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作证,人民海军风华正茂
2019-05-21吴健
吴健
尽管雾气弥漫,但2019年4月23日下午,距離青岛岸线数十海里远的黄海上,波澜不惊,似为一场盛典布好最美的舞台。没错,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多国海军检阅活动,同时也是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拉开帷幕。中国海军32艘先进舰艇,同来自俄罗斯、印度等国的10余艘舰船排成伟岸的阵列,参加了这场恰似“海上奥运会”的盛大庆祝仪式。
海军强则国家强,纵观世界强国的崛起历程,无不与发展强大海军有关,海军作为基石性武装力量,威严中透露着神秘,已度过七十载春秋的人民海军用这种直观的方式告诉世人——我们与祖国,在新时代里都风华正茂!
“战略黑鲨”就在面前
4月23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70 华诞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在青岛举行的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图为习近平检阅海军仪仗队。
4月23日14时30分许,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所搭乘的052D型导弹驱逐舰西宁舰抵达阅兵海域,海军司令员沈金龙向习主席报告:“主席同志,受阅部队准备完毕,请您检阅。”习主席登上检阅台,下达检阅开始命令。
随着分列式进行曲的激昂旋律在阅兵舰西宁舰上响起,分列式正式开始。西宁舰侧前方,潜艇群、驱逐舰群、护卫舰群、登陆舰群、辅助舰群、航空母舰群等组成的中国海军受阅舰艇编队破浪而来。首先接受检阅的是潜艇群的多艘核常动力潜艇,战略导弹核潜艇“长征-10号”领衔踏浪而来,该艇系中国目前建造排水量最大的水下作战舰艇,堪称“国之重器”。虽然朦朦海雾影响到视线,但该艇完美的流线造型仍展现得淋漓尽致,指挥塔围壳略靠近艏部,围壳上部置有水平围壳舵,配合艇尾十字舵,深潜航行的操纵效率较高,而且围壳与艇身的过渡部分系弧形设计,使得水下航行阻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噪声得以降低,从而大大提高潜艇的隐蔽性。围壳后面紧跟着的龟背状舱段几乎占据一半的艇身,那就是装填潜地导弹的发射舱,这是中国可以信赖的战略性“二次反击”力量。画面中,三名海军军官并排站在围壳舱口,向习主席敬礼,潜望镜桅杆上飘扬着五星红旗,而在导航雷达桅杆后面,则配合着八一海军旗。
紧随导弹核潜艇的是攻击核潜艇,该艇造型更加紧凑,它不仅可以发射鱼雷,还可以发射导弹,再配合新型射击指挥仪和主被动声呐探测系统,大大提高了打击和生存能力。要强调的是,战略导弹核潜艇虽然强大,但对它也存在需要警惕的漏洞,按照常规海战样式,出动导弹核潜艇都必须异常仔细,反潜航空兵飞机升空、军用侦察卫星开始工作、水面舰艇驶离海军基地,确保导弹核潜艇反潜情报保障任务,如果发现敌对攻击核潜艇的行踪,就必须派出相应的攻击核潜艇掩护。很显然,中国以完整的体系展示,呈现出可信可靠的水下战略威慑力量。
让人意犹未尽的是,阅兵镜头留给常规潜艇的部分似乎少了点,仅有一艘潜艇的指挥塔围壳“惊鸿一瞥”,也因为它与核潜艇的造型近似,很容易被人们混淆了。
从现场镜头看,虽然气象条件不如预期,但受阅潜艇群的航向、速度把握得非常到位,左右航向偏差大致不超过数米,潜艇之间的距离也保持在几链左右(一链等于185.2米),浮航航速也保持得恰到好处。众所周知,潜艇作为可独立执行任务的战略性兵种,很少与其他舰艇进行编队协同,这种“闲庭信步”的受阅模式对潜艇来说其实是一个特殊的考验,艇员没有过硬的基本功是很难完成的。
一个时代从面前划过
继潜艇群之后,受阅编队行进速度开始加快,由七艘导弹驱逐舰组成的驱逐舰群、八艘导弹护卫舰组成的护卫舰群开始接受检阅。让人印象深刻的舷号101的万吨大驱南昌舰昂首而至。南昌舰大量采用国产技术和先进装备,由于动力非常充沛,加上采用流线型设计和艏侧推等技术,操控性不比那些尺寸小得多的护卫舰弱,有个细节证明这一点:衡量舰艇设计高低的重要指标是流体力学,南昌舰的舰艏犹如一把利刃,轻松切开海面,两旁却没有激起多少浪花,证明其压浪性能非常出色,要知道舰艇在航行中,产生的浪花越小越好,意味其减少“兴波阻力”,提高速度的同时还能节省燃油。
紧随南昌舰的是052D型驱逐舰贵阳舰(舷号119)、太原舰(舷号131),052C型驱逐舰长春舰(舷号150)、海口舰(舷号171),052B型驱逐舰武汉舰(舷号169)以及051C型驱逐舰石家庄舰。它们完整地展示了中国大中型水面作战舰近20年来的发展脉络。
其中,石家庄舰和武汉舰都属于过渡型舰船——这两个级别都只建造两艘,在中国自主研制的舰体平台上集成中外武器电子装备,目的是为了防止中国研制出新型舰艇(即052C/D型驱逐舰)时出现无舰可用的局面,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投入服役并形成战斗力,缓解了中国海军对新型舰艇需求的燃眉之急,充满“小步快跑”的特色。相比之下,海口舰、长春舰和贵阳舰、太原舰则呈现出一个时代的跨越,特别是海口舰与长春舰的服役间隔出奇的长,前者是052C型舰首批建造的两艘之一,2005年7月入列,后领衔首次亚丁湾护航任务,正是在它的身上,印证了国产相控阵雷达(绰号“中华神盾”)的效能,为日后顺利量产052C型乃至052D型舰奠定了基础,而长春舰的服役比海口舰整整晚了七年。反观052D型舰,从首舰昆明舰2014年3月在上海交付入列,再到贵阳舰与太原舰都在2018年服役,中国造船工艺乃至整个综合国力已非昔日吴下阿蒙了。
事实上,051C可算作中国海军舰艇平台从机械化到信息化过渡的“最后门槛”,之后诞生的052C、052D乃至055型万吨驱逐舰都是实现了全面信息化。其主要特征是,通过舰内通信电缆、显示系统和专用指挥线路,使所有武器电子设备的实时状态能在战情中心里显示出来,便于指挥员及时掌握作战系统的状态,并作出快捷的判断,指挥,自动化指挥系统发送作战指令,改变以往“通信基本靠吼”的状态,实现了战斗力的大幅跃升。
性能与驱逐舰形成“高低搭配”的护卫舰群也很是了得,央视转瞬即去的画面中,舷号515的滨州舰出现少有的大特写,它是被外界昵称为“新青年”的054A型护卫舰的第23艘。请记住,这是“第23艘”,2016年12月入列,同年还有另两艘同型姊妹舰,而相比首舰徐州舰间隔才八年,是网友形容中国军舰“下饺子”的最佳例证。054A型舰被公认为世界护卫舰家族中的“杰作”,4000吨排水量的隐身平台上,综合集成多样化武器系统,可遂行不同作战任务。“不用人夸颜色好”,且看俄罗斯《消息报》记者伊利亚·克拉姆尼克在2018年1月10日发表的大作《请中国帮助》吧,这位亲自登上中国军舰的资深军事记者这样慨叹,“曾经旗插四海的俄海军,现在连装备4000吨级护卫舰都成了困难,即便最乐观的估计,俄海军到2025年左右的水面主战舰缺口都有15-18艘。与此同时,中国海军仅2017年就接装8艘056A轻型护卫舰和两艘054A中型护卫舰,尤其后者具有极强的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是非常合适的海战平台”。克拉姆尼克发出这样的大胆设想,“当前局面下,不排除俄罗斯向中国求助,以054A型为基础,用中国船身和动力装置加上俄罗斯武器和电子设备制造护卫舰。……俄罗斯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制造出这种军舰,因为俄罗斯武器与中国船身结合的问题不止一次得到解决”。且不论这种方案是否可行,但足以证明人民海军以及中国制造业是多么令人印象深刻。
事实上,滨州舰及其他“新青年”足以用实力证明。该舰服役才两年,就奉命前往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用无私的奉献证明一个信念:中国国家利益延伸到哪里,中国海军坚定的航迹也会延伸到哪里。
平行线上“漂亮的结”
万吨大驱南昌舰亮相阅舰式。
从某种角度看,人民海军早在诞生之初就确立航空兵、鱼雷快艇和潜艇为核心的“空、潜、快”装备发展格局,但所谓的“空”仅仅是岸基起降飞机,在长达30多年间,海航飞机和舰艇就像两条距离极近的平行线,看似成双成对,却从未相交,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出现起降直升机的驱逐舰(还是后期改装的),更是在2012年11月23日,一架歼-15固定翼战斗机平稳降落在首艘航母辽宁舰甲板上,才算给这对平行线漂亮地打了一个结,这个结是海军战斗力建设的一个崭新的起点,迎来中国海军的新时代。
这次阅兵中,不光驱护舰均实现载机化,而且两栖登陆舰、支援舰实现更高层次的大载机化(不仅数量多,而且可起降13吨级大型直升机),尤其大型船坞登陆舰沂蒙山舰后甲板上,海军陆战队员及其搭乘的直-8J舰载直升机整建制受阅,体现了强大的立体登陆作战能力。至于大名鼎鼎的辽宁舰,则以“盘马弯弓”之势展现了强大的航空战力,镜头显示飞行甲板的起飞区停放着一架歼-15,挡焰板升起到45角的位置,完全是滑跃起飞前的标准状态。而在舰尾甲板,则停放着两架枕戈待旦的歼-15。根据《人民海军报》的介绍,服役六年多的辽宁舰,已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实现可信赖的远海作战能力,特别是海军艦载战斗机飞行员培养已形成完善的制度,能为整个部队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有种缘分叫“阅兵”
战略导弹核潜艇“长征-10 号”接受检阅。
在人民海军受阅部队驶过,远涉重洋前来参加庆典的俄罗斯、印度、韩国等13国18艘舰船悬挂满旗,以中国海军西宁舰为基准,排成一列,接受检阅。检阅舰驶过,值更官的哨声响起,各国海军军官整齐地向检阅舰举手敬礼,水兵同时向检阅舰行注目礼,检阅舰鸣笛还礼。
据分析,此次共襄盛举的外舰大多与中国有着或多或少的“缘分”,也从某种程度上证明我们能够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最先抵达青岛的新加坡护卫舰“坚强”号也是2018年中国与东盟联合海军演习的主角,当时随舰来到中国湛江的新加坡海军第185中队指挥官林友川上校指出:“我们在演习中强化了合作能力,并在东盟和中国海军间达到更好的理解。”同样参加此次活动的泰国海军的“纳莱颂恩”号(一作“纳黎萱”号)和“邦巴功”号护卫舰,则可视为“回娘家的亲人”,作为中国中高档战舰“走出去”的先锋,两舰已服役异国接近三十年,以可靠耐用、作战效能出色闻名,去年泰国普吉岛发生船只倾覆事件,泰国海军行动最快,搜寻范围最大的正是来自中国上海建造的护卫舰,泰国海军表示,中国上海建造的军舰品质过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将制造成本和维护费用降低到了相当可观的程度,使得泰国始终能维持足以遂行日常巡逻、保障领海完整的作战力量,此番重回故乡可谓“载誉而归”。
当然,与中国“缘分”更多的当属俄罗斯海军。这一次,他们有四艘战舰及军辅船来到青岛,其中“尼古拉·奇克尔”号救援拖船最让中国人眼前一亮,它与人民海军首艘航母“辽宁”号的前身——“瓦良格”号有不解之缘。据《俄罗斯报》介绍,2001年11月,当无动力的“瓦良格”号船体穿越黑海海峡,踏上回家之路时,正是“尼”号担任了“踩刹车”的制动角色,保证几万吨的船体顺利通过不宽的峡口。2002年3月,“瓦良格”号安抵大连,胜利结束1.5万多海里、耗时4个多月的远航,“尼”号也像送嫁的娘家兄弟一样,圆满完成命中注定与中国的第一次牵手。俄罗斯媒体富有诗意地写道,在人民海军成立七十周年阅兵式上,如果钢铁之船也富有灵性,那么“尼”号与焕然一新的辽宁舰再次重逢,那种情分将是多么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