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告诉未来 中国海军建设思想是这样衍变

2019-05-21吴健

新民周刊 2019年16期
关键词:海军战略

吴健

拿破仑说过:“了解一个国家的地理,就能了解它的外交政策。”如果把这句话进行有限的延伸,也可以理解为地理位置提供了战略的脉络背景,这一点在海权以及海军战略中更为突出。

这是早期人民海军舰艇编队在海上巡航时的一瞥,背景海面上行进的是07 型驱逐舰,为当年苏联移交给中国的最大型水面战斗舰。

回望走过七十年峥嵘岁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其建设指导思想却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为何中国的地理位置不曾改变,而海军却在不断变化中呢?

1949年是中国海军历史时刻

尽管无数古书都提到中华民族以农立国,安土重迁,但不等于我们的先人忘记了身边那片浩瀚之海,从东吴卫温船队下夷洲(台湾),到郑和下西洋等等,无不表明中国重视海洋、经略海洋的决心与力度毫不逊色于任何民族。

“中国人命中注定是伟大的航海民族,特别是在15世纪,他们走遍了印度洋,郑和的船队曾到达过肯尼亚,而且这些远洋航行的目的是和平与贸易交往,而不是展示实力乃至殖民征服,所以航行期间也不会设立能为军事行动提供支持的前哨。”英国天空新闻频道前资深编辑蒂姆·马歇尔(Tim Marshall)在2016年10月所著《十张地图解释世界政治》(Ten Maps That Explain Everything About the World)中提到,明朝中后期的海外商业发达,尤其海外与中国的海上“银丝贸易”(即主要来自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同中国丝绸、茶叶的交换)如果得到进一步延续,中国人的海洋与海军意识觉醒将走在世界前列。

遗憾的是,明清两代,受封建制度和历史环境局限,中国迈向海洋的“大门”被统治者无情地关闭了。尤其近代之后,多数中国人心中,军事活动主要是陆上刀马弓箭,海洋是遥远的事物。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率团来华,为引起乾隆皇帝和中国朝廷的重视,本想把最新的发明介绍给中国,如蒸汽机、棉纺机、织布机,包括英国国王特意赠送的“君主”号战列舰模型——该舰是当时英国规模最大的战舰,装备有110门大口径火炮。此外,礼单中还专门提及当时先进的火炮、步枪、手枪等。然而,自负的清廷没有人对这些感兴趣。

不到半个世纪,这种盲目自大与封闭排外便尝到了苦果,鸦片战争一败涂地,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中国败在没有坚船利炮。此后,在镇压太平天国中崛起的汉族士绅及湘淮军阀开始发展军事工业和打造现代海军。1888年,北洋水师成立,当年美国杂志排名把它列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九。但“病树难结好果”,不管它看起来多大多漂亮,由于封建旧制度的束缚,再加上拘泥于旧式水师和片面消极的“海防思维”,1894年9月17日,黄海一战,北洋水师负于日本联合舰队,半年后,北洋水师余部坐困威海卫覆没。那个甲午之年,永遠被中国人铭记。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没有强大海军的中国任人欺凌,直到民国时期,积贫积弱的中国仍无法产生一支强大的海军。人们由此得出带血的教训:没有强大工业、高素质人才、现代制度和理念,就不可能有强大海军。反之,没有强大的海军,国家强盛就没有保证。海军与国家命脉一体,兴军必兴国,新海军需要新中国,历史把这一刻指向了1949年。

苏区游击战的“海上版”

1951年左右,华东军区海军展开水上剿匪行动,水兵们英勇地冲出小艇,占领滩头阵地,并从海岛上搜捕到一群海匪。

新中国海军诞生在战火中。1949年4月,解放军即将发起渡江战役,解放全中国。渡江作战所涉水面宽广,且向东一直可延伸到大海。渡江战役指挥部面临水上作战协调的问题,同时也面临接管起义投诚的国民党舰艇的问题。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成立,人民海军的生日就定格在这一天。

新中国成立后,新政权在海上面临严峻的安全环境,国民党虽退守台湾,但仍控制着大陆沿海水域并占有许多具有战略意义的外海岛屿,国民党海军对大陆采取“闭港”封锁行动,骚扰沿海航运,干扰海岸通信。为了打破封锁,人民海军在资源相当有限的情况下灵活运用游击战思想,将国民党军由许多重要岛屿上逐出,正是这些相对零散、规模较小却意义重大的作战历史,对人民海军乃至军政高层形成军种认同却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人民海军的首个作战目标是万山群岛,位于珠江口航道上,被视为中国南方海洋贸易中枢。1950年3月23日,中央军委确定万山群岛作战方针:“以小打大,近战夜战,以发挥我军特长。”在首场海战中,解放军小型舰艇在夜间潜入外海岛屿的主要港口,对锚泊港内的国民党舰队发起奇袭,在接下来的混战中,解放军击沉了国民党军许多舰艇,引发后者内部混乱与失序。这场战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解放军一艘28吨巡逻艇重创国民党军排水量1200吨的旗舰,创造了奇迹。

1954年底到1955年初,人民海军瞄准下一个主要作战目标是浙江台州外海的一江山岛和大陈岛。陆海空三军联合战役发起前,为了夺取一江山岛进出航道,解放军决心使国民党海军失去战斗力,特别打掉大陈岛附近巡弋的“太平”号护航驱逐舰。人民海军秘密地部署了四艘鱼雷快艇,由大型舰艇掩护其运动至前进作战集结地,并在该水域待命。与此同时,解放军对大陈岛进行大规模轰炸,试图转移大陈岛国民党驻军的注意。1954年11月14日夜,当解放军沿岸雷达站捕捉到“太平”号的行踪后,人民海军区区20吨的鱼雷快艇在岸基雷达引导下对排水量1430吨的“太平”号发起攻击,运用“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击沉了国民党军的大型舰艇,使得解放军取得对大陈岛附近水域的局部控制权。

这些早期胜利经验,成为人民海军整体经验传承的重要部分。例如,在《中国海军军人手册》中,曾对这些战斗经过进行详细说明,这些史实传达了人民海军面对强敌时的足智多谋的传统,也说明攻势精神、谋略与海上奇袭的重要性,铸就了人民海军“以小击大”的特殊性格,间接传递出一个信号——人民海军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要做好与优势强敌做斗争的准备。

或许最重要的,应该是人民海军作战经验的形成受到陆军作战传统的深刻影响,后者源于十年土地革命时期。人民海军采取的“打了就跑”战术,明显是红军当年在江西苏区进行游击战的“海上版”。

为了以弱胜强选择破袭

1950年代中期以前,人民海军大体上没有正式下达的作战指导,实践通常先于理论出现。1956年3月,中央军委在“积极防御、保卫国土”的考虑下提出军事战略指南,而“积极防御”正是毛泽东在1930年代发展与完善的理念,要求采取攻势行动与战术,来达成战略防御目标,人民海军的角色是支援陆军与空军部队对抗陆上敌人。

油画《崇武海战》。1965年11月13日夜至14日晨,东海舰队一部与国民党海军军舰在福建省崇武以东海面进行战斗。

1950年,肖劲光成为人民海军首任司令员,他系统性地为海军发展了作战指南。肖劲光是参加过长征的老兵,解放战争时期担任第四野战军兵团司令员,作为陆军军官,他没有任何海军业务背景与训练。肖劲光及其战友必须迅速适应崭新的作战领域,而在这个领域里,敌对的国民党海军以及幕后支持者美国海军拥有明显优势。

为了以弱胜强,肖劲光等人在学习毛泽东军事著作以及征求苏联专家的意见后,提出了“海上破袭战”的作战概念。其有四大特色:首先,运用一切可利用的武器对敌人进行各种形式的攻击;其次,强调秘密行动与奇袭攻击,以便打败没有防范或准备的敌人,从而取得主動;第三,有赖于攻势战役与战术,以便对敌人有生力量不断进行攻击;第四、灵活运用部队与战斗形式,在歼灭敌人时能够保持己方有生力量。在早期岁月中,由于部队建设的迫切需要,肖劲光必须将前述这些概念予以法典化。和前述原则不同,严格的海军战略应是基于较大的政治目的而调整使用的手段,肖劲光却提出一个本质上主要是作战和战术的概念,此外他确认了赢得战斗的方法。

从作战指导看,“海上破袭战”概念主要运用中国大陆1.8万公里海岸线与众多近海岛屿的复杂环境,实施兵力分散与隐蔽、待命攻击、部署与调动、发起协同攻击及在海岸炮兵与海航战机掩护下执行各项任务。海上破袭战攻击的目标包括孤立的战舰及防护薄弱的海军基地与港口。用来摧毁军事目标的海上破袭战的特殊战术,包括快速海空袭击、布设机动水雷、运用潜艇游猎及渗入敌港偷袭等等。基于毛泽东的“人民战争”理论,海军兵力可从渔民与沿海居民处得到后勤支援。

鉴于当时国内经济、工业与技术基础薄弱,人民海军如果片面追求与先进海军进行对称的力量抗衡显然不现实,况且台湾国民党海军带来的现实威胁没有完全消除,这决定了人民海军现代化的范畴。

肖劲光指出:“现代海战是综合性的立体战争,必须协同运用空中、水面、水下与海岸炮兵形成整体战力。在战争中,缺少前项任何一种能力,都将带来灾难结果。”他关于海军装备建设突出“空、潜、快”的意见——海军岸基航空兵、潜艇、快速攻击小艇——在其后20余年间成为人民海军的建军思路。

必须强调的是,“海上破袭战”理论是一种作战架构而非战略架构,主要为海上弱势一方提供了战略解决方案,但其提供的思想途径并未回答一个更重大的课题——人民海军如何为国家外交政策与长期战略目标服务。

“近海防御”是一种积极防御

1985 年11 月29 日,中国海军编队舰艇首次进入印度洋。

早期作战史、海上破袭战准则以及“空潜快”建军思路,三者形成一套强大的思想体系,对人民海军发展产生长期影响。但到了1970年代之后,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尤其对外开放的大门打开,保护海洋权益与海上贸易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刺激了中国加快开展中型远洋舰艇的研发。1971年,第一艘国产051型导弹驱逐舰“济南”号服役;1975年,第一艘国产053型导弹护卫舰交付部队;1976年,252号常规潜艇冲出“第一岛链”进入西太平洋;1980年,中国向南太平洋试射东风-5洲际导弹,051型驱逐舰与其他兄弟舰艇组成编队,跨出国门,执行协助打捞数据舱及伴随护航等任务,显示了人民海军努力改变其轻型海岸防御性兵力结构。

当然,这些对中国水兵来说梦寐以求的作战平台放到世界范围内来说并不出众。那段时期,人民海军的主要任务还是利用像台湾海峡这样的天险,尽可能阻滞敌方海军最初攻势,一旦阻滞阶段结束,即转入近岸坚守的阵地防御战,同时在海上进行敌后游击战。无论扼守海峡作战,还是近岸坚守的阵地防御战,都强调依托岛岸,预设战场,依靠岸上各种兵力、火力支援,实质是“要塞防御”,而海上敌后游击战主要以袭击敌后方交通线为主。这种作战指导,直到1982年刘华清出任海军司令员后才有了根本转变,不少著作都对他提出的“近海防御”概念进行详尽说明,因为“近海防御”战略迄今仍是中国海军的基本原则,作为十分重要的概念,它将人民海军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战略连结起来。

刘华清之所以提出“近海防御”战略,与他常年钻研国外军事战略,尤其是海军战略密切相关,而他在钻研过程中又不断与中国的现实相联系。刘华清认为,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1.4万多公里岛屿岸线、300多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的大国,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学会经略海洋、维护海权,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而要达此目的,首先需要克服的就是“重陆轻海”观念,要有一个明晰的海军战略。

“近海防御”战略的提出,明确并解决了长时期内人民海军建设发展的全局问题、方向问题和指导问题,进一步拓展了国家海洋战略视野,确立了国家走向海洋的战略基点。

美国海军战略研究专家杰弗里·戈德曼在题为《中国马汉》的论文中写道,影响中国现代海军建设的,有两个分水岭事件:其一是海湾战争,“但从长远来看,鲜为人知的更有意义的,是1982年任命刘华清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国外媒体多称刘华清为“中国现代海军之父”。

2015年8月27日,人民海军在东海组织大规模实兵实弹对抗演练,这是054A 型护卫舰常州舰垂直发射海红旗-16 舰空导弹的壮观场景。

需要强调的是,“近海防御”战略植根于中国长期战略原则之中。例如,刘华清坚持“近海防御”必须遵循“积极防御”战略指导,这一战略系使用攻势手段达成战略防御目标,涉及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统一、领土完整与海洋权益。与此同时,“近海防御”仍想定中国海军将以弱势地位进行战斗。为了弥补海军战斗力缺口,人民海军将积极采取攻击手段,以便击败敌人。随着时间推移,人民海军的攻击手段积累,改变力量平衡。这种思想与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期间发表的《论持久战》主张的三个战争阶段极为相似,其设想都是逆转敌我所处态势。

澳大利亚《洛伊解读者》杂志主笔詹姆斯·戈德里克注意到,“近海防御”战略的落实,与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红利”息息相关。“1986年,中国海军有18艘驱逐舰和31艘护卫舰,然而没有一艘装备作战数据系统或远程舰空导弹,只有一艘能装载一架直升机,而且该机不大可能在夜间作业。除了最基本的雷达或声呐,所有军舰均没有什么其他设备,也没有数字化设备。”可是,这一切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力提高,海洋权益受到国人更多关注,人民海军也有了进一步向“蓝水海军”方向转变的物质基础。美国海军军官安德鲁·波林指出,2000-2012年,中国海军潜艇规模增加8倍,这支现代化的水下兵力可在潜航状态下发射潜舰导弹,对水面舰艇构成严重威胁。如果能预判敌方舰队前进的航向,这些潜艇可前出至发射位置,并伺机在适当时间节点发起伏击。在外部传感器与目标定位系统的协助下,分散各处的潜艇可进行火力协调,在遥远水域从不同方向对敌舰艇发起奇袭。与此同时,从俄罗斯引进的四艘956型驱逐舰以及国产052、054系列驱护舰批量服役,促使中国海军越来越多地在本地区海域以外服役,参加更多的人道主义和国际安全行动,并寻求和获得使用世界各地的港口的新机遇。

逐步具有纵深防御作战能力

2008年以来,人民海军加快造舰进度。与之前不同的是,在此之后的主战舰艇朝着大型化、远洋化发展。2012年9月25日,中国海军首艘001型航母“辽宁”号服役入列,2017年4月26日,中国完全自主建造的001A型航母下水,这些成就令人印象深刻。与装备建设相同步,人民海军开始追求“外向型”海军战略。尽管中国在本世纪发表的国防白皮书中坚持海军主要任务是“近海防御”,但在2009与2011年公布的国防白皮书中,明确要求人民海军必须能在远海执行任务,2013年版国防白皮书要求人民海军“强化远海机动作战”。2015年5月26日问世的第九份中国国防白皮书《中国的军事战略》中明确赋予中国海军的战略要求“近海防御、远海护卫”,这被外界认为是近海防御和公海保护概念的一项融合战略。尽管对远海的地理范围存有不同说法,但人民海军近期任务明确地指出,远海包括由西北太平洋至印度洋东岸的广大水域。对中国海军舰队而言,通过狭窄的宫古水道以及在西太平洋开阔水域航行已成常态。2008年12月开始,人民海军还不间断地在亚丁湾部署一支护航编队,以便执行反海盗任务。

2017年7月1日,中国海军“辽宁”号航母编队组织舰载机多种条件下舰基课目训练、开展多种作战背景的编队协同及指挥训练。

人民海軍在装备建设和战略思想上的变化,与中国在进入新世纪之后迅速扩大的海外利益有很大关系。实际上,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与外部的关系就日益密切。而在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在海外的经济活动更趋活跃,海外投资也越来越大。2002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非金融类)299.2亿美元。而2003-2006年的四年里,每年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率一直在31%以上,其中2004和2005年的海外投资增长率分别达到93%和123%,2007年虽然一度下降到6.2%,但2008年又迅速达到63.6%。2008年,中国有8500多家境内投资者在全球174个国家(地区)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12000家,境外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

而在中国海外投资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人在海外的安全事件明显上升,例如2006年中国外交部参与处理的中国人海外安全事件就达3万多件;海外投资和对外贸易遭遇各种阻力,海上运输安全威胁不断加大。例如在2008年1月到11月,中国共有1265艘次商船通过索马里周边海域,其中20%受到海盗袭击。

由此可见,随着中国深度融入国际经济活动,海外利益的大幅增加,要求海军能够走向远海,为中国在海外的经济活动保驾护航,维护中国的海外利益。

目前中国海军建设重点强调“构建合成、多能、高效的海上作战力量体系,提高战略威慑与反击、海上机动作战、海上联合作战、综合防御作战和综合保障能力”。特别是2016年以来,中国三大舰队的联合军演,显示中国海军遂行制海任务着重体现“海防体系”及“海面监视指挥信息管理体系”能力的发挥,显示其面对老牌海军时的自信。

事实上,中国海军正逐步具有纵深防御作战能力,从而保护国土免受来自海上的攻击,并能朝一支具有远征作战能力的远洋海军方向迈进。

猜你喜欢

海军战略
晓褐蜻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我的海军之梦
相信爱
战略
三步走战略搞定阅读理解
战略
扩大开放是长期战略
New Approach to Calculate the Unavailability of Identical Spares in Cold Spare Configu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