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探究

2019-05-18高娥

考试周刊 2019年43期
关键词:可行性小学数学教学

摘 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构建数学基础,培育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基础性阶段。社会在飞速地发展进步,教学也在不断地深化改革,这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分层异步教学方法就是数学教学工作者经过不懈努力探索出来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师作为学生小学学习的直接参与者和关键奠基者,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化,进行分层异步教学,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有效性教学。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分层异步教学方法的原则和内容,分析了分层异步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且结合这些内容,深入探讨了分层异步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体的实施方案,希望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分层异步教学法;可行性;数学教学运用

恰当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传统教学中统一化,模式化,标准化教育不分层异步,也不具体考虑学生的个人能力,每个学生受到的教育都是一个模式,这样,某种程度上固然是没有歧视,公平了,但是每个个体的差异存在是客观的,不可忽视的,只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才能保证最大限度地学有所成。小学阶段是小学生接触数学的启蒙时期,同时也是奠定了以后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只有小学基础打的好,才能有利于以后的深入学习和之后的日常交际。好比构建大厦,只有筑基打的好,大厦才能筑的又高又稳。

一、 分层异步教学法的内容简析

分层异步教学是不同于传统统一化教学的教学方法。分层异步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尊重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性,针对小学生的自身因素进行分层异步。分层异步教学的综合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分层异步优化,主张因材施教,并且提倡主体参与性作用。

分层异步教学在教学设计方案方面紧紧围绕教学大纲进行具体可行性的教学设计,以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主动性培养为依据,通过考察分析和测试,总结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接受知识的能力,还有个人的学习态度,以及对数学的喜恶程度等等学生间存在的差异程度,以课堂为活动场所,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学习指导,保障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教学指导。

分层异步教学在教学目标上以求实现所有受教育者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谋求教育对象自身优势条件的发展最大化,力图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取得成就,得到成果的体验,实现个人满足。

分层异步教学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采取综合交替的组织形式,课内分层异步施教,课下分类辅导,将班级教学、小组学习以及个别教学的组织教学学生相结合。

分层异步教学的突出作用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分层异步施教起点低,成效大,通过分层异步增强了小学生学习的竞争性,起到了保尖、促中、补差的作用,极大提高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二、 分层异步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体的实施方案分析

(一) 教育对象的层次化教学

为保护小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小学数学老师不能简单笼统地按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数学水平进行分层异步划分。应该综合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的主动性,对数学的喜恶程度,进行激励性分层异步教学。而且分层异步应该随时而变,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进行流动性划分,保证层次划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科学和人性化设计的层次划分中,让每个小学生都可以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在愉快又有竞争力的氛围中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

(二) 关于教学目标的分层异步

学生的认知有着梯度差异,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维度的目标设定。对于数学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目标定得太低,会让学生觉得毫无挑战性,而失去奋斗的动力,所以应该给这类学生设定更高的学习目标。给接受能力有限,基础差的学生目标定得太高太远,学生会觉得很难实现,失去信心之后就会退缩放弃,所以应该给这类学生设定可以实现的简单的阶段性目标,一步步提升。

(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分层异步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分层异步教学法就是根据具体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级,将课堂活动进行分层异步的导入,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对每个层级的学生都区别对待,具有明显的针对性,课前导入尤其重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学生的特点实施分层异步的导入活动。

例如,在学习找规律的内容时,通过“△○□△○□ △○□△○□”,这是用△○□这3个图形按一个△、一个○、一个□的规律排列的,你还能用这3种图形排出和上面不一样的规律吗?这道试题让学生展开思考,对规律的掌握差的学生可能就会用这三个图形形成一个比较简单的规律组合排列,而对规律掌握比较好的学生就会形成一个比较复杂的规律组合排列。

(四) 课后作业的分层异步处理

作业是学生对于课堂知识内容的成果检验和巩固提升。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分层异步布置课后作业,对不同的学习情况的学生进行分层异步地巩固提高,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

三、 结束语

人生而不同,学生的差异性是固然存在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通过分层异步的教学方法,实现每个学生的綜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雪纯.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方法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1(11):170.

[2]康晓华.因材施教,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法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8).

[3]宋丽娟.浅谈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策略的实施与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5(24).

[4]周彩霞.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方法初探[J].考试周刊,2015(71):82.

作者简介:

高娥,小教高级,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光明小学。

猜你喜欢

可行性小学数学教学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