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肉鸡产业现状探讨农产品产业链延伸方式
2019-05-18韩国秀兰州交通大学
文/韩国秀,兰州交通大学
1 产业链及延伸产业链的定义
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供需链、价值链、空间链和企业链四个“链条”的概念。这四种方式在相互联系的平衡过程中构成了产业链。产业链主要根据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一些具体的区域差异,着眼于发挥这个区域的比较优势,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以产业合作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而延伸产业链就是把一条存在很长时间的产业链尽可能深的拓宽它的广度和深度。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到了相关内容: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十九大多次提及“三农”问题。进行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就是对“推动农村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最好的解读。
2 我国肉鸡产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2.1 我国肉鸡产业发展历程
我国的肉鸡产业大体上经过了3个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61年至1978年):肉鸡的养殖还是属于自给自足的家庭副业,这个阶段属于缓慢增长阶段。农业的地位很低。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前,肉鸡产业在我国发展的比较缓慢。此阶段,国内的肉鸡存栏量从1961年的5.41亿只增加到1978年的8.2亿只,年增长率极低,只有2.48%。
第二阶段(1979年-1996年):这个阶段属于快速增长阶段。新型的养殖模式——合同养殖模式兴起。中国肉鸡产业的改革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和独立市场的形成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在1984年以后,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的一批外国涉农企业,为中国肉鸡市场带来了国外的合同养殖模式和先进的养殖技术。
第三阶段(1997年以来):这个阶段属于标准化规模生产阶段。已经初步形成了产业化体系。我国的肉鸡养殖业在1997年之后进入了标准化和规模发展阶段。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我国畜牧业发展面临资源与市场的双重压力。既要节约资源,又要保护环境。这种生存环境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的进行品质的升级,不断地进行结构优化,使肉鸡行业的发展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2.2 我国肉鸡产业的区域分布
当前我国的肉鸡产业在国内分布的比较集中。近年来,山东、广东、江苏、广西壮族自治区、辽宁、河南、安徽、四川和河北9省的鸡肉产量达到1300万吨。其中,广东、山东和江苏等是我国传统的肉鸡主产区,而河北、河南和吉林等地区则为近10多年来新增的主产区。
2.3 我国肉鸡产业发展状况
2.3.1 优势
鸡肉生产周期短,饲料转化率高。鸡肉是高热量、低脂肪的健康肉类,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同时鸡肉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亚油酸,能够降低对人体健康不利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鸡肉的产量大、味道鲜美,使得鸡肉的价格优势相当明显。
2.3.2 问题
(1)禽类疫病
禽类疫情的爆发,使得我国肉鸡产业受到严重挫折。而且这种疫情的爆发,除了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外,还会产生相关的负面社会影响,消费者因为禽类疾病对会鸡肉产生恐惧情绪。
(2)相应配套设施短缺
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短缺,农田保护政策的深入研究使得畜牧养殖所需要用的土地更加受到限制;此外因为种植面积的缩小和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现象,国内生产的饲料供给率不断下降,对国外的依赖程度逐年提高,这增加了国内肉鸡养殖成本。
(3)饲养管理水平低下
肉鸡因为其自身的特殊性必须人为的为其创造适合生存的环境,使其顺利成长。而我国的肉鸡养殖基地目前主要在农村,饲养条件、饲养的管理技术和人员的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的差距比较大。
3 延长产业链的措施
3.1 公司一体化发展推动产业链延伸更加规模化
农产品行业的垂直整合,使得处于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通过延伸逐渐形成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极大降低交易成本,这不仅减少运输成本,也有助于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和对产品质量的监控,减少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随着资本的投入和自动化设备的引进,以及生产合同模式逐步成熟,将会促进大型和超大型养殖场。
3.2 树立品牌意识
积极进行产品的宣传、树立品牌形象。重建消费者信心。加大开发力度,让消费者清楚鸡肉的生产、流通环节,使整个产业具体化、透明化,消除消费者的恐惧心理;并且积极进行肉鸡制品的形象建设。
4 总结
本文通过对农业产业链及延伸产业链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并且搜集中国鸡肉产量前9名的省份的数据,并将其进行对比,同时提出一些建议:从饲料加工到屠宰推动的合同化、规范化发展;学会以大带小:用上游主导产业布局为肉鸡产业的合同化提供驱动;联袂合作:肉鸡产业链纵向延伸带动规模化发展;屠宰加工与零售快速整合推动;公司一体化发展推动产业链延伸更加规模化;成熟的生产合同模式;树立品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