代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趋势。乡村旅游发展及创新离不开互联网时代快速、准确的信息产品。加之肇庆乡村旅游在政府以及企业的带动下,针对岩前村的特点,提供准确有效休闲旅游信息,增加乡村景点的曝光度和知名度,同时带动乡村旅游地区相关娱乐产业的发展[7]。

五、结论和展望

在市场经济中,游客的需求转型迫使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乡村旅游在转型升级中可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乡村旅游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复合型的游客需求为出发点,以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性思维推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并伴随着旅游发展的全过程,通过“互联网+乡村旅游”结合科技创新,生成新型旅游产品和服务,使得旅游产业带动、引领消费市场,对于经济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肇庆各乡村要抓住旅游这根“救命草”来发展乡村经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旅游业正在不断的发展和走向成熟。在信息化高速发展时期,提升自身景观品质,保持自身特色良性发展旅游产业,形成与山共生,与水共处,与绿共融的传统村落。在理论研究中推动旅游加科技、绿色、协调的转型升级,使得乡村旅游成为肇庆市在珠三角地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最大的竞争优势。

猜你喜欢

肇庆粤港澳大湾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大地回春—肇庆十八年林丰俗作品特展
“深圳蛇口—肇庆高要”组合港正式启动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奇伟的肇庆(外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