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新课改的观望者—新课改背景下城乡教师专业成长调查及研究
2019-05-17谢明辉
谢明辉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十八小学,广东珠海 519000)
引 言
解决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其重要。要想实时把控教育现状,有关部门应在相应范围内搜索教育基础薄弱的学校,对其增加经济扶持与技术投入,努力均衡教育现状。同时,要想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差距,除了对农村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和改造以外,还必须加强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1]。
一、调查研究的目的
纵观教育事业的长期发展史,教学方式顺应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了多样化。在此背景下,笔者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进行了评测发现:相较于以往的教学质量,如今各科目教师的专业水平出现了一定的下降趋势。教师自身的专业修养会影响教学工作的效益。同时,为顺应教育行业的发展,教师需要从一个教书人转型为专家以及学者,从问题的根本出发,针对本学科引导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做一个教育事业的引导者[2]。
以城乡小学为研究对象,笔者发现:多数小学教师都已经任教多年,但其教龄与专业水平朝反方向发展。基于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师的教龄越高,其专业水平越低。而新增教师由于在经验上较为缺乏,加上得不到老教师的有效指导,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痛苦地徘徊着,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巨流中飘荡着,呈现出一片“青黄不接”的景象。究竟是什么阻碍了教师的成长?怎样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呢?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地了解教师的专业成长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思考,提出相关的建议和解决对策。
二、调查内容和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不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对象为我校全体教师(调查范围狭窄的原因有二:一是想作为校本研究的小课题,找到促进学校发展的新路子和新方向;二是想以点带面,希望能给同行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和做法)。笔者共发放了问卷42 份,回收有效问卷42 份,回收率为100%。问卷主要采取选择题的形式,有的项目是单选题,如认识与态度等调查题;有的项目为多选题,如专业成长环境及动机、需求等调查题。问卷最后还有一道校本教研方向及建议方面的文字陈述题。此外,为了更翔实地获得第一手资料,笔者还加入了个别访谈和集体座谈等项目。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并参照访谈和座谈内容的记录,笔者发现: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现状不容乐观,虽然有一些可喜的进步和发展,但总体上存在的问题更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师资力量参差不齐且很不稳定,有将近一半是合同制教师;职业态度相对消极,缺乏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教学理念比较陈旧,缺乏以生为本的理念;在学科专业知识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教育科研意识不强,科研能力较差;学习手段比较传统,信息技术水平较低;教师的工作压力较大,出现了一定的职业倦怠现象,缺乏对相关教育资讯的关注。
(一)教师的基本情况
从下图(图1)中可以看出,我校的师资队伍很不稳定,有将近一半是合同制教师。他们没有恰当的社会定位,也没有制度保障,总觉得转正遥遥无期,这从心理上动摇了他们的工作意愿,主要的影响因素无非包含两点:薪资、工作性质。就社会上的所有企业来讲,这两点因素是影响企业内人力资源情况的主要原因。薪资过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会相应降低,这主要是由于其工作能力与薪资待遇不成正比,长此以往,教师会逐渐丧失自我提升的意识。
图1 编内编外教师占比情况
(二)对专业成长的认识和态度
评价一个教师是否具有综合素质,首先要从学历、学问、修养三个方面来看。其中,学历是硬性条件,而学问与修养则是考核一个教师学养的最高准则。在现代教育事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学校重学历而轻学养,这使部分已经具备相应学历的教师出现了安逸的心理,驻足在原地无法前进。学历固然重要,但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其自身修养更重要,这其中包括教学方法、教学作风、为人准则以及跟随社会发展的积极心态等多种修养。将学历作为学校以及学生考核教师的硬性准则不但会使教师滋生骄傲心理,同样也是使教师不思进取的罪魁祸首。例如,一些教师由于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击,导致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开始弱化,只看重经济效益而无心工作。特别是社会上“炒股热”的兴起,一些教师因耐不住寂寞而投身股海,甚至有个别教师在课堂上的心情也会随着股市的涨跌而起起落落。更有甚者,部分教师看到家教的报酬明显超过了学校里的教学奖,为了增加收入,时常涉足第二职业,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去赚外快,甚至晚上也成了工作时间,这使教师职业的主体性大受影响,出现了消极的工作心态。
教师的内部成长离不开职位的晋升以及薪资的改善。在现代教育事业中,晋升资格成为每位教师关注的对象。这同样也是一项考核,考核的标准是工作业绩、教学质量、考试成绩以及家长的反馈。教师在晋升和薪资增长的情况下,会不断提高自身的业绩水平,而忽略了自身的职业教养。因此,教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呈现出了功利性,使教师的成长无法符合教育事业的初衷。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教育事业的考核方式应该及时得到修正。
(三)教师培训现状与培训需求
目前,城乡教师的职后培训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陷于瘫痪状态,有的老教师甚至不愿意接受任何培训。而至于参加培训的原因,有83%的人指出是由于评定职称的需要,只有33%和36%的人认为,参加培训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技能方法和学习新观念、新思想。经费紧张、教学任务重和领导不支持等原因使教师想要通过参加培训来促进自己专业成长的希望化为泡影。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主要方法是利用正确的方式使教师参与培训,而培训的目的是提高教师与时俱进的眼光与专业能力[3]。更多的学校领导认为,培训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因而不愿意支付这笔开销。甚至有的学校领导认为,教师的能力以及专业知识需要他们自己去提高,学校只需要为教师提供成长环境。若长期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校园的整体教学质量就会呈现出倒退的状况,也就会无法满足现阶段学生的成长需求。另外,多数教师十分重视将别人的教学方案转化为自己的,特别是城乡教师。例如,某地方、某学校、某人提出了新的教育观念、方法或新的教学思想与策略,就会有大批的人前往学习取经、参观借鉴。这只会导致教育被历史的车轮碾压,形成负发展,与国际教育水平形成巨大的差距。
四、对城乡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与建议
(一)规范和完善城乡流动制度,稳定教师队伍
本校虽属城区学校,但离市区较远,处在城乡的交界地带,属于典型的“城乡接合部”。基于一些历史原因,本校不但在教学资源、设备等方面远远跟不上城区的其他兄弟学校,就连教师队伍也很不稳定。本校41%的教师(差不多占了一半)属于合同制,由于城乡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相比城区较差,一些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不能安心留在本校工作,千方百计地要到经济条件较好、工作环境优越的城区任教。这就使城乡的师资力量长期处于薄弱状态,使学校也很难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因此,规范和完善城乡流动制度能更好地促进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师资力量的均衡发展。
(二)以反思、小故事及小课题作为提升专业水平的前提
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一些学校成立了教研组、讨论组,但教学质量依然不见改善,究其原因是学校的师资配置较弱,相关的学术讨论也只是走走过场而不具有实践性,陈旧的教学观念不曾改变等。再加上学校缺少专家、名师或学科带头人的指导和引领,人人都不愿意涉足教研,这严重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日益显露。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创造了宽广的教学空间,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结 语
提高城乡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育事业的基础目标,同时也是教育事业长期发展必须依赖的根基。目前,城乡教育呈现出了较多的瓶颈,主要体现在思想、考核、政策等多个方面。为了全面改善以上问题,有关学校需要从问题的根本入手,提出反思并制定措施,缓和教育矛盾,促进教师专业与学养的全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