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

2019-05-16刘桂敏

神州·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初中教育体验式道德与法治

刘桂敏

摘要:在课堂上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增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活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那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该如何发挥“体验式”教学的作用呢?本文针对“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对未来课程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应用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极为重要的。道德与法治课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与法制观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然而,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高。比如,传统课堂教学较为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有必要援引新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比如,“体验式”教学。

一、“体验式”教学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意义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不仅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之一,同样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了一定要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体验式”教学,恰好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体验课程知识,而并非传统教学中只是被动地接受。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让学生记住那些苍白的道理,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法制观念,让学生在未来可以更好地发展。而“体验式”教学正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去感悟,从而实现自我的提升。

二、“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策略

1.自主閱读,合作探究。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时,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的去发现和感受课本知识,在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之后,引导他们互相合作,探究道德与法治有关的知识。如,谈到“尊老爱幼”这个话题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们自主阅读相关的德育文章,然后让学生们结合自身的实际经历,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通过这种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解决自己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将课本上的知识变成属于自己的东西。

2.角色体验,指导学生行为。

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毕竟存在有较大的区别,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许多教师虽然逐渐认识到了“体验式”教学的作用和价值,但是如何真正有效的发挥体验的作用,却是教师困惑的一件事情,课堂上“体验式”教学的应用往往只是徒有其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得到真正的提高。而为了解决该问题,笔者尝试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体验,通过体验多种不同的角色,独立思考、体验、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及经验提高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认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适时的指导学生行为。如,谈到“学会保护自己”的话题时,教师可以尝试设计情境,让学生们分别扮演“学生”及“坏人”的责任,分析当坏人尝试诱骗自己时该如何保护自己,向身边的人求助。通过相应的情景,使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在遇到危险时提高警觉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情感延伸,自我矫正。

情感体验是帮助学生感受知识的有效手段,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中,教师也应当认识到情感的作用,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做好情感体验工作,适当进行教学延伸,引导学生自我矫正,反思自身在道德与法治方面的不足,积极的提升和改正自我。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们将自己每一天想要做的事情写在备忘录上,然后看看哪些事情自己顺利完成了,哪些是自己想做却没有顺利完成的事情,反思自己没有这些事情的原因,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有效的利用知识,使其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要点

1.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在“体验式”教学当中,教师与学生需要进行良好的交流,才能发挥有效的教学引导作用。而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交流是建立在师生关系之上的,所以在平时相处当中,教师作为长者应当注重与学生的关系建设,避免传统教育当中师生关系的疏离现象。具体措施方面,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随时向自己提出,并且尽快地给予学生回复,也可以在日常的空闲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以此与学生打成一片。此外,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时,要注重关系的距离不可太远或太近,只要能够让学生在面对教师时不会感到尴尬即可,以免课堂教育的管理难以实施。

2.加强教师对教育内容的理解。

在“体验式”教学的实际应用中,教师需要结合教育内容与实际情况来创立许多情景。如果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不足,那么就会面临情景创立困难、创立情景与教育内容不符的问题。因此教师不能只在知识层面上去理解教育内容,而是需要结合教育目的去理解教育内容的实际应用,才能创立完善的情景,实现高质量的“体验式”教学。

3.合理制定“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时间。

“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效果固然良好,但是其实施步骤相对繁杂,并且还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无疑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造成教师的工作负担过大,所以“体验式”教学并不是一项适合频繁实施的教学方式。因此,一方面为了减轻教学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在实施此教学方式时,首先需要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点划分,其次需要参照划分结果,在某个适合执行“体验式”教学的知识重点来实施教学。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巨大帮助。需要注意的是,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情绪的把控,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并把握适当的时机,才能真正实现“体验式”教学的作用,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劳婷婷.“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4).

[2]莫木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体验式”教学方式浅探[J].基础教育参考,2018(01).

猜你喜欢

初中教育体验式道德与法治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