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视野下的岭南涉海舞蹈创作研究

2019-05-21许笑傲

粤海风 2019年4期
关键词:岭南海洋舞蹈

文/许笑傲

一、引 言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中,提出了与周边国家积极合作的“一带一路”倡议构想,并一步步付诸实施。“一带一路”让我们瞭望海洋,重塑海上丝路,深掘海洋文化,发展海洋经济,抒怀海洋梦想。广东自古以来临海而立、因海而兴,是沿海大省,省内沿海城市包含:湛江、潮州、汕头、揭阳、汕尾、惠州、深圳、东莞、广州、中山、珠海、江门、阳江、茂名。自习近平总书记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正式公布以来,众多文学艺术工作者在发展、繁荣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奋进、勇攀高峰,艺术作品的年产量逐渐高升,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令人充满期待。在这文艺发展的重要历史时刻,涉猎海洋文化的舞蹈创作尤为重要,以沿海大省为代表的岭南舞蹈[1]创作更理应勇立潮头,梳理涉海舞蹈发展脉络,自觉弘扬“海上丝绸之路”精神,从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伟大复兴。

岭南[2]“涉海舞蹈”是在广东沿海领域内孕育和发展起来的,是具有独特海洋文化属性的地域性舞蹈,以表达岭南海洋文化意识形态和岭南沿海人民的社会风貌、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为主要内容,是具有岭南沿海风格的舞蹈语言,其表达方式有各种舞蹈形态。它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型:象征与表达海洋的舞蹈形态;模拟与崇拜海洋的舞蹈形态;展示海神信仰与海洋神话故事的舞蹈形态;再现岭南沿海人文生活的舞蹈形态;传达海洋人文时代变革精神的舞蹈形态。

二、海洋形态及其意象化表达

海洋是什么样子的?是跌宕起伏的波浪,是难以计数的水滴汇聚成小溪流江河汇成大海。早在1985年,由黄少淑、房进激编创的女子群舞作品《小溪江河大海》就用肢体语言为大众展示了大海的浪漫,海洋的意象是浪漫的,是神秘的,是恬静的,是美好的,是疯狂的。残暴的海、婀娜多姿的海、瞬息万变的海,在人们的感性认知下形成、发展、永存。

著名的俄国诗人普希金,在作品《致大海》中多次提到和书写海洋意象。他作品中的海洋形象,常常有着相当深刻的思想及寓意。又如李白借助海洋的自然气象,运用浪漫的哲理思想描绘出“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刘禹锡写海涛的奔腾咆哮、汹涌澎湃,则用“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无论西方还是东方,无论远古还是现代,有太多太多形容大海的文字,我们都能从中找寻到大海的模样。

以舞蹈《青春与海》为例

在第五届岭南舞蹈大赛中,就有关于海洋形态及其意象化表达的作品,例如小舞剧《哭嫁》和群舞《青春与海》。小舞剧《哭嫁》运用大块的布与肢体动作呈现波澜壮阔的海洋意象,以及海与陆地、海与木船、海与人的多重关系。舞蹈《青春与海》(图1、图2)在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的音乐节奏和音乐情感下,通过肢体动作表现海洋波涛汹涌的形态。运用双人舞段、三人舞段、群舞段以及大量的调度,诗意地描绘了大海波浪翻滚、柔光闪耀的景象,抒发青年对海洋的情怀。在编创当中,如何用肢体表现大海的意象成为舞蹈难题,在不断地修改与尝试后,发现舞者的手臂有力度地突起,接连交织在紧密的、横面的空间里进行卡农节奏变化,这时就有了波涛的意味,更是海浪的形象动作。在舞蹈起始画面中,编者经过长时间打磨实验,提炼出表现海洋静谧、海面连绵起伏的画面意象,并通过舞者运用腹部收缩、胸口带动、头部自然放松、膝盖手臂向上的肢体动作和卡农的形式来描绘海洋意象。作品蕴含了人们对海洋依恋、向往、激进的多重情感,在舞段上依次叠加、推进直至最后高潮结束,也体现出奋斗不止、努力未息的精神,让越来越多的青年投身海洋、建功海洋。

图1:舞蹈《青春与海》,广东海洋大学演出,摄影:刘海栋

图2:舞蹈《青春与海》,广东海洋大学演出,摄影:刘海栋

三、海洋生灵及神话的模拟与崇拜

海洋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海洋文化像一条龙,从远古游来,驻足今天,又向未来奔去。在中国古代海洋神话中,有关海神、海仙、海怪的记载众多,不可胜数。这些记载构成了中国海洋神话的洋洋大观。茫茫南海,颗颗明珠。从“最古老的中国海神——倏与忽”“重要的海神禺疆”到“精卫填海”“八仙过海”“北海之神海若”,再到“妈祖的传说”“海龙王”“哪吒闹海”“沧海桑田”“海神娘娘的传说”等众多中国古代的海洋神话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海洋神话的奇诡斑斓。《中华舞蹈志·广东卷》[3]中有广东地区民族民间舞蹈的历史、现状、内容形式、风格流派、衍变特色,以及有关的节令风俗、信仰礼仪等详细记载。沿海人民崇拜海洋之神灵,模拟其生物形象并衍生在民俗活动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功能,广东地区涉及海洋生灵的模拟与崇拜的舞蹈有:《九珠戏龙》《黑蛟龙舞》《鲤鱼化龙》《龙鱼舞》《人龙舞》[4]、番禺鳌鱼、澄海鳌鱼、鲤鱼舞、渔夫与蚌精。

民俗舞蹈一般都是在民俗活动中进行表演,音乐大部分采用锣鼓班子现场演奏,舞蹈动作大多模拟动物形态、动态、动律。舞蹈风格多姿多彩,表现为优美典雅、灵动活泼、风趣诙谐、沉郁铿锵等。这些民俗舞蹈经常使用很多物象、表象、意象、图象及典礼,表现某一种特殊的寓意。龙乃中华民族的图腾,常常传闻,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龙舞亦是祥瑞雄伟的象征;鲤鱼被视为吉祥之物,预示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表达人民迎接祥福的心愿。人们参加舞狮活动,寄托消灾除害、求吉求祥的美好心愿;鳌鱼和龙、鲤鱼寓意相似,是吉利祥瑞的象征,舞鳌鱼特别的意思是独占鳌头、金榜题名。然而,海洋生物还有很多,如海豚、水母、螃蟹、墨鱼、鲸、海狮,等等,众多涉及海洋生物的涉海舞蹈或民俗舞蹈还有待深掘和开发,这都是涉海舞蹈创作领域中具有极大意义的素材源泉。

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原始社会,沿海居民通过出海捕捞而获得海生动物。这些动物不仅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食物,也是他们在渔市进行交易贩卖、获取财富的主要来源。因而在长久的劳动和生活中,沿海居民对海洋产生强烈的依赖、恐惧和羡慕,从而心生崇拜。这些涉海民俗舞蹈就是人们模拟海洋生物、崇拜生灵的最详细证明。翻开历史,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逐渐走来,龙、鳌、鱼等动物舞蹈,都是源自北方,而岭南民俗舞蹈逐步对传统民间动物舞蹈进行创新与改造,例如“第十届桃李杯”海南嘉积中学的舞蹈作品《搏·鳌》,表现了善良、勤劳、勇敢的琼海人民在这个时代的大潮中,“拼搏进取,独占鳌头”的博鳌精神。通过模拟“鳌”这一海洋物种,对其进行拟人化创作,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精神,同时创新舞蹈题材,变化舞蹈动作,为民俗舞蹈注入新的元素,继承与保留汉民族传统文化。

以舞蹈《石灵》为例

在粤西沿海的雷州半岛,老百姓信奉“石狗”。关于“雷州石狗”有众多神话故事,它经历了从“图腾崇拜”“呈祥灵物”到“守护神”的演变。时至今日,已发展为独具地方民俗的石狗文化,具有厚重的民俗信仰和深远的历史价值。雷州人民将石狗安置在海岸边,镇灾驱邪。它不仅是沿海地区人民崇拜的神灵,亦是海洋的守护神。笔者根据“石狗”这一雷州典型形象,创作出具有岭南风格的舞蹈作品《石灵》(图3、图4)。作品中,“它们”仿佛历经风雨的洗礼,从遥远的海洋、田屿而来,“它们”迈着沉重的步伐,双眼放出凶煞的神光,好似要把所有恶疾扫除。舞者不仅通过肢体动作模拟狗的动态动律,再现雷州石狗的威严、神武、神韵和庄肃的氛围,展现神秘与震慑的力量,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石狗”这一南方兵马俑的复活,重现雷州古老的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3:舞蹈《石灵》,广东海洋大学演出,摄影:张雍

图4:舞蹈《石灵》,广东海洋大学演出,摄影:张雍

音乐选用了打击乐鼓童的《KoDo》,击鼓而舞,有利于把石狗凶悍、威严的神韵勾画出来,音乐的神秘氛围和强烈的节奏极易感染观众。服装借鉴舞剧男版《天鹅湖》,以及舞蹈《一片羽毛》,流苏裤子象征性地勾勒出狗毛的动态效果,整体服装颜色统一为灰色,与石狗雕塑的原材料玄武岩颜色一致,给人以生冷的感觉。原始、奔放的动作特性更是塑造“石狗”这一岭南地区特有的形象,充满意趣与想象。

四、海洋人文及其生活再现

海洋人文生活是海洋社会文化中较为重要的内容,是指长期居住在海上或者沿海居住的岸边人所发明、创造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来源于人们对生活生产的需求,在特定的历史、朝代、民族、地域中形成、发展和演变。

广东地处中国南海之滨,海岸线绵延漫长,海疆辽阔,大小岛屿纷繁,沿海民族繁多,各民族地域人群的生活习俗各不相同,传统节日庆典丰富多彩,人文生活各色各样,风俗人情各具特色。这不仅是南海沿海人民重要的精神生活内容,也是南海海洋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风光,同时也是岭南当代涉海舞蹈创新发展无穷无尽的宝贵资源。

近年来,广东舞蹈创作者们编创了丰富的岭南舞蹈作品,具有岭南风格,以及独特韵味和形态,其中就有再现海洋人文生活的艺术作品,例如广舞小舞剧《哭嫁》、广外艺《渔水谣》(图5、6)、深圳舞协《戈·海》、嘉积中学《甲午海魂》、深圳大学《河·流》、高山族舞蹈《海歌》等,从不同侧面表现了沿海渔女朴素勤劳的生活状态,抑或是海上居民“疍家”的故事,抑或是体现南海开拓者,海峡两岸同胞的生活现状与人文关怀。

图5:舞蹈《渔水谣》,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基础教育学院演出,摄影:刘海栋

图6:舞蹈《渔水谣》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基础教育学院演出 摄影—刘海栋

图7:小型舞剧《哭嫁》,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演出,摄影:刘海栋

以小型舞剧《哭嫁》为例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创作的小舞剧《哭嫁》(图7),再现了疍家人的生活场景。“疍家”被称为水上居民,居无定所,生活在船上,漂泊于海洋。疍民是广东地区特有的人群,分布在珠三角及粤西一带,沿海而聚,亦被称为海洋族群。作品以夸张的舞美、浪漫的画面、激荡的音乐,以及写实的剧情表现疍家渔女由海上到岸上,从少女到出嫁的心路历程及情感纠葛。如果说作品聚焦的是岭南文化中一个逐渐消失的海洋族群——疍家,旨在传承和守望疍家独特的“文化记忆”,表达疍家人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其更是隐喻了一种海上文化与陆地文化之间的冲突,旧社会与新世界的历史变革中所遗留下的悲情与蒙昧,在传统精神文化下对新的人文生活的举步探索。人们回望,再次注意到这个濒临消失的人群——疍民,这个具有特殊价值与寓意的题材,着实在当代舞剧题材中独树一帜,令人喜爱。

五、海洋人文精神关照及传承

上述岭南涉海舞蹈作品不仅再现了“生动的形态”与“活的文化”,更是海洋人文精神关照的体现。舞蹈《青春与海》不仅展现了海洋形态与意象,以及新时代青年不畏艰辛,投身海洋建设的画面,还歌颂了这批人砥砺奋进、拼搏进取、投身海洋、建功海洋这一具有海洋特色的新时代精神。舞蹈《搏·鳌》寓意“一只巨鳌”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浪潮中勇往直前,彰显了创先争优的时代精神。

在岭南的这片土地上,更有许多舞蹈走向国际,在世界的舞台上,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第六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我们看见了用竹篾、铁丝制作而成的惟妙惟肖、形态各异、色彩绚丽的“海底生物”,有鱼、虾、蟹、螺,还有海星、章鱼等,这就是湛江遂溪独有的《鱼龙舞》,仿佛海底龙宫在人间呈现,极具魔幻主义,呈现出别样的艺术张力。沿海地区的民俗活动,以及人文精神都得到广泛的传承与传播。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谈海洋精神传承离不开传统所包含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它蕴含于一个个神话传说、典籍记述、神灵崇拜,以及海外交往中,海洋人文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譬如蕴含着坚韧无畏的海洋精神——“精卫填海”;萌芽出求知探索的海洋精神——“秦始皇东巡”;体现了崇德向善的海洋精神——“妈祖信俗”;展现了开放兼容的海洋精神——“海上丝绸之路”。秉承着以上所述的种种海洋人文精神,生活在中国沿海的中华儿女依靠自身的勤劳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自“精卫填海”到“海上丝绸之路”,文明的发展循着人类从原始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的足迹。时至今日,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这一具有前瞻性的倡议下,海洋人文精神发展已然走向了包容并蓄、开拓创新。作为舞蹈文艺工作者,要以积极探索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同源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联合保护、研究、人员培训、项目交流和联合申报为契机,搭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艺术院校、艺术团体、艺术学者沟通对话的平台,促进思想文化交流,推动中外文化经典作品的相互借鉴,从而繁荣“一带一路”主题的文化艺术生产,提升艺术人才的专业水准和综合素质,为“丝路”主题的艺术创作、海洋人文精神的传承储备人才资源。

六、结 语

在《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总体规划下,艺术创作大有可为,更被赋予了新的挑战。回顾我国舞蹈的发展历程,舞蹈表演与舞蹈创作总是较多地表现陆地文化,从陆地文化当中提炼素材,较少关注海洋文化。人们对于海洋文化的意识、概念较为缺乏,导致在舞蹈创作,以及舞蹈评论中都鲜少关注“涉海作品”。随着习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关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重要论述,海洋文化艺术的发展已不容忽视。因此,新时代下的舞蹈创作,舞蹈研究工作者们应该深入挖掘海洋题材,研究“涉海作品”,创作出展现岭南风格、富有海洋气息的舞蹈佳品,同时着重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切实发挥舞蹈艺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注释

[1] 李永祥,黄汝麟,曾华美.岭南舞蹈的形态与特质[J]. 民间文化论坛,2011(05):80—87.

[2] 眭美琳.岭南民间舞蹈文化类型及其呈现[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01):82—86.

[3] 《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编.中华舞蹈志·广东卷[N].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4] 赵少英.粤西“人龙舞”之海洋文化意蕴[J]. 文史博览(理论),2014(09):15—16,29.

猜你喜欢

岭南海洋舞蹈
忆岭南
岭南建筑的前世今生
雨岭南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不辞长作岭南人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