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探究

2019-05-18吴文江

考试周刊 2019年43期
关键词:认知结构高中地理自主学习

摘 要:对于高中的地理教学而言,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还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以及课堂的学习,主动对地理知识进行整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本文主要对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高中地理;自主学习;认知结构

一、 引言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教育界对高中地理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为国家培养出新型的人才,不断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改变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强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二、 精心做好课前预习工作,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根据调查显示,很多学生都没有养成在课前进行预习的习惯。实际上,课前预习对于高中地理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在课堂中更加有针对性地听讲,对预习中不会的知识点重点听讲,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课堂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因为课堂的时间有限,同时需要学习的课程过多,课前预习就是一种很好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所以课前预习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教师需要告诉学生如何进行预习,帮助学生更快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对不理解的知识进行标注,在课堂中更好地听讲。另外还要让学生意识到自主预习的重要性。在课堂中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检查和点评,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对自主预习的成就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積极性,在对预习效果的检查上也不能用较难的题目进行检验,用适当的题目进行检测,不仅可以检验学习成果,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三、 注重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引导学生更好地探索地理知识

对地理知识的探索过程也是一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观察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首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问,问题一定要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自主地进行理论知识的阅读,从中找到答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习惯。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地理知识不能在不理解的情况下进行记忆,这样不利于对地理的学习,学习的效果也不明显,同时在课堂中还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勇敢地表达出来,也可以在课堂中提问,大家共同进行探讨,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加强实践,帮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例如在学习“地图三要素”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首先让学生对家中餐厅的平面图进行描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观察,对不同物体的比例以及位置进行思考,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加强对地图的认识和理解。经过这样的实践过程,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对地理知识进行理解,从而为之后的地理学习奠定基础。

四、 梳理知识,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对于高中地理的教学来说,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就是对地理规律的学习。由于地理的知识点较多,同时知识点之间又缺乏联系,理论知识较多,学生很难进行记忆,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将知识点混淆。这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培养学生自己整理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例如在进行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时,学生在进行经纬度、气候变化、地球自转和公转以及季节变化规律等知识点的学习时,就很容易记混,所以需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地理,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或者实物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通过网络对相关知识进行查找,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索,从而梳理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知识进行总结。

例如,教师在对“地球的运动”这一章节内容进行讲解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根据自己出生的日期来进行推算,思考自己出生时太阳的直射点应该在哪个位置,利用相关的地理知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让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因为每个同学的出生日期不同,因此每个同学都需要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 整合知识,建立地理认知结构,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之前学过的知识和新的内容相联系,从而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融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建立知识体系,在对知识进行整理时发现自己的薄弱之处,针对不理解的内容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询问,同时在进行知识的整理时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积累经验。在对新知识进行学习时,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方法运用到新的课程学习中,逐渐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另外,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对知识体系进行构建,更好地对理论知识进行记忆,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六、 总结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社会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的地位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学习知识,教师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高中地理知识比较复杂多变,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不断地提高对知识的探索,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松青.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整合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7).

[2]齐海芳.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J].神州,2012(10).

[3]杨泽俭.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7).

[4]武晓华.浅析高中地理教学自主学习[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1).

作者简介:

吴文江,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职业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认知结构高中地理自主学习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
中学生体育认知结构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