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育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渗透研究

2019-05-16沈少珍

神州·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成功创造审美

沈少珍

摘要:小学对于每位学生来说,是接受教育生涯的开端,是一切思想与理论最基础性、最全局性的铺垫阶段。小学教育既是义务教育,也是基础教育。习总书记曾多次指出——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给学生知识是滋养他走向成熟、走向文明社会,那么教育他思想、情感与道德方是促成他成长为一个堂堂正正、全面的“人”。德国哲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也有言道:“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故而,在为学生终身的学习与生活奠基的小学时期,德育发挥着统领全局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情感教育又是德育教育中的一种重要的策略。这篇文章就是从情感教育入手,简析情感教育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渗透作用。

关键词:情感教育;德育工作;成功;兴趣;审美;创造

情感教育的促成大概要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的萌芽。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了教育要将认知与情感两方面结合构成完整教育的构想。情感教育的一般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提高学生情绪调控能力及对自我、环境产生积极的情绪感受——进而实现健全人格的培养的终极目标。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德育工作的开展已成为教育界的共同命题,在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同时,也仍在教育中暴露出的诸如学生厌学、学生学习状况较大程度受家庭环境左右、高分低能都暴露出当下的教育囿于“唯理性主义教育”的迷途与困惑。不把情感的培育作为教育的目标、不把教育当作一种情感沟通与联结的过程,这样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今天我们就从如下几方面来谈谈情感教育的渗透方式。

1.“成功性”教育——在成功的体验中自我接纳。

著名教育家洛扎诺夫有暗示教学的理论,说的就是充分发挥人的意识功能,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可暗示性,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渲染气氛,通过学生对“成功”的真实体验达到有意识与无意识功能的同一,在接受成功喜悦的真实情绪下建立起对自我的积极评价,自我接纳,自我认可,有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和犹犹豫豫心态,享有自尊感与被善待感,从而拥有了更大学习的意义和前进的动力。教师要尤为主义,在成功性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所有的学生都拥有体会成功的权力。公平性在成功性教育中的重要性意义巨大。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均曾倡议公平性的教育,孔子也有著名的朴素民主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关于成功性教育的时间途径,必要条件是我们教育者的“爱心”前提。傅园慧的父亲从小便告诉傅园慧“你是个天才,你是最棒的”,这句话在傅园慧的成长中刻下烙印。不论是儿时其他人对这句话的质疑,还是赛场上争分夺秒时的心理斗争,这句话伴着她每个潮起潮落的时刻。除了这个必要条件,还要因人而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类型的成功。

2.“兴趣性”教育——在“快乐学习”的同时,培育创新型思维。

快乐教育与20世纪初英国教育学家尼尔创办的“夏山学校”密不可分。“夏山如碧”,生机勃勃,繁荣茂盛,帮助学生找到走进课堂的动力,让学习变成带有立场、附有内在意义的事情。小学时期往往是一个孩子最具有好奇心与求知欲的时期。如何让这种求知若渴的状态稳定发展并形成一个人终生求索的品质,这是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的。夏山学校有一项校规便是学生自由选择课程,自由选择考试,虽然这也中国的教育背景下暂时还不容易完全实现,但是让学生自由选择作业,自由选择是否写作业,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和领域进行深入的探索,依旧教育者可以做到的。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这本书中这样阐述“上帝赋予了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和老师忽略了孩子的天赋,这也是孩子不高兴的根源,天才有时也是被这样扼杀的。”这本书给予了我们这样的警示,如何在能力范围之内最大程度地保护孩子的天赋,激发他们潜能,在快乐教育中健康地成长起来。兴趣性教学不应该只是日常课堂之外的实践活动,兴趣教学也应是一种教学模式的改革。例如在班级管理中,学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在班级内部形成轮流执政、民主监督的良好风气;实施道德教育,用《弟子规》等形式让道德教育深入贯彻;加强课堂中情景的创设,在以人为本、回归生活的原则下注重创意、注重发展,无论是语言文字抑或是符号图表,都让知识“活”起来。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说:“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兴趣教学便是这种既能促进教学内容改革,让教学效果更为显著,同时又能让学生实现“心之所想”并培养他们具有初步的探索精神的优良方式。

3.“审美性”教育——用艺术的手段实现灵魂的对话。

审美性教育在古希腊雅典的教育中便有体现。而审美的最高目的又是发现美、创造美,由此可见“审美性”教育在情感教育中的重要性。这个阶段已经不仅仅单纯是教育者输出知识、学生接纳知识的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双向投入并获得心灵的联结的活动,双方心灵共同创造共鸣。歌德曾在《美育书简》中说:“道德状态只是从审美状态发展出来,而不能从自然状态发展出来。”“审美性”教育既能提升学生的活跃度与敏感度,又能提高学生对知识与事物的整体把握能力与细微的感知能力。在课改的要求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己的关注,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的素质的培育。不需要高屋建瓴的理解与感悟,对物象与意境的情状、品性,与美情美意作用于学生心灵的丈量,让一切温度、品质、情感有处宣泄,有处传递。同样,感受美、奖赏美、表达美亦需要一定的实践活动。一切的艺术形式都可以作为“审美性”教育的源头。如为学生举办“读书汇报会”——在曹文轩的文艺美学中让学生感受成长生活的恬淡美好,也让我们成年人在反思中找回失去的纯真。再如,定期带领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者音乐剧、舞台剧、课本剧,在高雅艺术中品鉴生活,为生活做指引。还可以将家与校有机结合,让学生将在学校学习的德育知识贯彻到家庭建设中,真正形成一种品德。再比如应多鼓励学生们有勇气、积极地表达自己,用言語,用文字,用声音,用任意一种形式让学习与生活更具幸福感。

4.“创造性”教育——科研促教学,形成特色。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和谐教育的命题——通过五彩斑斓的精神生活,促进人个性全面发展,保证学生天赋充分的发挥,使学习富有效果。我国人才战略的一大重点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培育自主创新人才。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的核心,是人类达成一切突破的基础。作为教育者,实现“创造性教育”的关键条件在于我们。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教师们提出希望——教出风格,教出特色。学校的发展也要形成特色,形成优势,打造一支科研强队,将人才优势与科研优势发挥到最极致。科研一定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先觉条件——为学生服务也就是为社会、为国家服务。对于创新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有言:“教育是我们未来最关键的投资和使我们在变化的世界中可以生存和繁荣的最有效的战略。”每位教育者要终身学习,终身汲取学术的养料,不忘输入、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用每位教师的力量影响学校、社会、和整个国家的科研创新之风。

在中国,情感教育越来越成为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命题,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与教育者来诠释、实践。在世界各地,情感教育依旧有着丰富多样的呈现形式。如体谅教育,情境教学,愉快教育等。一方面,在理论越来越完善之时,使情感教育在德育中渗透提供了更大的可能,在保持乐观期待与展望态度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楚的认识到,理论的形成与实践的最终实现仍要付出不小的努力,前方依旧路漫漫,相信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支持下,情感教育一定会让德育之风吹遍整个国家与社会的各个角落!

参考文献:

[1]情感教育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实践[J].李晓芳.文学教育(下).2017(04)

[2]小学教育中学生情感教育的实践[J].刘洪占,孙凤兰.中国校外教育.2018(25)

[3]小学班主任工作存在问题以及应对策略[J].张洪霞,陈晓旭.科技创新导报.2015(12)

[4]小学生管理中情感教育的应用[J].刘玉贤.学周刊.2015(35)

猜你喜欢

成功创造审美
谈中学生的人生成功
告诉孩子并非“成功”才是幸福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