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干部轮换制度研究
2019-05-18李文学
摘 要 实行轮换制,定期轮换,差优结合,激发潜能和差生的上进心全员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中小学班干部 废除终身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的背景
班干部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班级的班风班貌和学习风气,能否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也影响着学校建设。一直以来,班级管理中多为竞选或班主任指定,实行班干部几年一贯制,老师用着也顺手,但是却忽略了其他学生的培养。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有许多的弊端,主要是造成了有的班干部工作无动力,无干劲,不利于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影响了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班主任也限于班级管理的琐事之中。
2研究的意义
班干部是班级管理和教育职能的有效载体,班干部选拔制度越来越成为研究焦点。传统观点认为,班干部多是辅助教师进行班级管理,但随着对班干部职能的研究深入,班干部不仅辅助教师管理,还担负着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等重要职能。随之,班干部“轮换制”在实践中被发明并运用。但是,班干部“轮换制”产生背景、运作方式、可能产生的问题等还需进一步研究。
深入研究班干部轮换制的内涵,提出班干部轮换制的运作方式。本课题侧重以学生为本,建立在尊重和信任学生基础上,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把班干部变成培养学生能力的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把班级管理的权利还给学生,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此体现班干部“轮换制”的价值。
3班干部轮换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理论上,学者叶澜在研究中进行了一系列有计划的班干部轮换实践研究。吴康宁认为传统班干部制度結构是“金字塔”结构,上端是少数的“干部阶层”,底端是占多数的“群众阶层”,这种结构容易使学生形成“官本位”思想、服从权威等观念,不利于学生成长。他认为应该建立一种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班级管理、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班干部制度,其中一种就是班干部轮换制度。北师大陈会昌在课题研究中,也提出在班级干部中推行班干部轮换制。 实践上,上海黄浦区、四川省德阳市第一小学、内蒙古乌海市各中小学等都推行实验了班干部轮换制,取得了良好效果。综上所述,各位学者的广泛研究为班干部轮换制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而广大一线教师的实践为班干部轮换制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4班干部轮换制的概念界定
要厘清班干部轮换制的内涵必须界定清楚几个问题:一是班干部轮换制是一种制度,班干部是轮换的主体,它是班级管理职能的载体,其要有整体性,既包括班干部的产生方式、轮换期限,也包括对班干部轮换制的理解、对其发挥的功能、运作方式等问题的思考。二是理解为什么“轮换”,提出班干部轮换制,是因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意识到班干部不仅具有协助教师管理班级的功能,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平台。同时,教育所倡导的公平公正平等的原则也促使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应该给每一个学生同等的教育机会和平台。鉴于此,班干部轮换制应运而生。三是班干部轮换制应该包括班干部选拔的具体的内容在轮换制中得到体现,比如班干部的选拔标准、培养方式、运作方式、班干部的作用等。
基于上述考虑,文章认为,班干部轮换制是依据一定的选拔标准、学生轮流担任,与民主选举或自由竞争等方式相结合,进而选出班干部,并且以后定期改选,原班干部必须全部或大部分更换。
5班干部轮换制的实施策略
5.1班干部轮换制的模式选择
5.1.1学生全员轮换制
学生全员轮换制指的是据班级人数,将全班学生按照一套班委会岗位人数分成若干小组,每一小组成员在一定的周期内担任班委的各个岗位,在任期内,小组成员可根据自己兴趣选择自己适合的班干部岗位。这种方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担任班干部,又避免了按学号轮换、抓阄等方式产生的问题。
5.1.2部分轮换班干部
部分轮换班干部指的是班级要留有若干名的基本骨干,其余班干部定期轮换,主要有常务班长制、轮流担任部分班干部制等。常务班委制指的是在传统的班干部组织中增加常务班长职务,这个职务定期有不同的人来担任,可以由班主任推荐、民主选举、抓阄等方式产生,这是和班级其他班干部最大的不同。四川德阳第一小学在这种制度上有很好的实践,他们由班主任推荐产生常务班长。轮流担任部分班干部制指的是固定班级中的主要班干部,比如班长、副班长,其他班干部采用班主任推荐、学生自荐、民主选举或者抓阄、学号等随机选择学生轮流担任某一班干部职位。上海市黄浦区在这方面进行了实验,他们每两周在班级内部通过“抓阄”产生一定数量的班干部,后一轮替换前一轮依次顺延,直到每一位学生在一学期内都能轮流当上班干部。
5.1.3双班委制
双班委制指的是通过学生自荐、教师推荐、民主选举等产生两位班长,再以两位班长作为核心,分别组建两套班委,以月或者周为单位,两套班委轮流管理班级。
5.2班干部轮换制的原则
5.2.1定期轮岗
班干部任职在岗时间可以是一个月、三个月,一个学期,但应有全体学生投票决定,之后再按期轮换。班干部任职的期限应合理,任期过短,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学业压力、心理压力和适应问题,且不利于班级正常管理,影响稳定性和连续性。任期过长,则很难和传统的班干部任职方式相区别,影响大多数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按照一线教师的经验、任期多以月为单位。
5.2.2全员参与
班干部轮换制的核心在于让更多的学生通过班委会这一平台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达到自我提升。因此,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体验自己成长的过程。这应是是班干部轮换制的核心原则。
5.2.3人岗匹配
由于每位学生的生长环境、个性、性格、气质等都不同,因此班干部轮换制要注意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班干部承担着不同的岗位职责,因此要求担任这一职务的学生需要有相应的能力、知识、技能等。班干部轮换制可能并不是适合每一个学生,这要求在人岗匹配时,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能力和个人意愿,不要违背学生实际情况,不要强迫其参与到班干部轮换制中。
5.2.4选评结合
班干部轮换和考核应该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在班干部轮换后,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对上一届班委会的任职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如实评价上届班委会优缺点,不作肯定或否定结论。
5.3班干部轮换制的实施策略
文章以山东省青州市谭坊镇XX小学6年级为例,对班干部轮换制进行论述。通过和班上学生讨论后,认为班干部轮换制可以采用学生全员轮换制。根据上文提到的班干部轮换制实践程序步骤。
5.3.1制定标准
将6年级的18同学分为三组,每组6人,分别担任班长、学习委员、卫生委员、纪律委员、文体委员、课代表等岗位,每组担任班干部的时间为 4周,之后轮换。在根据班级管理的实际要求和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并综合班级学生的意见等因素后,拟定班干部岗位职责要求。
5.3.2学习标准
标准和制度制定好后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其进行学习,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对全班学生进行宣讲:一是班主任召开班会,系统、全面地向全班学生解读班干部轮换制的涵义、意义、具体步骤、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标准等;二是可以将制定好的标准和制度制作成小册子,发放给班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让大家随时可以了解班干部轮换制的有关知识;三是可以通过黑板报、知识竞赛等方式,让大家深化对班干部轮换制的认识,让相关制度熟记于心。通过上述方式,相信班干部轮换制可以给班级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5.3.3产生班干部
根据上述的班干部轮换制实施程序,将6年级的18同学分为三组,每组6人,6人分别担任班长、学习委员、卫生委员、纪律委员、文体委员、课代表等岗位,每组担任班干部的时间为 4周,之后輪换。要注意的是,在分组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了班上学生的个性特点、年龄、性别、兴趣爱好、学习成绩等因素,力求三组“质量”上能够均衡,不出现差距很大的现象。
在分好组之后,组织剩余学生选出威望较高的3为学生,组成纪律检查委员会,以监督该组班干部的工作。此后,该组6学生成立班级委员会,根据成员的特长、兴趣、学习成绩等采用个人自荐、他人推荐、集体协商等形式,在该组内部自主分配6个班干部职位。岗位分配好后,按照程序进行任职演说,班主任授予该组各位成员相应的班干部标志,就可以上岗为大家服务。
5.3.4具体运行
这时,班委会的各位成员都积极投入工作中,在班长的带领下陆续开展各项班级管理工作。独立于班委会之外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也开始发挥监督作用,以督促班委会努力认真为大家服务,并将监督情况要及时向班主任汇报。班委会成员根据班级实际开展丰富的文体、学习活动等,比如成立英语学习角,定期邀请英语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帮助成绩差的,通过“传帮带”形式即提高了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又增加了同学间感情,形成良好班级氛围。上任两周后,班主任要组织班级学生对本组班干部成员进行中期评价,让班干部及时总结自己的工作,以对他们进行监督。
5.3.5离任评价
4周之后,该组班干部任期结束,通过自评、互评、他评、班主任评价等多种方式,根据制定的《班干部考核评价标准》,组织大家对其工作表现在“德、能、勤、绩”四方面进行考核评价,班主任将考核评价结果记录在案,适时向大家公布。此外,班干部也要进行离任演说,对照考核标准,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并谈班级管理的心得体会。此时,大家有自己的收获,比如,班里曾经有一个非常调皮且有个性的孩子,出于一个教师的本能与职责,我几乎绞尽脑汁与他交流沟通,但成效不大。通过班干部轮换制,他负责管理全班的卫生,却不曾想此招收获了意外之喜。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对班里的各项卫生工作非常地认真负责,之后每次学校卫生评比我班几乎都得第一。更令人欣喜的是他的学习也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我们说:“把机会留给每一个学生!”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就能有效实现这一目标,让学生都来参与班级的各种管理和活动,使他们真正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从网络上也经常看到,某些学校的班主任采取了班干部轮换制,效果非常好。在抓素质教育的今天,希望更多的学校和班级采取班干部轮换制,让学生在各方面都能得到锻炼和培养,使大多数学生的管理素质有质的飞跃。相信,班干部轮换制对于学生的未来与发展的影响是积极的,他的作用亦会是深远和广阔的。
由于作者在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上存在不足,课题研究中,可能会出现研究不全面、考虑不周等问题。但笔者认为班干部轮换制作为一个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平台,值得去深入研究,比如班干部轮换制对学习动机,对班风班貌的影响等需要未来进一步研究。
总之,班干部在班主任的培养下,工作能力和团队凝聚能力会越来越强,实践证明,班主任如果培养了得力的班干部,能使班级工作开展的更顺利,更重要的是能让班主任从繁重的工作压力中解脱出来,可以让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的研究实践中去。
作者简介:李文学,(1962-),男,山东青州,本科,中学一级,从事英语教学及班主任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旭旋.试论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干部培养的工作[J]. 教育教学论坛,2014(24).
[2] 韦岸英.浅析班主任如何培养高效班干部队伍[J].文学教育(中),2014(03).
[3] 柴靖.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班干部[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12(Z2).
[4] 梁齐宝.浅谈如何培养班干部[J].职业,2011(18).
[5] 班干部轮换制好处多[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2(03).
[6] 何洪育.动态式班级管理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02).
[7]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12.
[8] 吴康宁.班级中的工具性角色、表意性角色及其引导[J].教育评论,1991(05).
[9] 江修文.小学班队干部轮换制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