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目标,导学有序
2019-05-17肖培东
肖培东
莫顿·亨特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美国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是对自己童年时代一件往事的回忆,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以孩子的口吻叙事,讲述了自己从冒险到遇险再到脱险的全过程,语言平白,耐人品味。在统编本教材中,这篇文章从译文形式到教学要求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可以称得上是一篇新课文。该文在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拥有美好而充实的人生”。这个单元继续学习默读,其具体要求如下:“在课本上勾画出关键语句,并在你喜欢的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标注。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具体到《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教参给出了这样的“教学重点”:继续练习默读,在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基本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争取提高阅读速度,并勾画出关键语句;品味课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心理成长的过程;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并实践课文所探讨的人生经验。这样,我们就能很清晰地把握编者意图,理解本文的教学目标,按照“整体感知一品味心理描写—深度探讨”的步骤实践本课的自读教学,
一、整体感知
实录一
师:同学们,对于这篇课文,编教材的人希望我们怎么学习?“阅读提示”是怎么说的呢?
(生读课文后的“阅读提示”)
生: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标志事件发展和描写“我”不同阶段心理活动的语句,复述故事,还要思考。
师:接下来我们就以“冒险”为例,试着勾画文中标;志事件发展和描写“我”不同阶段心理活动的语句,然:后复述。
(生默读)
师:说说你所勾画出的标志事件发展的语句。
生:“和我在一起的五个男孩子已经厌倦了玩弹珠,以及用透镜在干树叶上烧洞的游戏,正在寻觅其他好玩的事。”
师:同学们说说,这是不是标志事件发展的语句?
(学生讨论后,认为标志事件发展的语句应该是表达时间进程的语句。大家找出了“那是在费城,一个酷热的七月天”“然后他们出发了”两句)
师:还有吗?
生:还有“我们穿过公园,进入树林,最后来到一块空地上”一句。
师:主要是从哪个词上看出时间的进程?
生:应该是“最后”这个词。
师:对的,从公园到树林再到空地,是空间的转换,也是时间的变化。接下来,我们就结合这几句复述故事的第一部分“冒险”。
(生简要复述,师生评价)
师:继续默读课文“遇险”“脱险”部分,并做出勾画(标志事情发展和描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
(生默读,勾画,复述)
在统编本教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學体系中,自读课是—个重要的创新点。为使学生的自主阅读更有效,编者往往会提供一些助读资源,即设置旁批和阅读提示,教师可利用这些“抓手”来组织教学活动。其中阅读提示位于课文之后,一般是配合单元重点,抓住文本的独到之处进行精要的指导,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课一得”。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阅读提示,明确在今后学习自读课文时,应该关注阅读提示并从中找到阅读方法,这就是让学生掌握自读方法。《走一步,再走一步》文后的阅读提示在文章内容、阅读方式和主题思考三个方面作了点拨。“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标志事件发展和描写‘我不同阶段心理活动的语句,试着复述故事。”阅读提示告诉了我们此课的自读方式,但是对七年级学生而言,标志事件发展的语句是比较难理解的,所以教师要作出必要的点拨和指导,让学生明白课文是如何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展开叙事的。这篇文章叙事清晰,不蔓不枝,是因为运用了一些标志时间发展或进程变化的语句,将事情串在一起。这些标志性语句,有的表达的是时间的进程,有的表达的是空间的转换(实际上也是时间的变化)。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以事件的开端“冒险”部分为例,帮助学生把握其中的标志性语句并对这一部分内容作简要复述,再借助“遇险”和“脱险”部分,有层次、有梯度地训练学生勾画关键语句和复述故事的能力。这样有承有转,先导后练,有指导,有实践,有提升,学生所学的知识、方法和能力就能得到有效迁移和拓展。
二、品味心理描写
实录二
师:听完同学们的复述,再和原文对比,大家觉得有什么不同?
生:同学们的复述更多的是对爬悬崖过程的概括,而文章却写得很生动,好像我们就在现场一样。
师:那莫顿·亨特的文章胜在哪里呢?
生:心理描写。
师:对,这篇文章的心理描写非常精彩,下面我们就来品味文章的心理描写语句。大家看看,这篇文章随文设置的旁批,也重点对其中的心理描写作出了评析。大家读读。
(生读旁批:进退两难,孤立无援,心理描写细腻、真实)
师:我们就结合旁批读读对应的心理描写语句,体会其中的细腻、真实。
生:(轻声读)“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这太远,也太危险了;在悬崖的中途,我会逐渐感到虚弱、无力,然后松手,掉下去摔死。但是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莫测,我肯定上不去。”
师:请同学读读这段文字,看看能否读出此时“我”进退两难、孤立无援的内心感受。
生:(模拟读)“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这太远,也太危险了;在悬崖的中途,我会逐渐感到虚弱、无力,然后松手,掉下去摔死。”
(师生讨论,要重点读好两个“太”字,还要把“虚弱、无力,然后松手,掉下去摔死”的过程读得入境人情)
生:(模拟读)“但是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莫测,我肯定上不去。”
(师生讨论,要着重从语气、语速上读好四个“更”字,读出“我肯定上不去”的焦急、无助)
师:这个“更”字真是越读越害怕,最后声音都在颤抖了。“我”呀,在悬崖上,总是把事情想得过于危险。这些都是“我”在悬崖上真实的直接的心理活动。作者特别擅长心理描写,手法也很丰富。文中还有一个旁批,你们注意到了吗?
生:“写外在行为表现,实际在写心理状态。”
师:这就告诉我们,原来一个人的外在行为也可以表现他的心理状态。请大家读读文中写外在行为表现的句子,感受一下其中的心理状态。
生:(读)“我犹豫不决,直到其他孩子都爬到了上面,这才开始满头大汗、浑身发抖地往上爬。手扒在这儿,脚踩在那儿,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怦怦地跳动,我努力往上爬着。”
师:这个句子中,写外在行为的是哪几个词?
生:爬、扒、踩。
师:这些外在行为表现让你感受到“我”怎样的心理状态?
(生讨论,朗读)
师:写外在行为表现,实际在间接地写心理状态。作者还有其他写心理状态的手法,你能仿照旁批“写外在行为表现,实际在写心理状态”的句式,也在文中作出旁批吗?
(生自读,思考)
生:写人物语言,实际在写心理状态。
生:写环境特点,实际在写心理状态。
出色的心理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这篇文章,最成功的地方正是心理描写,这自然也就成为自读本文时要重点赏析和品味的地方。莫顿·亨特是心理学家,回忆自己这段刻骨铭心的童年往事,心理描写更是真实、细腻。作者在细节描写中不断插入描写“我”心理状态的句子,且手法丰富,灵活多变。如何赏析呢?旁批的作用就彰显出来了。编者给《走一步,再走一步》随文设置的旁批中有两处含有“心理”这个词,第一处是对应第7段的旁批“写外在行为表现,实际在写心理状态”,第二处是对应第16段后半部分的旁批“进退两难,孤立无援,心理描写细腻、真实”,前者间接描写心理状态,后者直接描写内心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代入式地体验文中这些生动真实的心理描写。教学中,以旁批为抓手,结合朗读,先研读直接描写语段,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模拟性的朗读,想象当时的情境,从而体悟“我”紧贴在岩石上进退两难、孤立无援的细腻、真实的心理,产生同情共感。除此以外,文中还有多处间接描写心理状态的,有时用动作行为来折射心理,有时用人物语言来表现心理,有时用神态和表情来印证心理。甚至“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这样的环境描写,也并非纯粹客观的描写,实为“我”情感心理的外化,我们读来,依然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在悬崖上不敢动弹的“我”的紧张、焦急、无助的心理。因此,另一处旁批“写外在行为表现,实际在写心理状态”,其实是为作者多样化的心理描写艺术点出了冰山之一角。仿此句式引导学生品读文中其他间接写心理状态的语句,把从旁批中学到的知识、方法和技能真正迁移到自读课文的学习中,这样既能体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又能实现自读课文的教学价值,增强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三、主旨探究
实录三
师:后来,“我”在爸爸的指导下爬下了悬崖,脱困成功。所以,每次当“我”回忆起这段童年经历,总有很多人生启迪。文中是怎么写“我”的人生感悟的?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生齐读最后一段,理解“我”的人生启迪)
师:這悬崖上的一课,提醒“我”在困难面前要走一步再走一步。我想,这一课也会教育文章中的所有人,会给所有人一个深刻的提醒。那么,如果你是文中的父亲,这悬崖上的一课,你该怎样提醒自己?
生:我会提醒自己,告诉儿子以后不要干这么危险的事儿,以免出意外。
师:感觉得出来,你是一个爱孩子的父亲。那么你还能从父亲的做法中得出一些新的思考吗?
生:我会提醒自己,要多鼓励、督促儿子锻炼,强壮身体。
师:也就是说,别只等着老爸来救你,儿子要学会自己解决困难,学会自己救自己。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父亲与儿子对话的那几段文字。
(师生合作读对话内容,感受父亲的教育智慧)
师:莫顿·亨特很幸运,有位深请教育智慧的好爸爸,我们回去要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听,希望他也能这样教育孩子。那如果你是莫顿,亨特的妈妈,是悬崖上弃“我”而去的小伙伴,是杰里,又会提醒自己什么呢?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师:所以这悬崖上的一课,其实属于文章中的每个人,也属于读文章的我们。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就是文章的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做事如此,思考如此,学习,读书,都如此!下课。
语文课程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就选材而言,这篇文章从童年生活的小故事生发人生感悟,引出人生哲理,给人以启发和教益,无疑是“以小见大”的典范。作者给出了这样的人生提醒:“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从最切近的事情做起,积小步成大步,循序渐进终会成功。作者这样的人生经验对中学生很有启发意义。但是,文章的主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自读中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究,充分挖掘文本丰富、深厚的内涵,以获取更多的教益。这悬崖上的—课,可以提醒所有的人。如果你是文章中的父亲,或者母亲,或者弃“我”而去的伙伴,或者有心帮助“我”的杰里,你会怎么提醒自己呢?深入思考,我们就能从新的角度去创造性地解读文本。文中的父亲给人印象深刻,他目睹孩子遇险,没有生气,没有责备,而是耐心指导,帮助孩子脱险,是一位很有教育智慧的父亲。自读中,要重点研读文中父亲的语言,比如用安慰的口吻说的“要吃晚饭了”,比如多次强调“这个你能做到”“这就是你要做的”,这些话语会让我们很深刻地感受到父亲强壮的身躯里隐藏的那颗沉甸甸的爱心,也会让我们去思考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那么,母亲呢?“我”的伙伴们呢?还有在课堂上阅读这篇文章的我们呢?这一问,就把学生的生活与语文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通过体验反思接受正确的人生观与情感熏陶。对文本主旨的多元探究,由父亲而至文中其他人,最后回到阅读者自己,这样既加强了对于阅读方法的过程性指导,设置了合理的阅读重点和阅读方向,又能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自读课姓“自”,应该以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探讨为主,而教师则是自读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用文章标题来说,自读课也要“走一步,再走一步”。这“走”,是学生能充分自读自悟的“走”,是在教师有效引导下的“走”。默读课文,勾画关键语句,复述故事,品味文章精彩的心理描写,多元探究,这样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可以更有效地结合教材中的阅读提示、旁批去引导学生独立感悟,让学生用教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去独立解读,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内化,再进一步转化为课外阅读中的个体经验。另外,这一教学设计在注重启迪学生开展思维活动的同时,并没有忽视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体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特点。因此,无论教读课还是自读课,我们都要明确目标,导学有序,走一步,再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