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科学评价导向 合力推进“减负提质”
2019-05-16刘寒雁
刘寒雁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这一论述为当前的“减负”工作提供了关键支撑和行动指南。
“减负”症结在于盤根错节的“负担链”,认清“负担链”是实现“减负”目标的前提。相对于中东部地区,云南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已从“校内减负、校外增负”衍生为一个连贯的负担链:一是学业减负,教师增负。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然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研能力,导致教师课后的时间投入和精力成本增加。二是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缩短学生在校时间、增加教师培训研修机会,必然导致家长的接送看护和课外辅导压力增加。三是家长减负、费用增负。家长选择课后有偿接送、看护、补习等社会服务项目,必然导致家庭教育支出增加。四是费用减负,学校增负。从公益性角度,以学校为主体,为学生提供免费的课后看护服务和拓展性素质教育、体能锻炼等,导致学校超越义务教育法定责任的办学成本和办学风险增加。五是学校减负,焦虑增负。让学校回归教育本质、教师回归教书本职,必然要求深入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但优质高中资源不足、一流高校竞争激烈、校外补习成效夸大等原因,促使“唯分数、唯升学、唯学历”的错误观念盛行,导致家长的升学焦虑、公众的抢跑焦虑、社会的用人焦虑增加。
牢牢抓住科学评价这根指挥棒,是实现“减负提质”的关键。系统解决中小学负担问题,要从科学评价机制建设入手,剖析根源、系统施策、综合治理,才能有力抓住制度性减负的“牛鼻子”,有效破解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顽疾”。一是强化政府教育责任考核导向。将免试就近划片入学、严禁小升初考试、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义务教育均衡水平列为区(县)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点内容,并将名校、名师、名校长占比;优秀教师、校长年度流动率;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配置均衡度;人均素质教育基地、设施配置水平等列为评价指标,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强化优质学校评价导向。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列为学校评价的重点内容,并将优质师资占比;校足球队、音体美劳基地列为评价指标,给予综合评价优秀的学校在经费、项目和升学政策上倾斜,减除“唯升学指标”所导致的办学压力。三是强化优秀教师考评导向。将提质增效列为教师考评的重点内容,并将专业素养、教学水平指数,优秀教案、示范课程,评优评先奖项、荣誉称号,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度等列为评价指标,给予综合评价优秀的教师在绩效奖励、职称评聘等方面的奖励。四是强化全面发展升学导向。将具有可操作性的升学标准列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重点内容,并将学科特长、特殊技能,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专利、论文、奖励等列为评价指标,以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向综合评价优秀初中倾斜为前提,给予综合评价优秀的学生参与优质高中专项招生考试录取机会。五是强化社会资源对接导向。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中小学校现有的场地、设备设施和富余人员为支撑,大力引入社会资源支持教育现代化发展。将各类公益性教育资源与中小学素质教育需求相对接的程度列为教育综合治理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共同打造“提质减负”综合治理体系。
“减负”的“表象在学校,根子在社会,核心在治理,关键在制度”。只有充分认识到“减负”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抓住科学评价的“龙头”,形成综合治理机制,才能跨越“减负陷阱”,切断“增负链条”,破解“减负焦虑”。
(作者系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