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阅读名著的重要作用和方法

2019-05-16闵智超

神州·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经典名著历史文化语文学习

闵智超

摘要:阅读在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中职时期,是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的重要阶段,学校和老师要为学生推荐适合中职学生阅读的书籍并引导他们阅读,这样有利于端正学生的思想品质、培养审美能力,拓宽认知视野。中职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汲取知识,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学习;经典名著;历史文化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语文教学要“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同时语文教学也必须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作为中职学生,大多数存在语文素养差,对语文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必须针对学生的学情想对策,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研究学生心理,安排教学活动,努力营造学生乐于接受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一、中职语文教学十分重要,要打牢语文知识基础,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是基础学科,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打开知识大门的工具。在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语文,在人际交流,学习工作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目的明确,就是为了未来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学習心态有重大变化,学习内容转变为以就业为中心,要好好学习专业课,专业课学好了,就业就不是问题,文化课的成绩无关就业,不受重视,成了可有可无的“休闲课”。中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化课基础差,学习习惯差,大多数学生对文化课存在抵触情绪,更不愿意在语文学习方面投入精力。有的学生虽然经过了义务教育,但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没有达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很差,更加大了学习语文的难度。

面对这样的情况,中职的语文老师不但要在课堂上加强教育,让学生意识到文化课的重要性,重视语文学习,自身更要不断地学习、读书和思考,提高教学技能,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做出正确的指导。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差,文化底子薄,但这不意味着他们不用读书,不用读好书。恰恰相反,作为中职学生更应该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抵制不良文化的侵害。

二、积极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读古代经典作品,丰富知识总量,开拓学生的视野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产生了大量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但是人类知识宝库中的精华,同样也可以对中职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比如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思无邪,就是思想纯正。孔子十分重视《诗经》,曾多次向其弟子及儿子训诫要学《诗》。《论语·季氏》中记录了下了这一场庭训: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予也。”

孔子将《诗经》作为修身立言的根本,视作弟子入门的起始教材,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孔子的教育体系中,人的修养开始于学习《诗经》。

孔子作为我国古典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诗经尚且如此重视,不但对其文学价值做了巨大的肯定,更加重视其社会功用。中职的语文课堂上,这样的作品不但应该讲,而且应该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重点内容。既可以学习语文知识,丰富历史文化人文内涵,还可以端正学风树正气,对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加强阅读指导,创新创设情境,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

除了学习《诗经》这样的古代经典之外,也要注重文学性强,故事性强,学生喜闻乐见的名著的阅读。对知识底蕴相对薄弱的中职学生来说,阅读名著肯定有一定困难,兴趣的缺失,文化积累的缺乏都造成了他们不爱读书,更缺少阅读名著的能力和勇气。作为中职的语文教师,应该体会学生的心理,积极为他们阅读名著创设环境,指导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读书,会读懂书,进而爱上读书,帮助他们积累文化知识,丰富人生阅历。

《三国演义》描写了近百年的历史,讲述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是民间喜闻乐见,广受欢迎的一部经典名著。

这样的一部文学巨著,位列在教育部中学课外推荐书目中,是作为中学生必读的课外名著,但对大部分中职学生来说,读完这样一部巨著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作为中职语文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新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参与到课堂中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以《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为例,这本名著已经被改编,拍摄了多部影视作品,教师可以结合观看影视作品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由于影视作品是被改编拍摄,情节中会对原著做一定程度的修改,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观看影视作品后给学生留下思考的内容,比如对照原著,看看这部作品对原著情节做了哪些修改,修改的效果怎么样,把学生的思想从我不爱读书转变成我想看看这个情节有哪些变化,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三国演义》依托三国历史,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讲述了众多精彩的故事,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是引人入胜的,但文学作品并不等于历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书中人物和事件的真实历史形象和故事。既能帮助学生扩展阅读,增大知识量,又可以帮助学生打开知识边界,增加了阅读的兴趣。

结语:

中职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语文基础的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渗透阅读指导,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学生要端正认识,认识到语文作为工具学科的重要性。其次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认清社会发展趋势,认识到学习语文能更好的为未来的就业服务,只有学好语文知识,才能提高个人素质,掌握好母语,才便于其它各学科的学习,成为未来就业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2]《诗经》

[3]《论语·季氏》

[4]《三国演义》

猜你喜欢

经典名著历史文化语文学习
初中英语经典名著阅读实践研究
城市化下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共存模式研究
让经典名著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读经典名著,悟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