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

2019-05-18黄碧蓉

考试周刊 2019年42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学生核心素养素质教育

摘 要:伴随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而语文作为小学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重要影响。在语文课堂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有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学生核心素养;素质教育

语文是传播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理解力和判断力,如果教师在课堂中一直沿用传统课堂中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势必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起到一定阻碍作用,固化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将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自身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核心素养包含的范围比较广泛,涉及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促进学生成才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当前教师在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相关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存在明显区别就是高年级学生的心智已经逐渐开始走向成熟,但是身心的发展不够稳定和健全,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和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理念。这就需要教師在实际的教学中除了重视向学生在课堂中讲授知识以外,还需要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实践,在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同时,逐渐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 丰富学生的实践内容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实践活动已经成了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方式,实践活动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内容也是一种拓展。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很容易调动自身的参与热情,进而推动自身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对高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知识面还不够全面,因此在实践时,可以选取和教材内容相符合的实践内容,然后将学习的基本内容融入进去,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升,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到知识,实现思维的拓展,进而逐渐形成自我的发展和完善,这种方式对于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有一定弥补作用。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养花》与第四单元《野草》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去学习,学生可以在大自然中观察自由生长的花和野草,进而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在对自然的探索中真正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二) 在阅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思维水平,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重要作用,是教师辅助教学的重要方式,在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学生首先应该具备的就是一定艺术素养。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解和思考能力,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注重对学生审美眼光、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不应该仅仅是对表面内容的学习,而是应该对文章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让学生在阅读和背诵之后理解文章中蕴含的内在含义,使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让学生可以辨美丑、懂是非,进而使学生的学习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潜能得到充分的激发,实现学生综合学习水平的提升。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东施效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行查找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然后布置一篇和东施效颦相关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并且让学生将两篇不同文章进行对比,看两篇文章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进而深入挖掘文章中体现的内涵,这种相对开放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思维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有极大促进作用,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 通过对学生思维的开发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课程改革后,要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思维的有效开发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当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之后,自身的核心素养才会得到进一步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习内容的设置是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吸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让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得到提高,也可以对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主动进行思考和回答,并且可以将自身不理解的问题主动向教师提问,逐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螳螂捕蝉》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黄雀要在最后行动?你怎样看待螳螂的行为?这种提问的方式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思维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学会怎样进行反思,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又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琥珀》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对于琥珀在你心中有怎样的印象?琥珀和我们生活中的哪个事物比较相似?教师可以在正式的学习之前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课下自行查找资料并且仔细进行思考,通过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学生自身的思维可以得到一定的拓展。

三、 结束语

总之,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具有一定自我思考意识和思考能力的高年级小学生中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逐渐增强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促进学生能力和审美的提升,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华娣.小学生高年级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讨[J].文存阅刊,2018(10):101.

[2]张明珠.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8(1):175.

[3]李娜娜.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必备的写作知识[J].语文课内外,2018(19):225.

[4]魏娟.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的核心素养渗透教育策略[J].神州,2018(32):69.

作者简介:

黄碧蓉,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泉港区涂岭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语文学生核心素养素质教育
浅论苏式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普通高中课堂教学优化的具体实施策略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创新教育工作的分析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