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明治教学”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9-05-18王坤孙志平

考试周刊 2019年43期
关键词:三明治儿科教学

王坤 孙志平

摘 要:儿科就诊患者大部分不能清楚明确地配合护士的问诊和检查,加之患儿脏腑娇嫩,病情发展快及多系统易受累的特性,所以在临床儿科的护理的要求要比其他科室更为严谨。这就要求儿科护理带教老师除了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掌握多种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培养出专业技能过硬,医患沟通优秀的护理学生,才能更好地为大众服务。本文通过对我科室开展的“三明治”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的总结,以期能为该教学方法在临床带教应用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提供帮助。

关键词:儿科;三明治;教学

“三明治”教学方是由Sandwich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其具体理念表现为学习,实践,学习交替进行的过程。它最大的优势就是以学习者为主题,正符合我国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思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加强学生相互沟通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实践也加强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儿科护理是一门实践相对较强的学科,通过临床一线的理论讲解和动手实践,能帮助护理学生很好地理解记忆在课堂上不懂的知识,也让他们更真实体会到由学生转变成护士所应该具体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我们科室很早就将“三明治”教学引入到儿科护理的临床带教中,通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给予总结。

一、 三明治教学在儿科护理带教存在的问题

(一) 实习护士方面

1. 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对不足

我院不但承担本科院校的实习,还接收部分大专医学院校的实习生,虽然本科院校不但注重儿科护理技能的掌握,还注培养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创新,大专院校注重实践技能的培训,但随着我国逐年的扩招,在理论学习和实践中开展的都是大班制的,这样造成学生的教学和实践效果是在逐渐下降的,进入临床后我院虽然会对实习护士进行整体培训,但是对于专科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储备,例如儿科护理需要记忆很多公式和算法及儿科护理的沟通技能,很多实习护士掌握的参差不齐,这样造成“三明治”教学不能广泛有效开展,带教老师需要付出更多时间讲解,不但影响教学效果,还造成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2. 缺乏工作积极性

学护理的学生很多为女生,因我国受儒家思想教育的影响,很多女生性格偏内向,在理论学习或实践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不敢于积极的去问老师,而“三明治”教学更注重师生的互动性,带教老师在临床上每天有很多工作要开展,不可能逐个询问掌握的情况,这样会造成学生不能真正掌握知识并能很好地在临床开展实践,加之医患关系紧张,这样的效果更会打折扣。

(二) 带教老师方面

1. 知识更新不及时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临床兒科治疗护理的方案也在更替,但是很多带教老师因工作繁忙,除了科室和院里举办的护理技能培训外,根本没有时间进行再学习,系统接受新的知识更替,这就造成在临床理论讲解中出现知识老化的情况,学生学后在实践中就会出现问题,存在引发医患纠纷的隐情。

2. 带教老师精力不足

护理工作繁重,还要配合临床医生进行治疗,加之我科护理人员相对少,这样造成很多带教老师都经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部分带教老师认为付出与收获不太协调,所以在实际带教工作中,部分老师存在带教不积极,也不可能较详细的讲解操作或沟通的方法和技巧,致使部分学生不能全面掌握知识和实践技能。

二、 改进的措施

(一) 针对实习护士

首先,在入科前对实习护士进行专科摸底考试,然后根据考试成绩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对于考试低于60分的,先进行理论知识培训,考试合格方可进行入科专业实践技能培训,培训合格的可以进入临床实践,高于60分的直接进行入科专业实践技能培训,同样合格才可以进去临床实践;其次实践前由总带教老师介绍科室的整体情况包括接待处置流程、物品放置、儿科值班排班要求等,使实习护士能够对工作有整体的把握;再次,对实习护士进行阶段性考核包括理论和技能,不合格者不给予出科签字。

(二) 针对带教老师

首先对带教老师要进行“三明治”教学方法应用的培训,让带教老师详知该方法的应用技巧和注意事项,例如,在实践中主要是以技能实践为主,在这个过程中,带教老师一定要在场指导学生,特别是在配置一些有要求的药物比如避光等;其次对于实习护士在阶段实习考核优秀同学的带教老师给予绩效奖励,让带教老师的付出有看得见的收获,然后带教老师务必在学生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针对性及时的回复,可以通过QQ或微信,最后加强带教老师的师德师风教育,让带教老师不但是儿科护理技能的传播者,也是实习护士“南丁格尔”精神品格塑造的引路人。

(三) 针对教学方法的优化

“三明治”教学适用于小班制教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但是在护士临床带教过程中,除了上面之外,还要注重带教老师与患者,学生与患者之间的互动交流。这就要我们带教老师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教学方法,针对儿科不同疾病,与患者的交流互动实践中要注意的哪些问题及预见问题相应的解决方法,在带教前都要做好备课。我们科室改进的方法是在每周例会上,对于一种疾病的患者,每位带教老师带领学生都依次进行实景模拟演练护理措施和沟通技巧,选出得票最多的方案应用于实际临床并做记录,这样不但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老师与学生的相互了解,也加强了科室的团结协助,有利于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也更有助于科室健康良性发展。

“三明治”教学在儿科护士临床带教应用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也能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但在实际应用中,科室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应用,不能照本宣科,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该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助力培养出合格的护理人才,更好地为我国的健康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Kadmon M, Strittmatter-Haubold V, Greifeneder R, et al. The sandwich principle—introduction to learner-centred teaching/learning methods in medicine[J]. Z Evid Fortbild Qual Gesundhwes,2008,102(10):628-33.

[2]朱世杰,陈蕾蕾,罗亚非,等.3D解剖软件及“三明治”教学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8(21):168.

[3]陈姗,钟建群,陆卫芬.“三明治”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7,16(11):1213-1215.

作者简介:

王坤,孙志平,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市第三人医院儿科。

猜你喜欢

三明治儿科教学
三明治
儿科专栏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月亮的三明治早餐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纽约市最著名的三明治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