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别谈“网”色变
2019-05-18策划统稿刘国栋
策划、统稿 刘国栋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互联网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不可缺少的力量。随着移动互联网日益成为未成年人重要的学习工具、沟通桥梁和娱乐平台,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既是新时代建设网络强国的要求,也是培育新一代青少年的历史使命。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7月31日,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69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7%。从各学历段情况看,小学、初中、高中和中职学生上网比例分别达到89.5%、99.4%、96.3%和99.0%。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网络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凸现。报告显示,15.6%的未成年人表示曾遭遇网络暴力,最常见的是网上讽刺或谩骂、自己或亲友在网上被恶意骚扰、个人信息在网上被公开。30.3%的未成年人曾在上网过程中接触到暴力、赌博、吸毒、色情等不良信息。
专家认为,在网络社会,未成年人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保护、网络欺凌的防范、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防止、未成年人支付能力和风险防范、未成年人不良信息内容管理以及未成年人网络犯罪防范与治理等问题非常突出。当下,如何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筑牢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防护墙,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除了通过一系列机制设计和规则建立,确保未成年人在权利义务分配中的利益优先性体现之外,需要多方协同、综合施策,司法机构、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学校和家庭要各司其职,形成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社会共治体系,努力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
具体到每个家庭,作为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网络素养,帮助孩子掌握科学合理使用网络的本领,增强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本期《家长》调查栏目,或许能给您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