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经验小议学前儿童前阅读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2019-05-18苏金莲

考试周刊 2019年42期
关键词:自主阅读绘本

摘 要:前阅读活动作为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对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开展阅读活动时,要熟练掌握幼儿不同的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创设宽松自由的语言学习环境,采用多元指导策略,引发幼儿自主阅读,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将阅读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让幼儿体验阅读的快乐,为幼儿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前阅读;核心经验;自主阅读;绘本

幼儿早期阅读活动是指以幼儿自身经验为基础,在适当情景中,通过幼儿对文字、符号、标记、图片、影像等材料的认读、理解和运用,对幼儿身心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活动。前阅读活动作为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可以是视觉活动、听觉活动、口语活动,甚至是触觉活动,是幼儿了解社会和自然界的一种方式,对于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幼儿前阅读核心经验促成也就成为评判教师对前阅读活动的指导是否有效的标准。笔者以为,幼儿“前阅读”的核心经验大致可划分为三个范畴:一是良好阅读习惯和行为的养成,二是阅读内容的理解和阅读策略的形成,三是阅读内容的表达与评判。分析以往的前阅读活动,由于老师对前阅读核心经验理解不明确,导致对前阅读活动指导不到位,缺乏有效指导策略,选材不贴切,目标制定偏离,活动重难点不突出,过于追求认知和技能,对幼儿的阅读行为缺少有效的引导与暗示,也不能对幼儿的阅读行为进行很好的评价等等,幼儿前阅读核心经验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以至于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在学前儿童前阅读活动中,教师如何有效地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提高教师指导的有效性,采用适宜的方式策略,促进幼儿前阅读核心经验的形成和发展呢?下面就以大班早期阅读活动《跑跑镇》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及教学体会。

一、 选择适宜绘本,分析教材内容

绘本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或是完全没有文字来诠释图画的书籍。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应该是图画色彩鲜艳、信息丰富,图画与文字要高度对应,字体大小、文本长度适宜,图画书的内容要有启发性。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绘本种类繁多,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活动开展的需要,选适合幼儿阅读的优质绘本,激发阅读的兴趣,能与绘本产生共鸣。一本优秀的绘本应当是文学语言、美术语言和教育语言这三种语言的有机结合。教师自己要先读懂读好绘本,对绘本中表现的主题、结构、语言、图画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知道绘本所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它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绘本画面采用什么形式来展现等等,教师只有读懂读透绘本内容,解读绘本所传递的信息,掌握绘本蕴含的教育元素,才能采用适当的方式策略,引导幼儿自主地去阅读,帮助幼儿阅读理解内容。例如在开展大班的早期阅读活动《跑跑镇》时,通过分析绘本,发现这本绘本属于游戏书,书中巧妙利用了前后页的画面,向幼儿展现了两个不相关的物品,发生碰撞后会产生神奇的变化,变成一种“新”事物,绘本中的文字简洁明了,固定的句式“××哒哒哒××哒哒哒,咣,变成××”,幼儿很容易熟记并运用,幼儿在观察、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能充分感受事物的变化无穷,积极观察联想,并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想。幼儿对这样的绘本会非常感兴趣,引发他们阅读此绘本。

二、 了解幼儿经验,制定活动目标

幼儿才是阅读的主体,活动目标的制定,应围绕幼儿的语言核心经验发展为主,结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及经验发展,重点围绕阅读内容开展游戏、表演、讲述故事和图片内容等制定行之有效的活动目标。不同幼儿对绘本的理解感受是不一样的,首先,教师在设计阅读活动方案时,一定要对所教授的班级幼儿已有的经验进行分析,充分关注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经验,全面了解他们的阅读行为习惯,阅读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思考: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幼儿又可以获得哪些核心经验的发展。并将这些内容作为制定目标的标准。前阅读活动目标的制定,要紧密联系所阅读图画书的特点,通过图画书的阅读发展幼儿的多方面能力,同时,适宜的目标,还要成为阅读活动的一个前后贯穿的主要指引。例如,在制定《跑跑镇》活动方案时,我将目标制定如下:1. 大胆想象、猜测两个物体组合后发生的变化,在猜想与验证过程中理解绘本内容。2. 感受绘本的幽默有趣,能用固定的句式描述产生的变化。教师明确活动目标后,就要思考用什么方式策略来实施方案,促成目标的达成。

三、 設计有效提问,引发自主阅读

问题是学习之始,高效的教学组织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提问。教师要结合幼儿阅读经验,围绕绘本所体现的主线,巧妙地设计提问,引发幼儿自主阅读,掌握阅读的方法,理解绘本画面内容,并大胆表达自己对阅读的理解。要把握问题的有效性、开放性、指导性及回应性,才能帮助幼儿深入理解绘本内容。首先,结合目标的实施来设计问题。如在早期阅读《跑跑镇》活动中,基于幼儿以直观体验为主的学习特点,结合封面,按照故事发展情节,我提出“这两只小动物怎么了?”“相撞了以后会发生什么神奇的变化?”等问题,为幼儿初步了解画面内容做准备。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于是产生了阅读图书的欲望。其次,提的问题要精简。教师一次性不能提出太多的问题,会干扰幼儿思考回答。让幼儿自主阅读时,我引导幼儿围绕“谁和谁撞到了一起变成了什么”这个问题认真观察每幅画面,说说画面的内容,猜想这两种物体碰撞后产生的变化,然后进行验证。这样指向性的提问,帮助幼儿提高阅读的效率。再次,结合阅读内容,提出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教师的提问应该能够给孩子一个清晰的概念,教师的提问是清晰的,给孩子更多的思考空间。阅读完《跑跑镇》绘本后,我引发幼儿思考“还会有哪些新居民?这些新居民又是谁和谁撞到了一起变成的呢?”发散性的问题,让幼儿的想象得到充分的发挥,说出的答案创意、独特。最后,教师对幼儿的回答需要有支持性的互动反馈。如孩子们说出梯子和卡车撞在一起变成消防车时,老师要求说说“为什么会变成消防车?从哪里看出来了?”“跑跑镇居民还会变出什么?”幼儿结合这个提问,就能对绘本内容进行表达与评判,形成良好的语言核心经验。

四、 采用多元策略,获得阅读经验

兴趣是幼儿参与主动阅读的关键,“让孩子们读得久,教育活动要有趣”。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组织要采用不同的方式策略,引发幼儿自主阅读,通过语言激趣、玩具教具激趣以及封面激趣等方式在阅读中激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大班早期阅读《跑跑镇》活动中,我通过集体共读封面、幼儿猜想变化、自主阅读验证,最后进行迁移经验拓展阅读等多种阅读形式,引导幼儿投入到阅读活动中,让幼儿进行猜想,阅读验证,分享表达,带着问题不断去观察讨论、分享自己对绘本内容的理解,获得基本的阅读策略。活动一开始,我让幼儿仔细观察封面的内容,看看小猫和小鹰在做什么?猜猜发生了什么神奇的事情?当发现这两种动物碰撞在一起后竟然变成了猫头鹰,这神奇的变化,激起了幼儿的好奇心,引发了继续阅读的兴趣。这时,教师为每一组的幼儿提供了操作板,两边张贴了白墙边和黑墙边的动物,然后引导幼儿进行操作,小组一起商量讨论,猜想会是哪两种动物发生碰撞,碰撞后会变成什么?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的操作阅读,对绘本内容进行自主的理解和认识,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猜想完后,让幼儿独立阅读绘本,验证自己的猜想,大胆表达自己的验证结果,学会用一定的句式表达绘本的内容。最后,引导幼儿想想还有哪些居民会发生碰撞,碰撞后会变成什么?然后把想到的画下来。多元的阅读策略,让幼儿了解物体组合后的神奇变化,感受绘本的幽默有趣,获得早期阅读的关键经验。

总之,前阅读活动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作为幼儿早期语言学习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核心经验,前阅读核心经验是他们在终身学习中成为一个成功的阅读者所必备的基本前提。教师在开展阅读活动时,要关注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前阅读”核心经验的成长点,能够熟练掌握幼儿不同的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通过创设宽松自由的语言学习环境,将阅读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以及整合课程中的阅读,采用多元指导策略,引发幼儿自主阅读,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渐次提高理解力,形成阅读策略,获得对阅读内容的表达与评判能力,从中体验阅读的快乐,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夯实基礎。

参考文献:

[1]周兢.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颜晓燕.整合观念下的幼儿图画书阅读指导策略[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6.

[3]余珍有.幼儿园语言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4]蔡欣.幼儿园散文类图画书阅读教学研究——以H幼儿园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7.

[5]张地容.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现状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09.

作者简介:

苏金莲,福建省漳平市,福建省漳平市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自主阅读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研究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探究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