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高职思政课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

2019-05-18吴少娴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创新创业教育互联网+

摘 要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取得实际性进展是近几年国家、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在“互联网+”视域下,高职思政课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国家工作重点进行教学改革,积极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就业创业成功率,而且也是提升高职思政课实效性的有效举措。本文在探讨“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特点以及“互联网+”视域下高职思政课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互联网+”视域下高职思政课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 “互联网+” 高职思政课 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指出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我国经济领域和其他社会领域深度结合,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同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高校要坚持问题导向,丰富课程、创新教法、强化师资、改进帮扶,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并要坚持协同推进,汇聚培养合力,全员参与,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到2020年要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此背景下,积极探索互联网+”视域下高职思政课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可行性与实现路径,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有力举措。

1“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活动的特点

1.1对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要求更高

相较以往的创新创业活动,“互联网+”视域下的创新创业更重视创业者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而淡化了对创业者的学历和专业要求。所以在“互联网+”创业活动中,高职学生与重点高校的学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更均等的。因而,对于更擅长动手的高职学生来说,“互联网+”创业是更有利的一种选择。“互联网+”创业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懂得互联网技术,而且要能够运用这些技术为自己的创业活动服务,更重要的是,要求大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在互联网世界中及时发现并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1.2颠覆了产品生产与用户体验的传统关系

以往的商品销售遵循的是“工厂——产品——店面——客户”的模式,所以创业者一定要重视线下的宣传,要开店面,请员工,最后把产品销售到客户手中。在这种模式下,客户是先认识和使用产品,然后进一步培养对产品的习惯和忠诚度。而在“互联网+”视域下,客户是先在网络上认识产品,培养对产品的好感,然后再发展为在现实中购买和使用产品。因此,创业者在“互联网+”创业活动中,要把宣传和销售的重点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有些甚至可以不需开设实体店。这种对传统销售模式的颠覆使得大学生可以减少对店面租金和员工费用的投入,从而使创业门槛更低,创业风险更小。

1.3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

“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的创业门槛更低,创业风险更小,可以进行更多的创业实践。据统计,目前大学生创业失败率在90%以上。这说明大学生创业缺乏成熟的理论和技术指导,遇到问题容易畏难,产生退缩情绪。在“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創新创业素质,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率。

2“互联网+”视域下高职思政课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必要性

自2015年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全社会所接受和践行的价值理念,高职思政课也要紧跟形势、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帮助提高学生的创业就业成功率。另一方面,高职思政课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也是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现实需要。高职思政课要加强实效性,摆脱被学生边缘化的现状,就必须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学生就业、创业实践中起到更明显的帮助作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思政课的价值所在。

2.2可行性

实际上,创新创业教育原本就是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在高职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中,都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内容,只是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体系。因此,在高职思政课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更好地提炼、完善和体系化,是完全可行的,也是符合高职思政课既定教学目标的。

3“互联网+”视域下高职思政课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

3.1更新教学理念

从宏观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教育教学理念关乎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方向与质量;从微观角度来说,一个学校乃至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直接决定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对一门课程产生的价值感。所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学生成长需求更新教学理念很重要。在“互联网+”时代,90后为主体的高职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嗅觉更灵敏,对新产品、新鲜事物的发掘和使用更快速,在很多方面比教师更具优势。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中心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倾听学生的声音。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和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学业成绩观念,重新制定学分制和人才培养方案。高职思政课要保护和引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就要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进行“合法化认定”。在思政课教学中,高职院校和教师要推动学生将创新意识、创意想法付诸实践,并且明确规定,创新创业成果可以计算入学分。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高职思政课的实效性。

3.2改革理论教学

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承担着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重大任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这是思政课的课程性质,是毋庸置疑,也是不容更改的,正因如此,一直以来思政课的政治色彩很浓厚,被不少高职学生冠上“洗脑课”的称号。思政课的教材是教育部统编的,理论体系完善而成熟,但是却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相去甚远。加之现实授课过程中不少思政课教师墨守成规,空讲理论和大道理,导致思政课出现曲高而和寡的状况。

在“互联网+”视域下,高职思政课要积极融入“互联网+”知识理论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加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摆脱脱离学生的困境。高职思政课在理论教学的时候,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将创新意识和时代精神突显出来,传授给学生真正需要的创新创业理论。

3.3改革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大多数是民办院校,用于思政课的经费往往不能足额,导致思政课实践教学不能正常有序推进。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了意见。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发布的“意见”明确要求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因此,思政课不仅要切实开展实践教学,在“互联网+”和创新创业背景下,还要注重强化“互联网+”视域下的创新创业实践。

“互联网+”视域下高职思政课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要注重实践教学的“互联网+”背景,更多使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资源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比如鼓励学生开淘宝店、在微信上做微商等。确保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入了创新创业教育后,学生在其中既能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接轨,又能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更能得到真正的实践体验,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基金项目:课题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教研教改项目“高职思政课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和与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XJG20160112)。

作者简介:吴少娴(1989–),女,广东茂名人,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广东东莞523000),思政课教学部思政课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猜你喜欢

高职思政课创新创业教育互联网+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