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孝文化的德育价值及现状分析

2019-05-16苏园园

中文信息 2019年4期
关键词:德育价值现状

摘 要:“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丰富的德育价值。“孝”作为个人道德意识的原点、对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及个人的德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青年自身孝德意识缺失、传统德育教育模式、融入环境建设不浓厚等现状都影响着孝文化德育价值的彰显。

关键词:传统孝文化 德育价值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4-0-01

一、传统孝文化的德育价值

“孝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本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是孝道观念系统所决定的孝行规则,是孝道、孝心意识向孝行实践、孝行结果转化的指令系统。”孝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其德育内涵主要体现在:

1.孝是个人道德意识的原点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第一》)。在古人看来,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的德行都是从孝延伸出来的。“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论语》)“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血亲之爱是孝观念产生的心理因素,是最朴素、最古老的感情。因此,敬爱父母是人类最初的孝亲行为,也是早期道德表现形式之一。

马克思伦理学认为,和其他道德观一样,“孝”道德观都源自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及人与人关系中形成了一定的约定成俗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逐渐形成了“孝”的基础。习近平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培育了独特的道德规范和思想理念,有重民本、崇仁爱、讲辩证、守诚信、求大同、尚和合等思想;有敬业乐群、自强不息、扶危济困、扶正扬善、孝老爱亲、见义勇为等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既包含着远古时代人类的习俗,也蕴含着对孝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发挥着约束个体道德行为规范的功能。因此,“孝”是个体道德意识萌发的原点。

2.孝是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基础

传统孝文化对社会稳定、家庭和谐的理解表现为孝对家庭关系的调整和规范以及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和规范。

传统孝文化对家庭和谐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亲情的珍爱与维系。家庭关系包括父母与子女关系、夫妻关系及与家庭其他成员的关系。在夫妻关系中,孔子认为“夫妇和”是家庭和谐兴旺的重要因素,而《易经》中“家人,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描述了“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夫妻双方各恪守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家庭才会美满幸福。在处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孝被奉为圭臬。《礼记》提出“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把行孝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奉养,最高层次是“敬亲”。儒家认为“敬亲”比“养亲”更为重要。孟子认为“爱而不敬,兽畜之也”(《尽心上》)因而,孝道核心内容是敬养。敬不仅包括对长辈品格的崇敬、对父母的供养,还包括对前人未完成事业矢志不渝的追求。除此之外,敬还要求子女不仅做到“父母全而生之,己当全而归之,故不敢毁伤”的爱身敬亲,还要上升至孟子提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事亲,事之本也;守身,守之本也”(《孟子·离娄(上)》)理解为敬的更要层次要求是子女要珍重自己名誉、人格。

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建立在个人、家庭和谐基础之上的。中国孝文化不仅要求学会推己及人,人人孝敬父母,更要有博孝之心,这样才能让世界充满孝。《孝经》中提到:“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亲者,不敢恶于人。”这种由敬爱自己的父母推及到敬爱所由年老者的伦理思想,构建了社会中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闪烁着中华民族人道主义精神。黑格尔指出:“中国纯粹建筑在这样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汉代时期为统治阶级的需要更提出“移忠作孝”的治国理念,中国传统社会推崇家国一体的思想,客观上都维系了封建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3.孝是个人行为在德行上的体现

孝行体现了人的德行修养,是个人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重要品质。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都很重视人的孝德行。无论是汉朝的“举孝廉”制度还是科举制度乃至当今各级干部的任命德行、孝行是重要考核指标之一。罗国杰指出:“‘孝被认为是一个人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根本……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爱,又怎么能够指望他去爱别人呢?推而广之,又怎么能够指望他去爱民族、爱国家、爱社会呢?”

孔子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因此,孔子相信恪守孝悌的人是不会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

从古至今,德才兼备是贤人志士人生追求的目标。《礼记·大学》中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认为,做人首先要修身,修好身才能管理好家庭,然后才能进入仕途,管理好国家。当代大学生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是国家的精英,孝行为理应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道德修养。因此,加强对青年孝道思想的教育,提高青年的德育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二、传统孝道教育在青年中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只有追根溯源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孝文化教育效果不尽人意的症结,才能对症下药,真正实现教育的效果。当前,传统孝道教育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1.青年自身孝德意识缺失

当前,青年一代普遍认同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孝文化对自身价值存在模糊不清,孝行为践行不力的情况。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可归结为:首先,大学生系统孝文化教育的缺乏。作为00后的青年,他们的学校教育中没有接受系统的传统孝文化课程。虽然部分青年在牙牙学语时期就接受《弟子规》等经典孝文化书籍,但属于幼年时期的机械灌输,甚至很多青年孝教育止于幼年时期,没有对孝文化的内涵有更深入、理性的理解;其次,家庭感恩教育的缺乏。一个人感恩意识的培养更多的来自于家庭的熏陶。很多父母认为对孩子最好的疼爱方式即是创造最好的物质条件从而忽视亲子之间的情感沟通。情感沟通的欠缺导致部门孩子不愿与人沟通,自然谈不上关爱别人。久而久之便成为道德冷漠人。另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家庭關系不善于情感的外显,更倾向于将情感隐藏或通过物质条件表现出来。如,很多父母将自己的艰辛生活隐藏起来不愿意让孩子察觉,长此以往,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认为父母给予孩子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因此,父母最大失败在于“不会进行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恩教育,让孩子写成了“幸福习惯”。再次,家庭“重智育轻德育”教育理念。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我国普遍家庭教育存重德育轻智育的情况。社会中“唯分数论”的评价标准更强化家庭的“智育”教育观念。家长的功利主义的价值观让学生认为“只有自己学习好,有出息,挣大钱”即对父母最大的孝敬。当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是去反省自身原因而是或选择逃避或推卸责任,毫无责任感而言。

2.传统德育教育方式方法不当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作为00后的青年一代,他们对于接受德育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进行大学生德育内容的主渠道,理应承担着孝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孝”教学内容不足,教学方法不当的情况。首先,缺乏系统的孝文化教学内容的设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承担着孝文化教育的主要责任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但仔细翻看教材会发现,专门论述孝文化的内容涉及很少。这些内容难以满足学生对于传统孝文化的全面认识;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如,道德说教依然是教育主要手段。虽然有部分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孝文化教育,但缺乏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如,部分教师仅仅停留在知识点的梳理或讲解,或通过生硬的讲文字,讲古代案例,不考虑学生的思想状况,不结合传统孝文化的时代转化,不但没有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使学生产生抵触的心理,这也是德育教学的大忌。孝文化教育属于德育内容,不仅仅是生硬的说教,更要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孝文化有更理性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来。通过孝实践,认同孝文化,强化孝意识,养成孝习惯。

3.孝文化融入环境建设不浓厚

社会、家庭发挥孝文化“第二课堂”的作用,对于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认同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当前,社会、家庭中对孝文化的重视不够直接影响着德育的教育效果。首先,多元的社会环境冲击着青年的孝文化认同。当前,在互联中中屡屡曝光的子女抛弃老人、救人反被讹等事件过分放大了人性中的恶,这些极端案例引起青年的道德困惑,道德迷茫。其次,家庭环境的功利主义价值观淡化着孝文化的功能。父母以社会地位、物质财富衡量自己的长辈时以及“孝”对个人理想具有价值这个观点,勉强赞同,甚至不同意观点。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很可能是双面人或橡胶人,无形中影响着孩子孝德行为的评判标准。因此,孝道教育的营造需要构建学校、家庭、自身、个人四位一体的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青年的思想道德发展状况关系到自身道德修养水平的提升也关系到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稳定。教育者理應汲取传统孝道文化的合理内核,丰富德育的内容,创新德育的方法,真正发挥传统孝文化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向清,杨真真.我国农村地区孝道状况分析及其振兴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3]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4]罗国杰.罗国杰文集(下卷)[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苏园园,女,(1987.11—),汉族,河南南乐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应用。

猜你喜欢

德育价值现状
学校红色文化道德教育价值及其实践研究初探