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平等待人孩子更有爱
2019-05-18安扬
□安扬
通过一点一滴的爱心行动教育,唤起孩子对残疾人有爱之心。
那天,我带儿子去看了一部温馨感人的电影《小Q》。影片讲述了聪明伶俐的拉布拉多猎犬小Q从出生到训练成导盲犬,终其一生为人类服务的故事。导盲犬小Q所在寄养家庭的第一个主人是小女孩陈芷乔,她把小Q当成自己的好姐妹,不愿让小Q当导盲犬,只想和小Q一起玩耍、一起长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陈芷乔总是“处心积虑”破坏小Q的训练,希望它在评审中失败,这样就可以永远把它留在身边。最终,小Q还是成功通过测试,加入了导盲犬预备役的队伍,成为盲人糕点师李宝庭的“眼睛”。
后来,因为李宝庭去美国治病,小Q结束了导盲犬生涯,回到寄养家庭,但它并不开心,心里还在想着李宝庭,还想着套上导盲鞍陪伴主人走过熟悉的街道。小Q每天都会跑到李宝庭带它去的公园,坐在长椅下,等待主人带它回家。小Q对主人的爱和忠诚感染着陈芷乔,她于是陪着小Q去公园,去每一个小Q为李宝庭服务过的地方,陪它一起等待李宝庭……
陈芷乔由不愿让小Q帮助盲人,到接纳盲人,甚至愿意和小Q一起为盲人付出关心和爱,经历了很多感人的变化,这不禁让我联想到我的盲人邻居老张和我儿子的故事。
盲人老张和他的妻子开了一家盲人按摩诊所,儿子小的时候不懂事,经常模仿老张走路的样子,还背地里叫他“瞎子张”。我教育他,老张虽然看不见,但是能自食其力,比健全人不差。后来,小区举办消夏晚会,听说老张要表演拿手绝活儿,我特意带着儿子去看。儿子看到老张在台上气定神闲地拉出二胡独奏《赛马》时,惊讶得张大了嘴,我见机对儿子说,老张叔叔不仅会拉二胡,还会吹口琴、说快板……儿子听后非常佩服,从此以后,儿子不仅对老张肃然起敬,而且还常去按摩诊所看老张按摩,帮他扫地,跟他学拉二胡,两人渐渐成了忘年交……
关爱身边的残疾人,并不是一味的同情和怜悯,而是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尊重,尽我们的力量帮助他们参与社会活动,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那么,我们如何教育孩子关爱残疾人呢?
1.尊重,从称呼开始。
很多孩子出于恶作剧,公开或背地里给残疾人起外号,这样不仅是对残疾人的侮辱,而且会让孩子丧失爱心,是没有礼貌和缺少家教的行为。当孩子第一次这么称呼残疾人时,家长应该严厉批评孩子,让孩子换位思考,每个人都有缺点甚至缺陷,如果别人对孩子这么没礼貌,孩子会怎么想?唤起孩子对残疾人有爱之心,让孩子从小有悲悯情怀,学会平等待人。
2.换位体验残疾人生活。
平时可以通过加深孩子的感受,直观形象地教育孩子。家长可以用眼罩把孩子的眼睛蒙上,让孩子感受突如其来的黑暗,在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让孩子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让孩子坐轮椅出行,感受残疾人出行的潜在危险和艰难;让孩子在五个小时里用单手拿东西,身临其境地感受残疾人因为肢体残缺造成的痛苦。相信有了这些体验,孩子一定能更理解残疾人。
3.看关于残疾人的励志书籍。
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阅读一些残疾人作家写的文学作品,如张海迪的《轮椅上的梦》《生命的追问》,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通过读这些书,让孩子从字里行间感受残疾人面对生活的勇气和自强不息、顽强抗争的精神,相信孩子一定能从中受到激励,对残疾人肃然起敬。
4.感受残疾人对艺术与美的追求。
家长可以从网上下载视频,和孩子一起观看闻名中外的残疾人集体舞蹈《千手观音》,并把自己的感受讲给孩子听,同时与孩子交流,引导孩子说出自己对这段舞蹈的感受和理解,最后告诉孩子,残疾人虽然在身体上有缺陷,但他们同样是美丽的、高贵的,同样可以创造出富有艺术感染力、直击灵魂的伟大的艺术展现形式。
5.遇到残疾人伸出援助之手。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残疾人的时候,鼓励孩子对他们礼让和帮助。如:看到残疾人乘坐无障碍电梯时,让孩子帮残疾人按住电梯按钮;在公交车上遇到残疾人,让孩子主动让座;当残疾人排队买东西的时候,让孩子礼让残疾人先买;当残疾人因为沟通不便或者行动不便的时候,让孩子耐心等候。通过一点一滴的爱心行动教育,相信孩子一定能更有爱心、更懂得人间大爱。
6.让孩子珍惜健康,学会感恩。
当孩子因为学习或者生活上的琐事而怨天尤人,或者孩子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因而损害身体健康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调整心态、珍惜健康,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健康的体魄,还有很多残疾人处于比孩子更艰难的状况,但他们都能自强自立、珍爱健康,孩子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呢?
希望家长和孩子都能关爱身边的残疾人,让残疾人感受到温暖和真情、无私和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