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钼靶联合MRI动态增强在诊断隐匿性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2019-05-20蒋仕淑张文英刘跃权陶得正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0期
关键词:隐匿性磁共振特异性

蒋仕淑,张文英,刘跃权,李 浩,彭 艳,陶得正(通讯作者)

(1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云南 昭通 657000)(2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肿瘤科 云南 昭通 657000)(3盐津县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 昭通 657500)

隐匿性乳腺癌是指临床上未触及明显肿块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其发病率较少,据相关统计显示,隐匿性乳腺癌的发病率<0.5%[1]。因其临床没有较明显的特异性,其术前诊断不仅难,且难度极大,常因经验不丰富或检查资料不够完善,极易漏诊、误诊,不利于患者的预后。目前而言,临床常用与诊断乳腺癌的检查方式常有钼靶X线摄影、超声及磁共振平扫及动态增强。本次研究主要针对的是钼靶及磁共振检查,二者在诊断乳腺癌均有不同的优势与不足,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两种检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互补,故联合两种检查在诊断隐匿性乳腺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达到最佳诊断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2~80岁,平均61.4±5.2岁,术前临床未触及明显肿块,而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分别分析其术前钼靶及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对比准确率、敏感性及特异性。纳入标准:就检前均无肿瘤病史;临床触诊双侧乳腺未触及明显包块;双侧乳腺无明显疼痛。排除标准:有肿瘤病史者;双侧乳腺可触及明显包块或明显疼痛;有多种药物、食物过敏时;有幽闭恐惧症者。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钼靶X线摄影、动态增强MR单项及联合钼靶检查。

钼靶X线摄影采用全数字化钼靶摄像(美国HOLOGIC),自动选择KV、mAs参数、滤波,常规拍摄双侧乳腺轴位及内外侧斜位X线片。

动态增强MRI采用1.5TMRI扫描仪(荷兰飞利浦),具体方法为:选择专用乳腺双穴线圈,俯卧让双侧乳房自然悬垂于线圈内,先行双侧乳腺平扫:扫描序列为常规SE序列T1WI,FSET2WI;扫描方向包括包括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平扫后行动态增强:增强对比剂钆为:双胺注射液;用量为0.1~0.2mmol/kg;流速为3ml/s

1.3 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放射学会提出的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进行,以判断病灶特征及病灶分型。

1.4 评价标准

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诊断医师单独对其诊断,当意见有分歧时,通过讨论或向第三名经验丰富的影像诊断医师请教得出统一意见。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20.0,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4例病例,钼靶诊断有51例相符;联合两种检查,54例患者有53例符合。三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敏感性及特异性如表1所示。

表1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临床触诊中未触及肿块的乳腺癌称为隐匿性乳腺癌。据资料显示,乳腺原发灶受抑制成微小病灶、癌组织深、弥散而不形成肿块、纤维乳腺炎增加乳腺组织厚度等因素均可导致部分乳腺癌难以发现[2]。故隐匿性乳腺癌极易漏诊、误诊,大多数病变发现时均为中晚期,并以腋窝淋巴结转移较常见,预后不理想,5年生存率仅在70%左右[3]。因此对病情的诊断的早期性及准确性至关重要,可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更重要的的依据,从而大大提高患者的诊疗效果。

钼靶是最常用的传统乳腺检查方法,其优点不仅有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等,还能清晰显示乳腺的细微结构、微小钙化,能较清楚的显示病变的大小、形态、边界等,特别是在显示钙化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隐匿性乳腺癌的钼靶表现为:腺体内可见稍高密度结节影;腺体边缘模糊显示不清、局部增厚、内部结构紊乱;腺体区可见簇状微小钙化。但钼靶在诊断隐匿性乳腺癌中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X线技术本身的限制(组织对比度低、组织重叠干扰大);对邻近胸壁病变显示差。

MR平扫及动态增强无辐射损伤,且软组织分辨率高,在隐匿性乳腺癌病变的大小、数量、形态、边界、毗邻关系及肿瘤内部血流变化方面有明显优势,并可综合病变早期增强情况及时间-信号曲线,提高隐匿性乳腺癌的特异性,能发现钼靶发现不了的病灶。本次研究发现钼靶及磁共振检查,二者在诊断乳腺癌均有不同的优势与不足,两种检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互补,故联合两种检查在诊断隐匿性乳腺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大提高隐匿性乳腺癌的检查率、准确率及特异性。

猜你喜欢

隐匿性磁共振特异性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儿童非特异性ST-T改变
隐匿性HBV感染分子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隐匿性糖尿病肾病各级肾动脉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