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情感学习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解析

2019-05-21吴际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生成性

吴际

[摘要]我国很多地区的小学已经逐步开始实施社会情感学习课程,这一课程是社会情感学习整校推进中的有力抓手,也是帮助学生实现社会情感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但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理解情绪的内涵、把握课程的性质、精心创设情境以及教师践行有情感的行为四个方面,针对授课教师们在上课过程中的疑惑做一些解析,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教师上好社会情感学习课程。

[关键词]社会情感学习课程;建构性;生成性;具身性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6-0050-02

一、理解情绪的内涵

理解“情绪”的内涵是上好这一类课的基础,教师只有正确认识并解读“情绪”,才能准确引导学生。

(一)负性情绪都是不好的吗?

很多教师会告诉学生负性情绪是不好的,例如愤怒会让事情变得糟糕,会让人衰老等。实际上,情绪虽有正性和负性之分,但就其本质来看,是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的。情绪作为人的一种心理过程,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没有被“物竞天择”,因为它具有适应的价值,能帮助人类更好地生存。适当的愤怒是人际交往的信号,适当的焦虑能保持觉醒。社会情感学习课程的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接纳、恰当地表达情绪而非不表现任何情绪。

(二)为什么社会情感学习课程很少教授具体方法?

有一些教师会提到,社会情感学习课程为什么总是强调表达感受、理解感受,但是很少教一些具体的方法,例如被欺负了之后怎么办、如何进行情绪调控。实际上,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处理和解决人际问题的方法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首先,应让学生理解自身情绪,并能理解他人的情绪,才能产生共情,换位思考,进而基于对情绪的“理解”来处理人际问题。当前,只强调所谓方法的教育,忽略了人际问题的复杂性和人类面临人际问题丰富多样的情绪心理过程。社会情感学习课程要实现的是一种社会情绪和情感素养的教育,当学生良好的社会情绪和情感自然流露,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把握课程的性质:社会情感学习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吗?

社会情感学习课程的有效实施要基于教师对课程性质的准确把握。社会情感学习课程着眼于学生“全人”的发展,这类课程以其建构性、生成性和具身性等特征区别于一般的学科课程。

(一)建构性:社会情感学习课也需要知识的传授吗?

一些學科教师在上社会情感学习课程时,会陷入一个误区,把课上成学科课程的样子,缺少社会情感学习课程的“味道”。学科课程往往以知识传授为主,而社会情感学习课程是经验课程,它主张学生动手“做”,手脑并用,脱离书本而亲身体验生活的“现实”,以获得直接经验。这个过程并非教师授予,而是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建构的。

(二)生成性:上社会情感学习课要刻意准备吗?

在观摩了一些教师的社会情感学习课程后,发现一种现象,教师们担心无法驾驭课程,往往进行“过度”的准备,例如把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教师的意图,让学生课前进行大量的预习准备。社会情感学习课程是一种生成性的课程,应采取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教学形式,教学活动不拘泥于预设的教学方案,而是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把教学中人的、物的、精神的诸多因素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师生的对话与建构,生成鲜活的教学资源、新的教学流程和教学附加价值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准备,但教师不应精确地控制过程,要保持课堂的“生态性”,让学生能够列举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想,并以其真实感受生成与其他学生有益互动;课程中也应允许不确定性,甚至错误的出现,在社会情感学习课堂中,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从而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

(三)具身性:在社会情感学习课是不是要设计很多活动?

社会情感学习课程是以活动为主,淡化知识的教授。当前,新的教育理论“具身认知”提出个体在学习时并非只是大脑的学习,还有身体的感知也能促进学习。教师不应限制学生的思维,也不应限制学生的身体。有研究者发现,身体的负面姿势(瘫坐)会影响学习的体验。在社会情感学习课程中,应避免学生“身体缺位”(离身),引导学生用整个身心参与学习。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打开身体;也要尝试拉近与学生的身体距离,积极与学生互动。

三、精心创设情境:如何创设情境?

情感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一节好的社会情感学习课程需要精心设计并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融入情境。这也是一些教师提到的,社会情感学习课程看似容易上,只要照着教案操作即可,要真正上好并不简单。在实际操作中,要让学生体验真、感悟深,情境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些教师就会问了,“社会情感学习课程我上得少,该怎么创设情境呢?”其实尽可以打开思路,大胆设计,也可以借鉴学科教学中的各种方式和方法,例如“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用语言描述情境,也可以用实物演示情境,用图片展示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还可以用角色扮演(情景剧)的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情境。

四、践行情感性行为:上课时教师应有怎样的行为?

(一)教师的哪些行为是“有情感”的?

社会情感学习课程倡导全纳、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应只关注优等生,应给予学生平等参与活动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关照到教室内所有区域的学生,在活动设计时尽可能地照顾到大多数学生。教师还应富有爱心、耐心,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不轻易否定学生,用儿童的视角理解和对待学生。教师的一次俯身、一句赞美、一个微笑,都可能温暖学生的心。此外,在一些展示课中,一些教师为了展示的“效果”,会选择一定数量的学生参与课程,而留下一部分学生在教室自习。教师应考虑被留在教室学生的感受,他们可能感觉被忽略或歧视。

(二)教师是价值中立的吗?

在社会情感学习课程中,还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即教师经常过度评判学生,给出正确或者错误的结论。社会情感学习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它不需要厘清对错。数学课中算错了就是错了,而在人际问题中,往往没有绝对的对错。所谓的“错”是相对于“对”而言的,是问题的解决方式欠妥。教师应接纳学生“错”的回答,循循善诱,帮助其理解他人,用更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些教师又会问了,教师如果不评判学生的回答,那是不是要保持价值中立呢?当学生的回答明显违背伦理道德时,是不是应该干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在干预的过程中,教师仍然可以保持相对中立。例如,当提问学生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调控情绪时,一名学生回答“摔东西,打一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其他学生“大家想一想,这个方法能够解决问题吗?”借助学生集体的力量来保持相对的中立。

猜你喜欢

生成性
情境中走向生成: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问题与逻辑理路
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的实践研究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使课堂具有生成性
生成性语文课堂策略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性研究
浅析高中生物课堂的生活化教法
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性研究
探究式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
探析高中英语的动态生成性课堂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使课堂具有生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