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分析
2019-05-16崔真真
崔真真
摘要:人类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中也在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和变化,这些新的事物也暗示着我国经济社会在未来发展的规律和方向。这种“新常态”影响并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建设,给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带来许多转变。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力量源泉,是社会主义事业进步的关键,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培养大学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关键词:“新常态” 高校学生管理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8-0184-02
为了适应“新常态”下的校园文化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不断创新,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从新发展中寻找新规律。本文根据“新常态”背景带来的变化,从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入手分析,提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和挑战,并通过对现实的研究,寻找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新思路。
一、“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新常态”对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带来了挑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接受教育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我国的高校数量逐年增多,高校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由于大学生数量的剧增,高等教育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升。高校在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上缺乏更先进的观念和方式,师资力量和质量上也有所欠缺。目前许多高校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传统的大学生管理模式上,只保证学生的基本安全和课程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多方位全面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细微但致命的问题,这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不利于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近年来,经济社会领域出现新常态,传统的高校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日益明显,这种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实际情况,面对“新常态”背景所带来的挑战,各高校必须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改革和创新,对于学生的管理模式要不断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更新和改进,满足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多年以来,我国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受到传统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和束缚,学生与学校的关系过于制度化,学校对学生采取一种强制性的制约和严格管控,学生对于学校是听从和执行,二者是管理和被管理的角色。学校主动地教育和规范学生行为,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这些规定。这种传统的学生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对学生的管理制约使他们有一个安全界限,受到保护,按照正确的方向走,不会犯原则性的错误。但是同时,这种管理模式否定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要求学生按照学校制定的规则行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的多样化、全面发展。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过分强调统一性,将所有的学生以同样的标准来进行教育和评判,无论是考核模式还是课外实践,致力于追求整体的平衡。大学生的身心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他们对于人生逐渐有了自己的规划,对于学校的管理模式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融入学校的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大学生逐渐产生了自己的想法,并不断提出自己的意见诉求。大学生对于自身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意味着他们对于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有权利通过提交意见和进行教评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也是传统学生管理方式在发展中遇到的不可避免的挑战。
二、“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意义
我国教育的管理制度一向严格,大学校园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尤为重要的责任,目前的高校管理面临着经济社会的“新常态”,出现了许多问题,为了响应国家依法治教的政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进行一定的创新。高校管理工作的改革首先要依据国家总的教育方针,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要普及法治思维,严格依照科学的管理制度,管理学生时坚持依法办事,为学生处理麻烦,解决困难,利用法律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依法办事,依法处理学生工作中的难点、疑难问题,利用法制思维来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经济社会的“新常态”还带来了高校学生管理的结构性调整,资源的分配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急需解决,为了资源的合理分配,我们必须加强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时调整学校内部分配结构。改善高校的内部治理,提升高校内部的管理水平,努力夯实高校的地方办学基础,积极主动地适应并接受新常态带来的变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运行的重要部分和环节,学生管理的水平直接体现出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高校应当把学生管理工作放在重要地位,不断进行模式的创新,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努力适应“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的“新常态”背景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本质上是要求高校能培养出更适应社会的人才,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各所高校的教育理念、教学的方式都需要更新换代,致力于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主要途径
(一)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理念创新
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理念作为高校在管理学生时的方向和方针,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及时作出调整,我们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高校应该为学生工作管理理念注入新的活力,从容面对经济社会领域的“新常态”。高校的学生工作管理理念最重要的一点是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通过良好的服务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与开展。高校学生工作理念还应该改变传统的局限性,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管理,保障学生的话语权,及时获取学生的宝贵意见,在管理工作中听取建议,虚心接纳不同的声音,只有真正重视学生的学校才能够把握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效发展规律,得到进步。高校应该及时考查學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情况调整管理方法,面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不可一概而论。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也不能过于单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仅仅从考试成绩来判断一切。高校还应该建立法治化管理理念,“新常态”带来的现实状况是学生管理工作更加复杂,难度大大增加,只有在管理理念上加入法制思维,才能够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法治思维主要体现在要正确认识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校与学生在本质上地位是平等的,没有上下级之分,学校有权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管理,同时学生也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应该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执行,学生的诉求也应该得到学校的重视,只有双方和谐相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