跗骨窦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2019-05-21钟里军邓军亮韦昭勇
郑 显 钟里军 邓军亮 韦昭勇
广西岑溪市中医医院 543200
手术内固定为我国临床治疗跟骨骨折的常用方法,传统的内固定方式为L型切口内固定。伴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该类型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方案也得到不断完善和丰富[1]。本文主要对跗骨窦切口和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旨在为医师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骨科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96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1)明确诊断为跟骨骨折;(2)具有手术治疗指征。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部位骨折;(2)跟骨Sanders Ⅳ骨折。应用抽签法将观察对象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A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45.9±5.2)岁。B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29~70岁,平均年龄(46.1±4.7)岁。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两组一般资料基本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在通过伦理委员审核、获取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后开展。
1.2 方法
1.2.1 A组:治疗方式为跗骨窦切口内固定。神经阻滞麻醉,沿腓骨尖下1~1.5cm切开皮肤至第四跖骨基底,与足底保持平行关系。锐性分离组织,暴露骨折端,清除断端血肿及软组织,进行骨折块复位,克氏针临时固定,C臂机确定复位满意后,选择合适钢板,放置于跟骨外侧合适的位置,经皮置入螺钉辅助固定,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常规放置引流管,逐层关闭切口。
1.2.2 B组:治疗方式为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神经阻滞麻醉,切口始于外踝上5cm,跟腱前缘或腓骨后缘与跟腱缘连线的中点,以约120°拐至第5跖骨基底近侧1cm。锐性分离组织,暴露骨折端,清除断端血肿及软组织,常规复位,选择合适钢板固定,常规留置引流管,逐层关闭切口。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个月的足功能。足功能评价标准[2]:评价工具为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包括疼痛、功能(步态、活动度、行走距离、稳定性、支撑工具、跛行、穿鞋、上楼梯、对地面的要求、外观)两个评价维度,评分范围0~100分,足功能优、良、可、差的评分范围依次为>90分、75~89分、50~74分、<50分。
2 结果
2.1 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 A组患者手术用时较B组短(P<0.05),术中失血量较B组少(P<0.05),见表1。
表1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比较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B组低(χ2=3.852,P=0.049<0.05),见表2。
表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3 术后1个月足功能 A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足功能优良率较B组高(χ2=4.196,P=0.040<0.05),见表3。
表3两组术后1个月足功能比较
3 讨论
跟骨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类型,多由挤压伤、高处坠落等暴力事故导致,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足跟部剧烈疼痛,伴有明显的肿胀。无移位的跟骨骨折可采取非手术治疗,发生明显移位的跟骨骨折则建议采取手术内固定治疗[3]。传统的跟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方式为L型切口内固定,大量实践研究已经证实该种治疗方式手术视野开阔,易于进行骨折复位和内固定,疗效良好[4-5]。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入路治疗方式。为明确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指导医师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我院开展课题研究。结果显示,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整体疗效可靠,用时更少,术中失血量更少,创伤性更小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分析原因为: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虽然手术视野开阔,骨折复位难度小,固定牢靠,但该入路术中剥离软组织范围广,创伤性较大,加之术中长时间的牵拉和压迫皮瓣,易发生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而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手术切口小,不会损伤跟外侧动脉,术中失血量少,且跗骨窦周围血管网发达,血运丰富,术后切口愈合速度快,不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6]。术中在直视下进行骨折复位,能够获得与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相似的骨折端内固定效果。此外,跟骨前上方、后部及后关节面软骨下方的骨密度相对较高,内固定在该区域置入螺钉,不易发生松动。因此,能够获得较可靠的整体疗效。
综上所述,与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比较,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创伤性更小,术后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整体疗效更可靠。但由于本文选取的样本量较小,术后随访时间短,进行足功能评价时,一部分患者骨折还未开始愈合,最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可能不足,因此,本文所得结论的准确性还有待日后开展更多相同课题临床研究进行验证,以更好地指导跟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促进患者疾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