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9-05-20王欢
王欢
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人民医院口腔科 (辽宁葫芦岛 125001)
先天性缺牙是口腔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于牙胚发育障碍使得牙齿数量不够和牙列不完整的一种疾病,对患者容貌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怎样治疗该疾病患者成为口腔科探讨的重点。临床常用口腔修复疗法与正畸疗法治疗该疾病患者,但是治疗效果不够理想。近年有研究显示,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疗法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临床疗效[1]。本研究旨在探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口腔科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接收的70例先天性缺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女18例,男17例;年龄14~42岁,平均(28.8±2.7)岁;缺牙部位,7例第二前磨牙,17例侧切牙,11例中切牙。对照组女20例,男15例;年龄13~40岁,平均(28.2±2.6)岁;缺牙部位,8例第二前磨牙,18例侧切牙,9例中切牙。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完善相关检查,主要检查口腔牙齿面形、牙齿错位、缺牙、牙弓、牙轴倾斜及覆盖等情况,通过X线片了解缺牙部位与数目,对牙齿给予常规清洁操作。对照组采用口腔修复法治疗:依据患者缺牙部位、缺牙数目及周边状况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通过制作牙齿修复体完成口腔修复,先予以临时冠桥,对基牙实施保护操作,确定义齿种植部位与间隙后佩戴牙齿修复体,佩戴好后再次确认和牙冠边缘的密合度是否合适,义齿和周边牙齿间的关系可选择牙线检测,当牙线经过牙缝有阻力时说明邻接关系良好。
试验组应用口腔修复法联合正畸疗法治疗,口腔修复法同于对照组。经X线片获得患者下颌牙模型、上颌牙模型、头颅全景片、头颅侧位片,以此分析缺失牙的部位、数目及周边状况,并设计针对性治疗方案,如果出现乳牙或残留牙冠或牙根时必须马上清除,同时做好口腔、牙齿清洁情况;应用固定矫正器完成患者的正畸治疗,所用仪器有低温高速离心机、牙周探针、凝胶成像分析系统、梯度聚合酶链反应(PCR)仪、数控超级恒温槽等,保证患者上下牙齿整齐排列,对于错位、倾斜及扭转的牙齿必须给予及时处理,再逐渐调整患者基牙、磨牙、中线及尖牙的部位。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语言功能、咀嚼功能以及临床疗效。语言功能与咀嚼功能分别应用问卷调查形式,评分越高表示功能越好。疗效评估指标主要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以下6项全部达到为治愈,达到5项为显效,达到4项为有效,达到3项及以下为无效:(1)牙齿自然美观,牙合功能良好,感觉舒适;(2)牙齿整齐排列,前牙覆盖部位状态较好;(3)第一恒磨牙基本处于中性牙合水平;(4)牙根平行度较好,未见根尖吸收;(5)语言与咀嚼功能物无异常;(6)应用保持器1年里未见复发。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语言与咀嚼功能比较
试验组语言与咀嚼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语言与咀嚼功能比较(分,
2.2 两组疗效比较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32,P=0.021)。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先天性缺牙主要是因患者口腔牙列受到损坏而出现一颗或数颗牙齿倾斜或脱落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咀嚼功能和口腔外观,还可能影响口腔卫生,易发生口臭与牙周炎等症。所以怎样保证患者牙齿健康并探讨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成为口腔科的重要研究课题[2]。
正畸治疗主要是借助矫正装置来对牙齿与骨骼的协调性进行调整,以此实现矫正和恢复美观的目标。口腔修复疗法主要是通过依据人体生理特征制作出人工修复体并应用于面部和口腔部位来实现矫正畸形的目标[3]。先天性缺牙通常是由于缺牙而造成面部发育异常,口腔修复疗法能够依据患者实际状况来实施针对性治疗方案,能够达到口腔治疗和改善面部的目的,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联合正畸与口腔修复疗法,能够进一步提高牙列整齐度,调整牙间隙,为种植义齿提供更为理想的种植环境,减少或避免因义齿种植不当而出现的各类状况,以此加快患者语言与咀嚼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疗效[4]。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语言、咀嚼功能及临床疗效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能够获得显著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语言与咀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