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T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和静脉性血管瘤价值
2019-05-20胡绪焕
胡绪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放射科 北京 101200)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ICA)及静脉性血管瘤(CVH)都属于脑血管畸形,由于两种病变的病理及在部分病例上表现为多发且病灶极小,使其影像表现复杂多样,从而容易造成误诊、漏诊。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更新和新技术的使用,人们对SW I在颅内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越来越重视。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ICA或CVH患者的MRI、SWI表现及特征,评价SWI在诊断ICA或CVH的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搜集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行MRI检查且临床和影像资料完整的ICA或CVH患者共16例,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25~76岁,平均56岁。临床表现有头痛、头晕者10例,肢体麻木3例,持续癫痫发作1例,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3例;无症状1例。16例均行MRI平扫、增强和SWI检查。
1.2 检查方法
16例患者均进行常规MRI平扫、增强序列及SWI扫描,所有扫描均在PHILIPS ingenia 3.0T MR设备上进行,采用头部表面线圈。扫描序列包括:常规T1WI–IR、T2WI轴位、DWI、T2WI-FLAIR以及SWI扫描参数:T1WI-IR:TR 2000ms,TE 20ms;T2WI:TR 2254ms,TE 80ms;层厚 5mm,层距 1mm。DW I:TR 2978ms,TE 87ms;T2WI-FLAIR:TR 6000ms,TE 125ms,TI 2500ms。SWI参数:采用高分辨率3D梯度回波序列,TR 21ms,TE 28ms,FA为10°。
增强后行T1WI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TR 242ms,TE 5ms,FA为80°)扫描。所用对比剂为钆喷酸葡胺注射液(Gd-DTPA),剂量0.2ml/kg。
2 结果
16例患者中有10例海绵状血管瘤,其中1例多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3例静脉性血管瘤,及3例海绵状血管瘤合并静脉性血管瘤,常规MRI平扫发现20个病灶,增强扫描发现25个病灶,SWI发现29个病灶,其中海绵状血管瘤病灶23个,13个病灶其中表现为环状低信号并中心高信号,直径大小范围约为平均约为0.5~1.8cm,平均大小约为0.8cm;10个病灶表现为结节状低信号,直径大小范围约为平均约为0.4~1.0cm,平均大小约为0.6cm;6个静脉性血管瘤均表现为低信号髓静脉向引流静脉汇聚,SWI显示病灶范围大小多大于常规MRI平扫及增强。
图1a-d男,45岁,癫痫,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 a.T2WI呈环形低信号并中心高信号或结节状低信号;b.T1WI呈混杂高信号;c.SWI呈环形低信号并中心高信号或结节状低信号,范围较T1WI、T2WI大;d.增强扫描,轻度不均匀强化。
图2a-d女,60岁,头晕,海绵状血管瘤合并静脉性血管瘤 a.右侧额叶扣带回,T2WI偏后部结节状低信号(海绵状血管瘤),偏前方可见低信号髓静脉向引流静脉汇聚(静脉性血管瘤);b.T1WI呈低信号;c.SWI偏后部结节状低信号(海绵状血管瘤),偏前方可见低信号髓静脉向引流静脉汇聚(静脉性血管瘤);d.增强扫描,显示放射状扩张的髓静脉及粗大的引流静脉。
3 讨论
SWI是一种利用不同组织间磁敏感性的差异产生图像对比的新技术,近年广泛应用于临床,显示静脉性血管、微出血以及铁等顺磁性物质有明显效果。研究表明[1],它对血液代谢物、静脉结构及铁质沉积的显示非常敏感。
海绵状血管瘤镜下瘤体由衬以内皮紧密结合的海绵状血窦组成,无正常的脑组织,容易破裂出血。本研究中SWI表现为环状低信号并中心高信号或结节状低信号(图1),而且显示的病灶数量多于MRI平扫,这与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2-8]本研究中SWI显示病灶的范围较常规MRI略大,与刘鹏等[6]研究结果一致,朱文珍等[9]。认为病灶内部的高信号为海绵状血管瘤的瘤体,周边低信号为出血,刘鹏等[6]认为并不尽然,内部的高信号同样可能有出血的成分。因为。因为SWI本质上是一个梯度回波的T2WI成像,出血在亚急性早期天时血块内的红细胞发生破裂,位于细胞外的正铁血红蛋白具有延长T2时间的作用,可以在T2加权像出现高信号。SWI序列中细胞外的正铁血红蛋白具有磁敏感性和延长T2时间两种作用,所以出血在SWI上的表现是多样的,表现应该取决于出血的时期或两种效应的比重。本研究中也发现患者病灶中海绵状血管瘤伴出血的情况不少见,而且表现为T1WI图像上明显高信号,对应的SWI图像也有部分表现为低信号环绕团状高信号。
本组研究还发现所有的25个海绵状血管瘤中,13个病灶其中表现为环状低信号并中心高信号,直径大小范围约为平均约为0.5~1.8cm,平均大小约为0.8cm;10个病灶表现为结节状低信号,直径大小范围约为平均约为0.4~1.0cm,平均大小约为0.6cm;第一种表现的病灶直径范围及平均值均高于第二种表现,由于本组研究病例数较少,无法从统计学上论证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与瘤体直径大小之间有无明显的相关性,目前各文献中也没有发现相关的结论,所以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静脉性血管瘤典型MR表现为脑内圆形、条形流空信号,增强后显示放射状或星芒状髓静脉和增粗的穿皮质静脉。SWI表现为“放射状”或“星芒状”扩张的髓静脉和增粗的穿皮质静脉(图2)呈明显低信号,边界清楚。本组SWI显示静脉畸形的最小直径为0.4cm,对髓静脉、引流静脉的显示率高于常规序列,其中增强T1WI与SW1分别显示相同的引流静脉,但SWI显示更多的髓静脉。这与刘鹏[6]张国明[10]等研究结果一致。
SWI很容易发现静脉畸形,用小体素可以减少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相位图能更好显示常规序列不显示的静脉。[11]用于显示小静脉以及诊断微出血、创伤组织乃至脑部铁代谢有关的神经血管性疾病[12]。
综上所述,SWI比MR常规扫描序列能更好的显示海绵状血管瘤及静脉性血管瘤,敏感性高,病灶显示更加清晰,结合常规MR扫描序列及临床病史,可以明显提高脑血管畸形诊断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