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ross情绪调节理论及相关实验研究综述

2019-05-16王春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杏仁核负性调节

王春梅

摘 要 首先介绍Gross情绪调节过程理论,然后對研究者们以Gross情绪调节理论为基础所做的实验研究做初步的总结,并尝试性地提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本人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情绪调节 Gross情绪调节过程理论 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2.6 文献标识码:A

1 Gross 的情绪调节过程理论

Gross(2003)认为情绪调节是在情绪发生过程中展开的,在情绪发生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Gross提出了5种情绪调节策略,即情景选择、情景修正、注意分配、认知改变和反应调整。上述5种情绪调节策略中,最重要的也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是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认知重评是一种先行关注策略,发生在情绪产生的早期,试图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方式应对负性生活事件。表达抑制是一种反应关注策略,是抑制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行为。它能有效地减少负性情绪的行为表现,却不能降低内心体验。

多项研究证实,认知重评与表达抑制这两种情绪调节策略对后继的认知务任、情绪反应、和社会功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认知重评更多地与积极的结果相联系,表达抑制更多地与消极的结果相联系。因而认知重评与表达抑制相比是一种更加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

2以Gross情绪调节理论为基础的实验研究

2.1对情绪调节的外周生理反应的研究

这类研究主要是借助专门记录情绪生理反应的多导生理记录仪进行的。上文中提到过Gross(2002),本人就对情绪调节的生理反应做过研究,发现对于厌恶情绪,抑制增强了心血管和皮肤电系统的交感神经活动,重评对心血管和皮肤电系统的交感神经活动则没有明显的影响。Ray, Wilhelm, & Gross (2008)发现采用认知重评策略时,引起了较强的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并且降低心率,皮肤电水平和呼吸频率,心血管的交感神经活动减弱。

2.2对情绪调节发生过程的脑机制探索

这类研究要借助功能性脑成像技术(FMRI)来实现。通过这项技术,研究者们发现,与情绪调节有关的脑区主要有杏仁核和前额叶。杏仁核是情绪产生的重要部,尤其是恐惧情绪,因此又被称为“恐惧中枢”。前额叶则是情绪产生的高级脑机制,与情绪控制有关。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情绪调节时这两个脑区的变化。很多研究都得出一致性的结论:对不愉快的刺激进行认知重评时,前额叶皮层的活动加强,而杏仁核的活动减弱(Ochsner et al., 2004; Phan et al., 2005),从而使负性情绪体验降低。多项研究表明,愉快和不愉快的刺激都比中性刺激的LPP波幅要大,但愉快与不愉快刺激的LPP波幅没有显著的差异。也就是说LPP对刺激的情绪强度高度敏感,而对情绪的效价不敏感。

3小结与展望

Gross 把情绪调节与情绪发生过程结合起来,区分出情绪调节的先行关注调节和反应关注调节两个阶段,并提出具体的情绪调节策略。尤其是认知重评,是进行状态性、过程性和情景性的情绪调节策略,是缓解不良情绪发生的重要方法和技术。这为人们调节自己的负性情绪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尤其是对有情绪障碍的个体来说更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其实认知重评与心理咨询中经常使用的认知疗法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对情绪障碍的预防、治疗及治疗效果评估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还应关注的问题有:第一,规范指导语。情绪调节的实验研究主要是通过指导语让被试采用某种情绪调节策略。因此只有为指导语设定统一的标准,使之规范化,不同的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才具有可比性;第二,未来的研究不仅要关注对负性情绪的调节,也要重视对正性情绪的调节;第三,不仅要重视认知重评策略的研究,其他的情绪调节策略也应受到重视,并比较他们的不同;第四,同一项研究,可以采用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如生理记录、FMRI和ERP技术,以得出更全面、更有说服力的结论;第五,应重视对特殊被试的研究。现在情绪调节的实验研究大多是针对正常成年人的,而对特殊被试关注较少。

参考文献

[1] 程利,袁加锦,何媛媛等.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优于表达抑制[J].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04): 730-735.

[2] Gross,J.J.&O.P.John.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wo Emotion Regulation Processes: Implications for Affect, Relationships, and Well-Being[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85): 348 -362.

[3] Hajcak, G.&S.Nieuwenhuis.Reappraisal modulates the electrocortical response to unpleasantpictures.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Behavioral Neuro-science,2006(06):291-297.

[4] Schupp,H.T.&A.I.Junghfer,Weike&A.O. Hamm. Emotional facilitation of sensory processing in the visual cortex.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3(14):7-13.

[5] Moser,J.S.&G.Hajcak&E.Bukay& R. F. Simons. Inten-tional modulation of emotional responding to unpleasant pictures: An ERP study. Psychophysiology,2006(43):292-296.

[6] Ochsner, K.N.&J.J.Gross.The ognitive control of emot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2005(09):242-249.

猜你喜欢

杏仁核负性调节
李晓明、王晓群、吴倩教授团队合作揭示大脑情感重要中枢杏仁核的跨物种保守性和差异
颞叶内侧癫痫患者杏仁核体积变化的临床研究
MRI测量中国健康成人脑杏仁核体积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简述杏仁核的调控作用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可调节、可替换的takumi钢笔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含2,3,5,6-四氟亚苯基负性液晶合成及液晶性研究
汽油机质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