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视角下海南五指山地区 黎族民间非遗舞蹈的解读与探究
2019-05-21张明
文/张明
黎族主要聚居于我国海南岛的中、南部地区,以五指山一带较为集中,部分在海南省的保亭、陵水、白沙等市县,也是海南省最原始的少数民族。五指山市,别称翡翠城,在海南省的腹地,从远古以来便有黎族先民的踪迹,广阔的热带森林孕育了黎族的文化特征及民族风貌。五指山地区的黎寨由于地理环境等缘故,属众多黎寨中较为典型的一部分。[1]从历史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黎族民间舞蹈有着极为悠远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我国各少数民族舞蹈中独树一帜。
一、五指山地区的黎族舞蹈类型
黎族舞蹈内容丰富,从内容上体现了黎族人民的精神信仰和民族的宗教、教育、风俗习惯等文化。探索五指山地区黎族非遗舞蹈文化,从黎族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历史环境、宗教信仰、经济生活、劳动生产等视角出发,都在不同程度上使黎族舞蹈得到了一定的展现。[2]黎族的传统舞蹈形式多样,有祛病祈福、生产生活、丰收娱乐、纪念祖先等。从这些舞蹈的风格特点,以及展现的内容来看,可以划分为两大类:首先是祭祀祖先的宗教舞蹈,这类舞蹈大多存在于黎族的宗教仪式里;其次是反映黎族人民劳动和生活的自娱性舞蹈,这类舞蹈与黎族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形式活泼,流行广泛,表演性强,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和欣赏性。
(一)巫术祭祖的宗教舞蹈
黎族人相信万物有灵的宗教观,这类舞蹈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就已产生。黎族祖先们想通过肢体“动作”实现祈福的目的。在五指山盛行合亩制地区的杞方言黎族认为:丰收后,这些收割后的植物灵魂要招回家中,否则黎寨中就会有不祥的事情发生,部落也会多灾多难。此后每到庄稼秋收后的日子,黎寨里的各家各户都要举行“招福魂”仪式,祈祷祭祀活动,黎族统称这些灵魂为“福魂”(也就是黎族的“招福魂舞”)。这类舞蹈有平安舞、跳锣舞、跳娘舞(敲碗舞)等。
巫术祭祖的宗教舞蹈是当祭祀黎族祖先或祈求丰年时,全村的人们都聚集一起,在沉浑有力的黎鼓和木质响板等打击乐器的伴奏下,先由村里的“奥雅”独舞并吟唱家谱赛史或先人开拓家园业绩等创世纪歌谣,然后由众男女轮次起舞。粗犷古朴的舞姿,带有明显的原始舞蹈痕迹,表现了生活在“刀耕火种”社会中的黎族对自然和祖先的原始崇拜。
图1 打柴舞
(二)劳动生产生活的自娱性舞蹈
形式活泼的黎族生活习俗舞蹈,与黎族人民日常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习俗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类的舞蹈流传范围广,民众参与性强,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大多数的舞蹈都是在黎族民间打击乐和传统民歌的伴奏结合下,边歌边舞,极具自娱性。
其中较具典型的舞蹈,如杞方言黎族的“祝福舞”“共同舞(团结舞又名跳锣舞)”等,主要以祈福平安、人丁兴旺为愿望。共同舞形成于早期原始社会,每当黎寨里人们迁入新宅或有喜事,就会敲起锣鼓,全村不管男女老少都跳起共同舞。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习俗。该习俗一代代沿袭至今。黎族共同舞于2007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五指山市毛阳镇方满村的村民传承至今。这种从原始社会一直保留和传承至今的民间传统舞种,是黎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不但具有悠久的历史且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研究黎族的民间传统舞蹈艺术和文化内涵具有重要价值。
五指山地区在过去每到“牛日”这天,定会组织跳起“祝福舞”,为祈祷村寨里人丁兴旺。[3]“祝福舞”的表演由全村人参与,动作随着锣鼓声进行,节奏感强,展现了原始质朴的风格气息。由于五指山区热带雨林资源丰富,在这样的地理环境影响下,黎族人过着“以木为弓,以竹为弦”的打猎生活,在这样的生活习惯下形成了该地区人们灵活矫健的体质特点,从而在舞蹈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产劳动舞蹈”,如“舂米舞”“钱串舞”“打柴舞”(图1)[4]等。其中“打柴舞”(又名“跳柴舞”)因气氛热烈、动作健美、自娱性较强,如今是黎族民间流传性最广的舞蹈之一;“钱串舞”由四男一女表演,二男各持钱串棍,竹棍两端各串五个铜钱,象征收获的山栏稻,摆动时铜钱发出声响,二男各持烟筒,姑娘手拿草笠。持棍者边跳边用竹棍巧妙地拍打肩膀和手脚,捧烟筒者则向观众表演各种动作。舞蹈表演形式活泼逗趣。流传在五指山地区的“舂米舞”[5]则将劳动、歌谣和舞蹈融为一体。在五谷丰登、节日喜庆或黎家人入新屋时,姑娘们喜爱相湊轮换舂米,众人环臼而立,各持舂米杵,手戴金属环,利用舂米时发出的音乐节奏,一边唱着黎族民歌,一边伴着劳动起舞。与钱串舞形式成鲜明对比的黎族舂米舞,像一幅动人的风景画,展现了黎家女性的勤劳勇敢。在五指山地区的黎族舂米舞,主要集中于五指山市什保村,该地区的舂米舞通常以四人或六人舂米为多,两组或三组人面对舂臼相对站立,以领头的人节奏为主,配合膝盖的颤动有节奏地相互敲击舂杵与舂臼,劳动的姿态、工具的击打声、人的歌声,相映成趣,形成了优美的劳动舞蹈。
二、五指山地区黎族舞蹈的环境与特点
(一)自然生态环境
五指山市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森林覆盖面积大,降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古人类自然栖息生活的天堂。由于生产方式的简单,而且受自然环境气候影响,该地区从前的作物产量很低,往往依靠集体狩猎来谋生。因此,祈求祷告祖先的庇佑成为人们的共同心态和群体意识,从而产生万物有灵的信仰崇拜。在海南岛的五指山、三亚、东方、乐东,宗教祭祀的舞蹈里有反映巫术祭祖、祈安求福的舞蹈,如“捉鬼舞”“五凤舞”等,黎族人民祈求祖先“袍隆扣”(图5)的神灵庇佑。
(二)社会文化环境
分布在五指山地区的黎族大部分为杞方言黎族。杞原作“岐”,是黎族分布在海南岛上的五大支系的其中一种。据统计,其目前人口数量仅次于陵水保亭地区的哈方言黎族。杞黎主要分布在海南的五指山市、保亭县、琼中县。五指山地区黎族舞蹈主要流传在通什市、南圣镇牙南村、毛阳镇、毛道乡毛道村。通什市流传黎族“招福魂舞”;什保村至今流传着“舂米舞”;南圣镇牙南村流传苗族的“盘皇舞”;毛阳镇流传黎族的“跳锣舞”(团结舞)、“快乐舞”、“迎春舞”。在20世纪50年代初五指山地区仍保留合亩制度,之后合亩制以外其他地区男子全改穿汉装,妇女已不文面,习俗类似周围汉族。[6]据文献资料记载,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黎族合亩制地区,成年男子大都还保留着原始社会的习俗,穿着“吊丁布”;而黎族妇女穿的服装大都较为窄小,无论是哪一种支系,基本女性下身都穿着直筒裙,只是不同方言之间由于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等差异,服饰上的花纹图案有所区分,裙子的长短各不相同。杞方言的黎族大多信仰黎族的创世祖图腾“袍隆扣”,以及动物、植物图腾,如牛、鸟、花草等。在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下,这些装束对黎族人生产生活的肢体动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舞动步伐窄小,胯的幅度与上肢动作常形成一边顺、弓形三道弯的体态;又因宗教信仰的影响,该地区的黎族舞蹈形态大多呈现出以模仿动物形态,或手拿花草等舞蹈形态特点。
黎族传统非遗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旅游文化的冲击下,许多舞蹈在传统中原本要表达的内容渐渐淡化。为了迎合当下的主流审美,传统舞蹈逐渐脱离了其原生形态,形成娱乐性“快餐式”的舞蹈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海南黎族本土的舞蹈工作者对部分经典的黎族民间传统舞蹈进行整理提炼,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黎族舞蹈的继承与发展。
三、五指山地区黎族非遗舞蹈的发展传承途径
(一)五指山地区黎族传统舞蹈的逐渐消亡
文化部于2014年再次调整和重新认定部分国家级传统舞蹈保护单位,动态管理成为“新常态”。此项条例使城镇化进程中的传统舞蹈保护问题备受关注,使非遗保护策略更具针对性。长期以来,黎族民族民间舞蹈都是以口传身授的方式在黎寨的民众中流传,从练习到节庆表演都是由黎族民众自发组织开展,广大黎族民众将舞蹈与劳作、休闲结合起来,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场地制约,尤其是对表演者有着消除疲劳、娱乐身心的作用。笔者通过对海南五指山地区黎族舞蹈进行实地调研发现,本地区受日益繁荣的经济社会影响,大量的黎族年轻人从黎村走向城市,学习当下的主流文化,寻求更广阔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当地不少的群众靠着旅游吃饭,这一变化深刻影响了黎族村落的结构与传统舞蹈文化的发展,使黎族传统文化面临失传威胁,村落里部分的传统舞蹈仅剩为数不多的老一辈民间艺人在维持。如果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该地区的黎族民间原生态传统舞蹈文化将面临后继无人而失传的困境。
(二)让“非遗”传承更接地气
笔者通过在五指山地区的实地调研了解到,当地文化馆通过“非遗”档案建设,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组织五指山区各乡镇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传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黎锦技艺、黎族竹木器乐、舂米舞、共同舞、苗族盘皇舞、苗族民间刺绣、蜡染手工技艺等。通过现场展示活动,以及多媒体技术等方式,其展示制作过程、流传区域和历史源流等文化内涵,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本土的优秀的民间非遗文化。
为使“非遗”传承更接地气,笔者去五指山市田野调查时,在当地文化馆介绍下得知,目前五指山市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9项,其中包括国家级3项、省级7项(其中舞蹈有4项)、市级9项,代表性传承人108名。[7]2009年至今,五指山市累计建设完成各类传习馆(所、村)共16个。近3年来,五指山市举办各类“非遗”培训班70多期,文化惠民暨“非遗”保护成果“四进”展演活动已连续开展4年多。[8]五指山地区传统舞蹈的保护呈现出新的格局和重点。教育与传承力度加大,部分项目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持续努力后,保护成效逐渐显现。
五指山与三亚相邻,地理条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本地旅游产业日益发展,这种现代化建设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原生态传统文化的冲击使黎族原生态舞蹈在发展中逐渐融入了其他舞蹈的特征,其原生形态逐渐弱化。在舞蹈的发展中为迎合游客的审美,部分黎族聚居的村落甚至在进行本民族舞蹈活动时增加了其他外来舞蹈的动作元素,使本民族的原生舞蹈日趋变异、弱化。
(三)“非遗”舞蹈实行活态传承
非遗项目的保护不能仅仅是传统地放在博物馆,真正的保护是继承和开发。近几年开始,海南有专业的舞蹈团体以五指山地区的黎族舞蹈为素材创作舞剧,如以五指山为历史背景和主题所创作的黎族歌舞诗《五指山魂》,黎族舞蹈诗《达达瑟》,舞剧《黎族故事》《黄道婆》《甘工鸟》《黎族家园》等在汲取并保留了传统黎族舞蹈元素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表现手法的舞蹈作品《山那边的帕曼》《插怒奴喂》等舞蹈作品,把黎族传统民歌、民情风俗及舞蹈形态搬上舞台,作品展现了五指山地区黎族人民质朴、乐观的精神。其中黎族歌舞诗《五指山魂》分别在新加坡及广东省、海南省等地上演,曾荣获首届海南艺术节新剧目奖。今后将把该剧目融入黎峒文化园和水满风情小镇等旅游地,形成文化旅游产品。这些作品以古朴的黎族舞蹈语汇表达出了黎族传统深邃的文化内涵,也通过艺术再加工的方式的外显性,让更多人了解了海南的黎族传统文化。
为了使深藏在五指山地区的黎村苗寨的优秀传统舞蹈能够继续传承发展,并有更大的知名度和影响,相关部门已加强媒体宣传的力度,利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等方式进行五指山地区黎族传统舞蹈的文化展示与传播,如五指山文化馆开展的面向社会传统舞蹈的培训,面向城市社群举行的非遗舞蹈展演(图2),专业的艺术团体下基层演出,举办海南原创广场舞大赛,举办“非遗舞蹈进校园”等系列保护措施,这些方式使传统舞蹈“活”起来,焕发出新的生机。2013年起,黎锦技艺(图3)、琼剧等非遗项目,已经进入海南当地的职业教育和部分中专、大专院校课堂;“民歌、民服、民舞”成为这一地区中小学校的特色课。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的运用使传统舞蹈的保护工作有了新的飞跃。当然,在保护工作也涌现出了新的问题,也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认识,虽然五指山地区在传统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现实情况依然严峻,一些传统舞蹈仍然无法摆脱濒危处境,在传承过程中质化、碎片化问题依然存在,如五指山地区部分宗教祭祀舞蹈,面临的首要问题仍然是民众的参与度不高。民众是传统舞蹈的主体,民众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着传统舞蹈的兴衰。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缺少对群体性传承人的关照等问题。加强理论与实践探索,不断总结与反思,切实推进五指山地区黎族传统舞蹈的发展刻不容缓。
图2 2018年海南五指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拍摄:张明)
图3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拍摄:张明)
四、结 语
“文化从来不是流水线能够打造出来的,文化要靠时间和心灵的悉心酿造,是一代代人共同的精神成果,是自然积淀而成的。”海南省是旅游大省,五指山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旅游资源,科学处理黎族舞蹈文化与本土旅游经济交织,适当地将“本土”舞蹈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的优势,从而达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服务民族地区摆脱贫困的目标,在合理使用中开发,最大限度地保护和继承黎族传统的舞蹈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实践,只有通过正确理解黎族传统舞蹈发展的理性意义,在发展中继承创新,才能让传统文化迸发出时代的活力。
注释
[1] 白金峰.现代意识与黎族舞蹈[J].北京舞蹈学院报,2009(02):106—110.
[2] 陈小囡.黎族舞蹈动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4.
[3] 颜妹,符玉献.黎族舞蹈的分类及其代表作[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8):154—154,167.
[4] 图片来源于杨志杰主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海南卷[M].中国ISBN中心,1999.
[5] 图片来源于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6] 胡亚玲.海南黎族风情[M].海南出版社,2006.
[7] 张欣欣,文珍.非遗保护工作与学校教育传承路径的探索——以五指山市为例[J].南方论刊,2015(08):69—71.
[8] 《海南省五指山市非遗保护成果展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