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打造趣味化的小学数学课堂

2019-05-18洪惠琴

考试周刊 2019年42期
关键词:趣味化数学课堂小学

摘 要:在学生的小学时期,数学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基础学科,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是小学教师教授数学的主要目标,而趣味化的数学课堂能够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更感兴趣,从而提升教师的教授质量。本文将对如何打造趣味化的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的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趣味化;小学;数学课堂

学好小学数学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获得更好的进步和发展,数学能力不仅仅是理论以及试卷上的分数,它还包括思维、逻辑能力,具备这些能力能够对人的一生有所帮助,由此可见数学这一学科非常重要。趣味化的小学课堂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接下来笔者将对相关问题进行具体讨论。

一、 创建有趣的场景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时,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有关数学的基础知识、锻炼数学方面的技能、拓展数学思维。而创建有趣场景、营造良好气氛可以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更新既有的传统教学观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以往些许单调乏味的教学气氛,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向学生讲授数学,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慢慢地,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喜欢数学,活跃思维,也对以往晦涩抽象的数学学习更有信心,这种教授方式深受业内人士的好评。同样的,教师也要积极鼓励学生,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创造较为宽松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加自由思考。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章《轴对称和平移》为例,笔者在进行这一单元的教授时,先让学生们拿出一整张演算纸进行对折,学生们很快发现它可以很好地对折起来,接下来笔者又让学生拿出不规则的纸张折叠,他们发现这回不能很好对折了,这时候笔者再引出这节课的轴对稱内容。通过创建这样的场景,学生很快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更进一步地把数学和现实生活结合到了一起。值得注意的是,设置宽松、自主的学习场景不能全权让学生自学,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实行。

二、 组织游戏活动

由于数学相较于其他学科较为晦涩抽象,而小学生往往很难理解抽象的东西,所以听不懂教师在课上教授的内容,下课后就跑出去玩闹而忘了询问,致使学习过程恶性循环,慢慢对数学越来越没有学习积极性,最终出现厌学的现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组织游戏活动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这一方式能够将原本抽象晦涩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起来。游戏的过程便是教授的过程,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获得游戏的快感。在课堂上,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被教师调动起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这同样对教师要求更高,因为课堂上的游戏活动要和教师教授的内容完全符合,这要求我们在教授的时候不可过于凸显游戏中的趣味,使学生只游戏不学习,最终得不偿失。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章《分数加减法》为例,笔者在教授这一章的内容时让学生拿出之前准备的两张一样的正方形纸片,折叠之后进行涂色,让学生试着将纸张用分数的形式表示,然后让学生之间进行自由讨论,分享自己的成果,之后让学生思考一下日常生活中与分数有关的知识,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切西瓜”“拼接水果”“拼纸张”等游戏,让学生们获得有关分数知识的启发。需要知道的是,分数加减法的知识对成人来说比较简单易懂,但孩子们才刚上五年级,虽说较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稍强,可接触起相关知识依然有难度。组织游戏活动能够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数学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师生共同互动

我们需要充分注意,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视角,尽量创造愉悦自由的教授气氛,在教导学生的同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章《数据的表示和分析》为例,笔者在教授这一章节的时候,带着笑容在同学中间运用多媒体的形式向他们讲授了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平均数的再认识等知识,值得注意的是,笔者的这一过程尽量让学生们感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学生积极热心地和笔者互动,整个课堂变得温馨许多。

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因为一些学生成绩好就听之任之,最后导致原本民主的课堂出现“一言堂”的情况,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成长,共同努力。教师也要多多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学生的日常状态,在面对一些同学心理出现问题时,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让学生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人,老师就在他的身边”。在这种良性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第一时间得到学生的相关信息,准确无误地了解学生情况,并基于此,合理科学地调整自己的教授方式与手段。

四、 评价学习成果

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小学教师构建趣味化数学课堂必需的一环,对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数学学习的信心,提升课堂趣味,让学生更热衷数学学习。教师在评价这一过程中要充分鼓励支持学生成长的地方,尽量用“表现得真不错!”“很棒,继续努力!”“你有很大的进步!”等句式进行激励式的表扬。当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提问或质疑时要用“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大家还有什么想问的吗?”“要不要试着自己想一想这个问题?”等进行鼓励,发现学生出现错误时不要像传统教学上那样批评他们,要帮助他们一起寻找哪里出现了错误,并探讨如何在日后规避类似错误。

总而言之,小学教师要想让数学课堂变得趣味化,非一时一日之功,我们要不断探索研究,寻找更多更有效的方法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久而久之,相信我们可以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从而让他们爱上数学,学好数学,最终为社会输送具备数学思维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小萍.趣味化课堂游戏,让小学数学教学更高效[J].学周刊,2018(33):83-84.

[2]石丽婷.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7):111.

[3]杨佩.构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7):173.

[4]齐连颖.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构建[J].现代经济信息,2018(12):435.

[5]曾晓花.关于小学数学趣味课堂建设的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五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3).

作者简介:

洪惠琴,福建省南安市,南安市格内小学。

猜你喜欢

趣味化数学课堂小学
浅谈幼儿园舞蹈表演趣味化教学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一次对文言知识的创意教学
谈低年级语文作业的趣味化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