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马焦拉》中的生态道德意识探索
2019-05-16顾佳琪
顾佳琪
摘要:在工业高速发展的今天,生态问题已成为人类最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俄罗斯生态文学作家们纷纷执笔,写下了发人深省的生态主题经典作品。其中,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瓦连京·拉斯普京通过《告别马焦拉》这部作品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人性的本质,并希望借此唤醒人类热爱故土、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意识。
关键词:《告别马焦拉》 拉斯普京 生态道德意识
中图分类号:I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8-0001-02
一、俄罗斯生态文学代表人物——瓦连京·拉斯普京
“乡村题材”在以生态为主题的苏联文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苏联生态文学作家们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人与乡村、人与土地间的情感表现出来。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作家当属瓦连京·格里戈里耶维奇·拉斯普京(Валентин Григорьевич Распутин)。
拉斯普京被誉为俄罗斯“农村小说”的代表作家。1937年,拉斯普京出生在位于西伯利亞伊尔库茨克州安加拉河畔的乌斯特—乌达村庄里。在作家两岁时,全家搬至阿塔兰卡村生活。他的祖母是一位温柔善良、任劳任怨的典型俄罗斯妇女,作家在作品中塑造的许多女主人公形象都有祖母的身影。拉斯普京的儿时生活与成长经历都成为后来创作《告别马焦拉》的情感动机。可以说,难忘的童年时光以及西伯利亚的自然风光对拉斯普京的生态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拉斯普京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以“乡村”为背景的生态主题文学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短篇小说《瓦西里和瓦西里莎》(1967)、《法语课》(1973)、《农家木屋》(1999);中篇小说《给玛丽娅借钱》(1967)、《最后的期限》(1970)、《活着,并要记住》(1974)、《告别马焦拉》(1976)、《火灾》(1985)、《伊万的女儿,伊万的母亲》(2003),等等。
二、《告别马焦拉》所体现出的生态道德意识
《告别马焦拉》是拉斯普京在1976年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这部作品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告别马焦拉》讲述了一个人类工业建设与生态自然发展之间产生的巨大冲突的故事。“马焦拉”是指“马焦拉岛”及岛上的“马焦拉村”,俄语中“马焦拉”(Матёра)一词与“母亲”(мать)是同根词,因此“马焦拉”象征着“母亲”。作品中的马焦拉岛位于安加拉河上,因河上要建造大型水电站,所以历史悠久的马焦拉岛只能被淹没、被遗弃,而那些在岛上世代耕作、繁衍生息、安居乐业的居民们不得不告别祖辈们留下的土地,去陌生的新镇过城市生活。面对“马焦拉”的剧变,居民们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这反映出了人们对故土、大自然的情感,揭示了人性的本质与道德品质。
1.作品中表现出对大自然的歌颂,对故土的依恋
“安加拉河挣脱了冰甲,展开了浩荡闪光的洪流。马焦拉岛靠上游的岬角边,河水又活跃喧闹起来,它冲上滩头,又向两旁横溢开去。”[1]《告别马焦拉》以这样的文字开篇,描绘了春天时节,大地复苏,马焦拉岛上到处都洋溢着生命的喜悦。拉斯普京对自然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在他看来,万物皆有灵。作家通过春暖花开之际,自然万物的“欢腾雀跃”生动地刻画出大自然的活力与灵动。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意,暗含着作家对故乡的一切,包括西伯利亚的土地、安加拉河的无限眷恋之情。
在作品第四章中作者进行了大量的自然景物描写。“左边一道支流较为平静而靠近马焦拉村,……此时在温和的阳光下仿佛静止不动了。马焦拉村民就称它为‘自己的安加拉河”,以及“这里的一切,直到每颗小石子,他们都了如指掌而铭记在心”,表面上是“达丽娅”眼中看到的马焦拉村的景象,而实则为作者心中对故土——广袤的西伯利亚大地的自然风光的追忆。拉斯普京借达丽娅之目中所看到的马焦拉岛的景色以及其心中所担忧的小岛一旦被毁灭,景色将不在,家园亦不在,表达出作者对故土的浓情厚意与依依不舍。
2.描绘出大自然的神秘、幽静与无限美好
作品中提到马焦拉岛正值割草季,却偏偏迎来了连日不断的大雨,这妨碍了马焦拉村民们的割草工作。多日后,终于天气晴朗,自然万物萌生。因此在第十五章开头部分作者倾注了不少笔墨来描写久违的阳光以及周遭的一切景物的变化。“朝阳冉冉上升”“乌云退缩,化为乌有”“天空纤尘不染,焕然一新”“鸟儿嬉闹,翱翔,振翅尖叫,欢庆着飞翔的幸福”“母鸡不时地探头,似乎有意下决心学会游泳”“猪崽在水洼里蹚来蹚去”“绿树和青草灌满浆汁,变得绿油油”……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将人们期待已久的晴朗天气以及雨后的自然万物自由生长的景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部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将自然界的生机盎然、万物间的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展现在人们面前。同时,也体现出拉斯普京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颂扬与喜爱。
3.自然描写中隐含着作者对被破坏的大自然寄予的哀思之情
上文中提到的阴雨绵绵与晴空万里这两种天气的交织变化,也反映出马焦拉岛的居民们此时复杂的心情:一方面,居民们对养育他们多年的马焦拉岛有着深深的喜爱与依恋,但当不得不面对要搬离故土这一事实时,人们又承受着难以言喻的悲伤与无奈;另一方面,居民们对未可知的新生活充满了忐忑不安与担忧。
“田野上东一棵西一棵地长着些孤零零的老树,大多是枯树……树上懒洋洋、默不作声地落着一些乌鸦,黯然失色的太阳与不合时宜的寂静,使它们感到难堪”“有多少老朽的东西”“辛勤一世,已经用不着了……”这些是达丽娅想到马焦拉岛即将被淹没从而被遗弃时,她来到“干燥而野草萋萋的山岗上”,“为了纪念”而四处远眺所看到的情景。这里的“孤零零”“老朽”与“用不着”等语句十分形象地反映出与故土的分离带给达丽娅的伤害。达丽娅由马焦拉的命运联想到在为人类贡献完力量后,许多老朽的东西就用不着了,是否就该用水淹掉呢?此处刻画出以达丽娅为代表的马焦拉村的村民们对失去家园所承受的巨大悲痛,但却又无力改变这一事实的矛盾心情。
夜晚降临至马焦拉岛,“岛主”也来到达丽娅白天坐过的地方,它眼中所看到的馬焦拉岛的夜景充满了无限的悲怆与凄凉。“村子黑乎乎的”“白昼的温暖冷却了”“大地冒出略带苦味的气息”“软弱无力的风”“老松树惊慌地响了一阵”“母牛无缘无故盲目地叫”“河水呜咽”“水泡崩裂”“鱼垂死时发出了挣扎声”“隔年的残叶”等等一系列描写,都体现出作为马焦拉岛一员的“岛主”面对人类对大自然无情的摧毁、末日即将降临时低落的情绪以及痛苦不堪的内心感受。
4.作品中的自然形象富有神话色彩
在《告别马焦拉》这部作品中,拉斯普京塑造了“树王”与“岛主”这两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形象。
在故事的前部分提到“头顶被削的‘树王凝然矗立在牧场上,纵情地向四下展开巨大的枝杈”。在小说的后部分,当马焦拉村的松林被派来的人烧毁后,再次出现了“树王”的身影,而这时对“树王”的描写是极为细腻的。此时,作家不仅形象地勾勒出“树王”被外来人削掉“头顶后”的“样貌”,还生动地刻画出了“树王”威风凛凛、不可亵渎的崇高形象。“树王”是马焦拉岛守护神的象征,即便是被人伤害了身体和外表,其内心依然保持着不变的刚毅与坚韧。这不仅反映了作家对故土深深的依恋与不舍,还表达了其保护大自然、与残害大自然的行为斗争到底的决心。在这一部分拉斯普京还提到了一种“迷信”,就是每逢盛大的节日,人们都要供奉“树王”,“不然‘树王要怪罪的”。“这种奉祀在新生活开始以后渐渐就停止了,但是对这主宰一方、权威无上之树的敬畏,老人们却保持下来。这实在是不无缘由的。”[2]
通过以上描写,作家赋予了“树王”自然界的灵性与超自然的神力。万物持有的生命终归有限,唯有大自然生生不息。作家将拥有有限生命的“树”化作了永恒不灭、即便火烧、斧砍也毫发未损依然屹立不倒的“树王”。这一方面歌颂“树王”永远守卫着马焦拉村,与其共存亡的高尚情怀,以及面对威逼不屈服、不动摇的伟大精神;另一方面也将自然生灵予以“神化”,展现出大自然的无所不能,以及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作品中另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形象是“岛主”——略大于猫,任何动物都不像的小动物。“岛主”是作家杜撰出的“小动物”,它神秘,因为任何人都没有见过它,但它却认识所有人;它洞察一切,它知道所有发生的事,却又并不去阻碍什么。
“岛主”贯穿于作品的始末,将各部分情节巧妙地衔接在一起。作家借“岛主”的视角与感受将作品中丰富的意蕴与深邃的思考呈现在读者面前。“岛主”不仅仅是作家笔下创作出来的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生物形象,透过“岛主”,能够看到人类对自然无情的破坏,对动植物生长环境的毁灭。同时,“岛主”又象征着即将失去家园的人们对故土的依恋与无奈,作家希望能够借此唤醒人类的生态道德意识。
三、结语
《告别马焦拉》共分为二十二章,作品的结构清晰明了。作家没有就事论事地阐述马焦拉岛的不幸遭遇,而是将自己的逻辑思维、自己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都在字里行间渗透至人物及情节中去,将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共同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逐步呈现于世人眼前。作品具有多层艺术思想,作家既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凸显出来,又将人类对大自然的无限崇敬与热爱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
作品中反映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了自然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表达了人类对自然、土地的深厚情感与眷恋。此外,“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揭示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面,提醒人们认清自己对自然造成毁坏的可怕行为,呼吁更多的人投身于保护自然的行动中。希望以此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寻回人们遗失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2]瓦·拉斯普京.告别马焦拉[M].董立武等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