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医大学护理双师职业倦怠特点及其与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2019-05-21徐霞袁媛徐铭田晓翠鲁芳

军事护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军医大学职业倦怠双师

徐霞,袁媛,徐铭,田晓翠,鲁芳

(1.陆军军医大学护理系 临床护理学教研室,重庆 400038;2.陆军军医大学护理系 野战护理学教研室;3.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健康体检中心,重庆 400042;4.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神经内科; 5.陆军军医大学护理系 护理管理学教研室)

职业倦怠是个体长期处于工作压力状态所出现的一种负性的、个体化的认知与情感反应[1]。研究[2]表明,职业倦怠不仅会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工作效能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还会降低护理质量,增加医疗差错的发生率。护理双师是指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和课堂教学经验,既能从事理论课的讲授,又能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在临床实习中给学生指导的护理骨干人员[3]。2004年国家卫生部和教育部颁布的《护理、药学、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军医大学护理双师不仅要身兼临床护理和教学科研的任务,同时还肩负军队卫勤保障等多重使命,因而是医院精心选拔培养的护理骨干和中坚力量。与地方医院的普通护士相比,这个特殊群体自然会承受更多的压力和接受更多的挑战,若没有良好的社会支持和有效的应对方式,极易出现职业倦怠。近年来的研究[4-8]显示,压力、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对护士职业倦怠有一定影响。但针对军医大学护理双师职业倦怠特点及其与知觉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相关性的研究尚处空白。本文旨在了解军医大学护理双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分析知觉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对其职业倦怠的影响,为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轻这支护理骨干队伍的职业倦怠、维护其身心健康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3所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的835名护理双师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承担军医大学学历教育教学任务,且取得教师资格证或参加过教学能力培训,愿意参加该项研究的护理双师。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1.1 一般情况调查表 自行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子女状况、职务、职称、学历、护龄、教龄等。

1.2.1.2 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human service survey,MBI-HSS) 采用陈素坤[9]根据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翻译修订而成的中文版问卷,包括情感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EE)、去人格化(depersonalization, DP)、个人成就感(personal achievement, PA)3个维度共22个条目。采用7级评分法,0分代表从来没有,6分代表每天均有。其中EE包含9个条目,总分0~54分,9~26分为中度倦怠,>26分为重度倦怠;DP包含5个条目,总分0~30分,6~9分为中度倦怠,>9分为重度倦怠;PA包含8个条目,总分0~48分,34~39分为中度倦怠,<34分为重度倦怠[10]。EE和DP得分越高、PA得分越低,表示职业倦怠程度越重。总量表及3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38、0.850、0.676、0.771。

1.2.1.3 知觉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 采用杨廷忠等[11]2003年修订的中文版CPSS量表,该量表包括控制感和紧张感2个维度共14个条目,主要用于测量被试主观感知到的压力程度。采用Likert 5级(1~5)评分法,得分范围为0~56分,得分越高说明被试感知到的心理压力越大。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62。

1.2.1.4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e copingstyle questionnaire,SCSQ) 由解亚宁[12]结合我国人群的特点编制,包括积极应对(positive coping,PC)和消极应对(negative coping,NC)2个维度共20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0~3)评分法,每个维度得分范围均为0~30分。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31,PC和NC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62、0.772。

1.2.1.5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 采用汪向东等[13]编制的PSSS量表,主要用于测评个体所感知和领悟到的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程度。该量表由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3个维度共12个自评项目组成,采用7点计分法,总分为12~84分,将得分为≥12分、≥37分、≥61分者依次划分为低、中和高支持状态,得分越高代表个体领悟到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14]。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s α系数为 0.925。

1.2.2 调查方法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护理双师进行集中或单独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900份,剔除漏答3项(含)以上和答案明显呈规律性作答的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35份,有效回收率为92.78%。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著性检验用t检验,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835名护理双师中,男10名(占1.2%)、女825名(占98.7%);年龄:<25岁24名(占2.9%),25~34岁564名(占67.5%),35~44岁232名(占27.8%),>45岁15名(占1.8%);护龄:<5年67名(占8.0%),5~10年378名(占45.3%),11~15年200名(占24.0%),16~20年129名(占15.4%),>20年61名(占7.3%);教龄:<1年66名(占7.9%),1~3年186名(占22.3%),4~6年277名(占33.2%),7~10年180名(占21.6%),11~15年45名(占5.4%),>15年81名(占9.7%);学历:大专115名(占13.8%),本科708名(占84.9%),硕士及以上11名(占1.3%);职称:初级504名(占60.4%),中级289名(占34.6%),高级39名(占4.7%);职务:护士583名(占69.8%),教学组长162名(占19.4%),护士长59名(占7.1%),其他护理管理者30名(占3.6%);婚姻状况:未婚136名(占16.3%),已婚699名(占83.7%);子女状况:无子女226名(占27.1%),1个子女505名(占60.5%),2个子女104名(12.4%)。

2.2 军医大学护理双师MBI-HSS的得分情况 835名护理双师EE、DP及PA的得分分别为(17.69±10.39)、( 4.62±4.52)、(32.14±9.21)分。835名护理双师在EE、DP、PA 3个维度,处于高度倦怠水平的分别占18.8%、12.5%、28.1%,处于中度倦怠水平的分别占23.7%、18.2%、19.6%,见表1。

表1 军医大学护理双师MBI-HSS的得分情况分)

2.3 CPSS、SCSQ、PSSS与MBI-HSS的相关性分析 835名护理双师的CPSS总分为(39.10±6.40)分;SCSQ的PC维度的得分为(1.97±0.48)分,NC维度的得分为(1.22±0.53)分;PSSS的总分为(63.33±11.32)分。结果显示,CPSS与EE、DP呈正相关,与PA呈负相关;PC与EE、DP呈负相关,与PA呈正相关;NC与EE、DP呈正相关,与PA呈负相关;PSSS与EE、DP呈负相关,与PA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军医大学护理双师CPSS、SCSQ、PSSS与MBI的相关性(r)

b:P<0.01

2.4 CPSS、SCSQ、PSSS与MBI-HSS的回归分析 分别以MBI-HSS的3个维度,即EE、DP和PA作为因变量,利用分层回归了解调查对象CPSS、SCSQ和PSSS对其MBI-HSS的影响,结果见表3。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PSS与MBI-HSS密切相关,即CPSS得分越高越容易出现职业倦怠;PC可以提高PA,NC则可以加重DP、降低PA;PSSS与MBI-HSS密切相关。

表3 军医大学护理双师CPSS、SCSQ、PSSS对其MBI影响的回归分析

续表3

因变量自变量bSbb’tPDPPSSS-0.080.02-0.20-5.170.00PA常数项39.283.23-12.160.00CPSS-0.380.05-0.27-7.200.02PC0.150.060.092.410.02NC-O.250.08-0.12-3.330.00PSSS0.110.030.133.500.00

注:以EE为因变量时,对回归方程进行检验R2=0.25,F=139.23,P<0.01;以DP为因变量时,R2=0.15,

F=35.17,P<0.01;以PA为因变量时,R2=0.18,F=44.19,P<0.01

3 讨论

3.1 军医大学护理双师职业倦怠总体状况较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军医大学护理双师在EE、DP、PA 3个维度处于高度倦怠水平的分别占18.8%、12.5%、28.1%,处于中度倦怠水平的分别占23.7%、18.2%、19.6%。由此可见,军医大学护理双师职业倦怠总体状况较好,其中PA的倦怠水平较为严重。本研究与孙静等[4]、周连红等[5]、张淑豪等[15]对地方医院普通护士职业倦怠的调查结果相比,本次调查对象在各维度的中、高度倦怠水平均低于上述研究,说明军医大学护理双师职业倦怠总体状况较好。但是护理双师作为医院的骨干力量,在临床护理和教学科研中起着重要的带头示范作用,EE和PA高度倦怠的发生比例较高,势必会对医护质量和教学科研造成影响。因此,军医大学及医院应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缓解护理双师的职业倦怠。

3.2 知觉压力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知觉压力是指个体对压力程度与自身应对能力的评估过程,往往比应激源本身更能反映其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实际影响[16]。多数个体在面对压力时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心身紧张反应,如不及时调整就会出现职业倦怠。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双师CPSS总分较高[(39.10±6.40)分],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军医大学护理双师身兼护士、教师、军队卫勤力量等多重角色,长期存在角色变化、角色混淆与角色冲突;(2)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以及高度紧张并可能伴有一定危险的工作环境;(3)军队特殊的管理体制与严格的纪律约束;(4)军队调整改革导致护士编制数量减少,医护人员个人利益受到冲击,护理人员流失严重,职称晋升困难等矛盾突出。诸多因素共同构成了护理双师的压力源,致使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提示医院管理者需要关注这部分骨干力量的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状况,经常性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帮助护理双师选择合理的方式释放压力,使其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3.3 应对方式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应对作为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对个体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6]。个体的应对能力和应对方式直接影响个人情绪,进而影响职业倦怠和身心健康。本次研究结果显示,PC方式可以降低EE和DP程度,提升PA;而NC方式则会加重EE和DP程度,降低PA,使人对工作产生负面情绪,不利于缓解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与谢家玲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本次调查对象PC得分较高,NC得分相对较低,说明军医大学护理双师在面对困难时更倾向于选择积极有效的解决方式。分析原因可能与护理双师作为医院的护理骨干和中坚力量,个人综合素质相对较高,处理问题的方式相比普通护士更加成熟,应对压力的能力较强有关。提示加强护理双师压力应对能力训练,引导他们选择运用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可降低职业倦怠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3.4 领悟社会支持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领悟社会支持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人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17-18]。社会支持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个体缓解压力,是保护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19]。本次调查结果显示,PSSS得分高者职业倦怠明显低于得分低者,两者关系成正比,即PSSS得分越高,PA就越高,也印证了潘泰峰等[19]的研究结果。本次研究对象领悟社会支持总体水平较高,可能与军队医院人性化的保障机制、科学配置护理人力资源、重视营造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注重提高所属人员岗位胜任力,使其在工作中提升自我价值认同有关。提示医院管理者为护理双师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引导其合理利用社会支持,对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军医大学护理双师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虽然总体状况好于地方医院的普通护士,但是EE和PA高度倦怠的发生比例较高,仍需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可通过加强针对性训练,帮助军医大学护理双师提升应对技巧和应对能力, 同时向其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关心其身心健康,从而有效地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使之更好在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和教学科研中发挥骨干作用。

致谢:感谢陆军军医大学护理系朱京慈教授、任辉教授对本研究的指导;感谢陆军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参与本研究的临床护理教师。

猜你喜欢

军医大学职业倦怠双师
“盒”你玩
我是小小迷彩兵
我的太空梦
越是艰险越向前一一记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病科连建奇主任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