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压力, “源”来是这样
2019-05-18张燕
张燕
心理压力,医学上又称为精神应激。应激通常指来自外部的、对某一系统的一种“负担”,而对人类来讲,常指自身内部体会到的一种“心理压力”。应激在生物进化中必不可少,适度应激是维持机体与环境相协调的重要生理机制,可以提高个体警觉水平,有利个体生存。应激源是能引起机体内稳态变化的较强刺激,如生活中经常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精神应激事件,大至战争、地震等天灾人祸,小至人际关系、患病、婚姻冲突、工作受挫等。如果应激强度超出个体应付能力,就可能导致生理、行为、情绪、认知变化及某些症状和体征的应激反应,进而出现心理或躯体损害。
个体应对能力的评价包含两个方面:应激强弱和个体对应激的认知及应付方式。趋利避害、遇到应激出现“战斗或逃跑反应”是人和动物共同的生物行为准则。个体针对应激(压力)首先会评估与自身的利害关系,据此做出相应的情绪与行为反应,个体常会根据自身需求、价值观、个性特征、认知与应付方式、既往生活经验、可利用的社会支持情况等去评估所遇事件与自己的利害关系,出现情绪行为反应。此人的至爱,并非彼人之所需,同一事件对不同个体会有不同反应。每个人即使对同样的压力,反应也有所不同。这来源于大脑的信息加工模式和精密的脑区功能。
比如,在夜晚回家的路上,夜色朦朧,突然你看到一条蛇,这时你会感受到恐惧,你的大脑感知到威胁信息(蛇)时,大脑加工信息会有一个“快速反应模式”,迅速激活情绪中心大脑核团杏仁核,杏仁核对传入信息进行整合加工,直接引起“趋利避害”行为,不需通过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这条通路是无意识、自发和本能的反应。从求生观点讲,对威胁的快速反应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形式,这些都在为身体做出战斗或逃跑的准备。
当你被吓到后,定睛一看(大脑进行精细加工),原来不是“蛇”,而是一条像蛇的绳子。你舒了一口气,心中暗想,“吓我一跳”。这就是大脑“慢性反式模式”,是精细的加工,依赖于大脑前额叶皮层,对外界传来的恐惧或威胁信息精细加工,再反馈给杏仁核,调整大脑的应激反应。由此可见,大脑前额叶是对外界信息加工的核心。大脑认知模式直接影响到个体对应激源的理解,如果认为外界应激源有危害如“灾难化认知”和“负性认知”,大脑的应激反应就会一直持续激活,出现紧张、担心、焦虑和抑郁等情绪以及疼痛等躯体化症状。长此以往,就会带来一些心身疾病。有皮肤疾病,如神经性皮炎、瘙痒症、斑秃、牛皮癣、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等;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背疼、肌肉疼痛、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等;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神经性咳嗽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原发性高血压或低血压、偏头痛、雷诺氏病等;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溃疡性结肠炎、幽门痉挛、过敏性结肠炎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月经紊乱、经前期紧张症、功能性子宫出血、性功能障碍、原发性痛经、功能性不孕症等;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低血糖、阿狄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如痉挛性疾病、紧张性头痛、睡眠障碍、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等。
其实,化解压力的能力取决于大脑对压力的认知方式,如合理化认知代替灾难化认知和负性认知。不合理信念一般可归结为3类:对自己、他人、周围环境及事物的不合理信念,如有“宁为鸡头,不为蛇尾”“我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我考试没考好,就意味着我的人生是失败的”等想法。
有时,我们很想改变自己遇到事情就悲观失望、极端的想法,但在做的时候却很困难,需要在求助精神科医生的基础上,加入些行为学训练,比如放松训练、冥想、瑜伽等。
应激事件在身边比比皆是,应激是人类进化的自然产物,压力无时不有,而缓解压力,需要训练前额叶功能,让我们遇到事情由悲观变乐观、由对立变接受、由灾难化变合理化,这样才能降低大脑的应激反应,否则就会导致心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